孙彦红:命运与共好伙伴|建交五十五载 中意务实合作再启新程
中国与意大利于1970年11月6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两国始终相互尊重、求同存异,逐步树立起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间发展友好关系和互利共赢的典范,而务实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旋律。
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为中意关系提供战略引领。双方于2004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且依托中意政府委员会、经济合作混委会、科技合作联委会、创新合作周、文化合作机制等多元化平台持续深化合作。2024年,在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之际,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总统马塔雷拉相继访华,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开启了加强高水平务实合作的新阶段。
建交以来,经贸合作始终是中意关系的压舱石。2024年,中意双边贸易额达到725.4亿美元,与1970年建交时的1.2亿美元相比增长了600多倍,而且连续多年突破700亿美元。目前,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不断增强,合作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
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世界公认的两个文化大国,人文交流与合作一直是两国关系的一大亮点,彰显相互吸引、相互欣赏、互学互鉴、交相辉映的精神内涵,给两国人民带来丰富厚重的精神享受。2014年,中意文化合作机制建立,为两国全面开展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新平台。在地方和人员交往上,中意已建立90对友好省市和地区关系,每周有近90架航班往返,在意中国留学生已达3万多人,成为意大利的最大留学生群体。长期以来,意大利一直是中国游客赴欧洲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之一,中方对意单方面免签政策继续延长,去年意赴华人数翻番,两国人民的友谊与了解与日俱增。
在全球治理方面,中意两国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G20)等多边舞台上始终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展现了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全球繁荣发展的使命担当。在联合国框架下,双方在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推动政治解决地区冲突、应对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强全球卫生治理等领域相互支持,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中意贡献”。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变,全球秩序处于深度重构期。中国和意大利是两个富有智慧的民族,有着友好交往的传统,如今两国在推动东西方文明平等互鉴、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难题上也肩负着重任。国际形势越是复杂严峻,中意双方越需要有战略定力,始终坚持以全球视角和长远眼光看待双边关系,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共同加快落实2024年签署的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推动双边务实合作取得更多积极成果,携手为提高两国人民福祉和应对诸多全球性挑战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简介:孙彦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文章来源:人民网,2025年11月6日。已获得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