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英美:老关系也有新变化

英美:老关系也有新变化

作者:王如君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07-07-31 14:03:42
  

    7月29日,美国总统布什(右)在马里兰州的戴维营欢迎英国首相布朗到访。这是布朗上任以来英美首脑首次举行会晤,双方将讨论包括伊拉克、伊朗、阿富汗、中东以及气候变化在内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新华社发

    英国首相布朗29日傍晚抵达美国马里兰州总统度假地戴维营,开始对美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这是布朗入主唐宁街10号以来第一次访美。由于伊拉克、阿富汗等问题引起了太多的麻烦,而前任首相布莱尔与美国总统布什“关系太密”引起过太多的非议,人们对布朗如何保持“英美特殊关系”一直是揣测万端。

    为打消猜疑,布朗为英美特殊关系定了调。他在启程前明确表示:英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有可能还会“更加牢固”。到美国之后,他引用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名言说:英美双方“承继了英语世界的共同遗产”,这不只是指“共同的历史”,还包括“基于共同目标的共同价值观”。布朗的这番表白,一方面是说给美国人听的,一方面也是阐述英美关系实质没有变。

    英国方面的确出现过布朗政府“有意疏远美国的信号”。两位政府高官不久前曾表示,英国不会像布莱尔时代一样继续与美国“绑在一起”,布朗的外交政策顾问近日还暗示过从伊拉克撤军等。然而,这一切布朗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从传统上看,维护英美特殊关系自二战后一直是英国外交的重心;从现实看,英国要想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发挥大国作用,不保持英美特殊关系,同样做不到。因而,布朗还是说了那句实话:保持英美特殊关系“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

    但是,布朗也在追求不同的风格。上任时,布朗就一再强调要在内政外交上迎接“变革的挑战”。有了布莱尔的前车之鉴,布朗不得不寻求变化。过去,英国新首相上任后一般会先与美国总统套近乎,但布朗不声不响地改变了这一传统。他上任后会晤的第一位外国领导人是爱尔兰总理埃亨,第一次访问的国家是德国和法国。这些“第一次”本该是新政府向外界亮相的招牌,可布朗做得很低调,这不仅显示了布朗的谨慎,更显示了他的精明。因为他既要迎合英国选民的胃口,又不能惹恼美国人。

    为显示领袖风范,布朗着意突出新重点。伊拉克、阿富汗以及伊朗核问题都是避无可避的问题,布朗与布什肯定得谈。但布朗仅表示在这些方面保持既定政策不变,反倒在世界贸易、达尔富尔、气候变化、全球反恐等问题上大做文章,一再强调英国的明确立场和英美两国领导人可能达成的一致。

    为延续英美特殊关系,布朗得为“后布什时代”打算。美国2008年将举行大选,目前共和、民主两党内为总统候选人提名争得不可开交。因而布朗与布什会晤后,决不会忘记与两党的头面人物见见面,并拜会国会山,甚至还要和包括希拉里在内的露出总统相的人攀点儿交情。

    此间分析家认为,布朗政府的对美外交与布莱尔时代相比,只会“貌不似”而“神不离”。但有一点,布朗确实也得“走钢丝”:继续保持与美国传统的特殊关系,而不能带来沉重的政治代价;与德法等国进一步加强关系,而又不能陷得太深。在这两方面布朗究竟会如何拿捏,这就要看未来的国际情势,还要看他自己的本事。(王如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转载敬请注明:转载自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网站: http://ies.cssn.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736 传真:(010)65125818 E-mail:gongzuo@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