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欧洲研究》2009年第2期目录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更新时间:2010-01-21 10:09:35

双月刊  第27卷  总第156期     2009年第2期  4月5日出版

□ “英国政党政治与福利国家”研究专题

1英国工党的社会政策解读    

    ——观念变化与政策变迁    林德山

15  解析当代英国执政党竞选中的福利主张    

    ——政党竞争与福利政策  郭  静

□ 国际政治经济评论

32  试析国际关系中的荣誉因素  苏  平

51  非政府组织和对外文化交流    

    —— 以英国、法国和德国的经验为例  唐  虹 □ 欧洲一体化研究

61  “开放天空”:欧盟航空运输管理体制的自由化  黄涧秋

77  欧盟经济核心区及其扩展趋势  李博婵

□ 国别与地区

92  欧洲思想库在欧盟对华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王  燕

105  意大利北方联盟政党的地区民粹主义政策述评  张  莉

□   欧洲讲坛

116  2008年:欧洲形势与中欧关系  蔡方柏

□   研究述评

125  国家社会化:国际关系的一项研究议程  钟龙彪

□   书评

138欧洲的未来:梦想与现实之间  

    ——评赫尔穆特·施密特新著《不在其位》  赵  柯

□  学术动态

147  “2008-2009年中欧大使论坛暨欧洲蓝皮书发布会”综述  宋晓敏  莫伟  封面题字:周南  

 

英国工党的社会政策解读

    ——观念变化与政策变迁

林德山

内容提要:〖HTF〗英国的福利国家是多重政治力量和思想妥协的一个产物,汇聚了不同的观念和政策。同时它也是一个变化的体系。不同政治力量围绕平等、分配和国家的观念分歧及其变化决定了实际政策选择范围和结果。作为该体系的主要缔造者,英国工党有关福利国家的观念直接影响了英国社会政策的演变。这种变化、多元的视角是我们理解英国工党社会政策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英国工党  福利国家  社会政策  观念

 

解析当代英国执政党竞选中的福利主张

    ——政党竞争与福利政策

郭静

内容提要:〖HTF〗政党竞选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力是分析评价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和政党作用的一个指标。本文选取英国执政党竞选时的福利主张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内容分类、对比分析执政党主张的差异和政治倾向性的变化,描述英国历次政党竞选中福利主张的发展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英国两个执政党在竞选时提出的福利主张涉及福利行政管理和服务的主张多于福利制度和待遇水平,政党之间具有一致性的主张多于对立或有差异性的主张,在政府主导和市场化倾向方面的程度有所不同,但保持了共同的政策发展趋势。政党竞选和政党轮替都未对现行政策产生颠覆性影响,而是形成了相互继承和局部改进的格局。

关键词:英国  政党制度  竞选  政党轮替  福利政策

 

试析国际关系中的荣誉因素

苏平

内容提要:荣誉是影响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荣誉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分析了荣誉的概念、特征、理论基础和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荣誉为基础的国际关系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从人性的多元性出发,分析了荣誉因素影响国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原因、方式以及造成的后果。荣誉在国家的外交政策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既能导致国际危机升级也能通过维持国家内部的群体认同改变国际格局。它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探讨的重要研究领域。

关键词:国际关系  荣誉  欲望  理性

 

非政府组织和对外文化交流

——以英国、法国和德国的经验为例[1]

唐虹

内容提要:〖HTF〗2008年“3·14事件”促使一些学者开始反思和深入探讨国外非政府组织在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外部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从而塑造国家“软实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而欧洲国家很早就开启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非常引人注意的一个现象就是非政府组织在这些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从非政府组织自身在文化交流领域的先行作用、政府给予非政府组织的强有力支持和非政府组织独立性的保持与发挥等三个方面探讨为什么非政府组织能够在欧洲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中承担主要工作;列举了英国、法国和德国的非政府组织如何成为这些国家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念、从事文化外交的“主力军”。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文化交流  英国  法国  德国

 

“开放天空”:欧盟航空运输管理体制的自由化

黄涧秋

内容提要:〖HTF〗欧盟条约中的“共同运输政策”缺乏对航空运输的实质性规定,因此,航空运输主要受欧盟条约中竞争政策等一般规则的约束。欧盟通过的三个一揽子自由化方案将建立起区域内部航空运输管理体制,它们逐步取代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协定,在成员国之间开放领空。欧盟与成员国在对外航空运输管理体制方面产生了权能争议,而欧洲法院“开放天空案”的判决承认了共同体的专属性权能。欧盟委员会被授权与第三国谈判“水平协定”,以此来保证对外航空运输协定与欧盟法律的一致性。欧美“开放天空协定”[2]在航空运输的市场准入和航空公司的投资等方面实现了自由化,欧盟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开放天空协定”模式。

关键词:欧盟委员会  航空运输  开放天空  共同运输政策

 

欧盟经济核心区及其扩展趋势

李博婵

内容提要:本文描述了欧盟经济核心区的地理范围及其扩展趋势在地理上的表现,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和具体分析得出欧盟核心区由原来的“蓝色香蕉带”扩展为“五角区域”外加中东欧和南欧等发展轴线的结论。文中尝试运用聚集理论、增长极理论以及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对欧盟经济的空间分布及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欧盟一体化对欧盟经济地理变化的重要作用,此外,还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分析了欧盟经济核心区发展演进的具体原因。

关键词:“核心-边缘”模式  “蓝色香蕉带”  “五角区域”  经济一体化  产业结构调整

 

欧洲思想库在欧盟对华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王燕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布鲁塞尔思想库开展涉华研究和组织相关活动的情况,对这些思想库在欧盟对华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了由于中欧关系的历史渊源,思想库本身对华研究的水平,以及经费来源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目前欧洲涉华思想库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影响力尚显不足的同时,指出随着中欧关系的发展,布鲁塞尔思想库在加强双边关系,共同面对全球挑战方面,同样面临着很多机遇。

关键词:欧洲思想库  欧盟  对华决策

 

意大利北方联盟政党的地区民粹主义政策述评

张莉

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的“净手运动”之后,意大利在二战后维持了40多年的政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传统政党或分化瓦解,或易帜改名,新建立的北方联盟作为代表北方地区利益的反对党,借机迅速崛起,并且三次进入右翼联合组阁的中央政府。随着时间推移和政治环境的改变,地区民粹主义的政治策略变为制约因素,使北方联盟陷入两难困境。本文拟追踪北方联盟地区民粹主义政治策略的演变过程,剖析它的选民基础,并对它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做出评价。

关键词:意大利  北方联盟  地区主义  民粹主义  选民基础

 

2008年:欧洲形势与中欧关系

蔡方柏

    2008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快速、深刻的变化和重大、复杂的调整。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俄格冲突等重大事件表明,世界多极化正在深入发展。新兴大国群体崛起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美国为首的西方实力地位相对下降,对国际事务的控制力受到削弱,国际体制处在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欧盟面临《里斯本条约》危机、俄格冲突危机、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等三重挑战,逐渐陷入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前所未有的困境。严峻形势增强了欧盟成员国之间联合、自强的紧迫感,欧盟领导人也开始反思所推行的内外政策和策略,试图变困境为机遇,竭力推动欧盟在务实中曲折向前的发展。

一  欧盟当前的艰难处境与面临的诸多挑战

    首先,欧盟27国和欧元区均已陷入经济危机或濒临经济衰退。欧盟委员会2008年11月3日发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显示,欧元区经济2008年第二、三季度出现0.2%的负增长,第四季度可能出现0.1%的负增长,这标志着欧元区已经进入衰退期;欧盟27国经济在2008年第二季度出现零增长,第三、四季度将出现负增长,也将进入衰退。该报告预测明年欧盟主要成员国中,英国将出现1%的负增长,德国和法国将出现零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更加悲观,认为2009年德、法经济将分别负增长0.8%和0.5%。中东欧国家均出现货币贬值、经济增长缓慢、外债高筑和外商撤资现象。匈牙利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申请254亿美元的贷款;拉脱维亚也在寻找国际援助。欧盟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华金·阿尔穆尼亚指出,在一些欧盟成员国中,金融危机正在加剧宏观经济的失衡。危机正向房地产行业及汽车、钢铁、化工等制造业蔓延。法国工业生产和住宅投资出现萎缩,2008年第三季度房地产企业倒闭数量环比增加55%,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破产增加,失业率再次超过7%,全国失业人口已突破200万。德国汽车工业受影响最大,全德1/7的就业岗位直接或间接与汽车工业相关。据有关专家预计,如果德国政府不采取有效措施,今后两年仅在此行业就会有5万工人失业。2008年10月份,欧元区失业率已升到7.7%,失业人数高达1200万,预计2009年的失业率将升到8.4%。金融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10%的英国,官方预计仅2008年底就有近14万人失业。目前,英国失业人口已达182万,据官方预计,2008年底和2009年底英国失业人数将分别达到200万和290万。金融危机加速经济衰退,增加失业,拉大贫富差距,激化族群和种族矛盾,导致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希腊骚乱的爆发更是金融危机下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欧洲有舆论认为,希腊大骚乱只是一种预兆,更加使人担忧的是可能会接踵而来出现一系列的社会对抗。

    金融、经济危机的来袭更加凸显了欧盟体制上的缺陷,这种缺陷导致其难以对危机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欧盟机构被边缘化,成员国各自为战,甚至转嫁危机。爱尔兰单方宣布为本国银行存款提供担保,立即引起邻国金融动荡。后经欧盟主席国多方协调和多次召开不同范围的峰会,仿效了英国救市的做法,欧盟27国才就救市措施框架(又称工具箱)达成协议,即成员国政府可以向有困难的银行注资,向银行间的贷款担保,为个人存款提供一定数额的担保,同时多次降低银行利率,减轻企业负担。上述耗资2.2万亿美元的措施取得一定成效,阻止了欧洲金融体系的崩溃,但还是未能恢复市场信心,金融危机依旧在蔓延。

    从经济竞争力角度看,欧盟8年前制定的《里斯本战略》要求在2010年将欧盟建成“世界最具竞争力的知识型经济”,但实施效果远不能达标。虽经2004年调整,降低了要求,该战略仍然因目标过泛、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不能适应全球化等原因难以实现。此外,欧盟在创新、生产率提高等方面与美国的差距还在扩大,加之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也在发展知识经济,并拥有创新潜力,使欧盟陷入前后夹击的处境,其竞争力不增反减。

    其次,欧盟扩大过快,新老成员国、大小成员国利益诉求差异进一步扩大,影响了欧盟的战略决策和发展方向。成员国对危机的迫切性和侧重点并不相同。在俄格冲突中,大国指责小国是欧盟处理对俄关系的“麻烦制造者”,小国则认为大国对俄罗斯实行“绥靖政策”。在环保方面,虽已确定中期指标,但将其具体分解到每个成员国时,则存在很大分歧。法国大量使用核能,拒绝承担过多减排义务,德国担心汽车工业受损,反对对汽车排放标准限制过严。东欧新成员国则以需要发展经济为由,不愿承担应有的减排义务。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一揽子协议是2008年12月欧盟峰会最具争议的议题,欧盟领导人向波兰、匈牙利、意大利等国做出让步后,最终通过了此协议,然而该协议的具体落实恐非易事。欧盟大国领导人力图在新一轮战略格局调整中占据有利地位。但是,他们的雄心壮志却受到自身结构性缺陷的严重制约。爱尔兰否决了《里斯本条约》,波兰曾一票否决了欧盟与俄罗斯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谈判,就是突出的两例。

    再次,欧盟尚未能形成统一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对外难以一个声音讲话。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互动频繁,新兴大国对全球化的影响不断扩大,世界重心开始东移,欧美传统主导地位受到冲击。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世界权力中心向非西方国家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在这种形势下,欧盟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却时常受到其内部陈旧制度的牵制和成员国在外交政策上各有打算的制约。欧盟在地缘政治竞争中常感力不从心,难以一致对外;只有在内外危机压力下,成员国才会相互妥协,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维护欧盟的切身利益。

    欧盟尚无共同防务政策,共同防务建设迟缓,军队和装备结构、作战能力难以应对现实挑战,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以建成独立自主的防务。首先,在欧盟内部,法、英、德三国争夺安全主导权,奥地利等中立国对法、德心存疑虑;在金融、经济危机冲击下,不但增加军费无从谈起,而且西班牙宣布要削减防务开支;其次,欧盟外部有美国的制约,美国虽然表面上同意支持欧洲防务建设,但从其所附加的一系列条件来看,美国实际上绝不会让欧盟主导欧洲安全事务,而是要它成为北约的配角。

    欧盟在促成俄格停火、稳定局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争夺欧洲安全主导权方面,美国与俄罗斯仍然占据上风,欧盟奉行的“有效多边主义”在欧洲安全上难有大的作为。美国坚持在东欧部署反导体系,积极推动北约东扩,以达到既挤压俄的战略空间,又控制欧洲盟国的双重目的。俄针锋相对,要挟中断与北约交往,高调宣布将在加里宁格勒部署瞄准波兰和捷克两国的伊斯坎德尔导弹。欧盟既无力阻止美国在欧洲领土上部署反导系统,也难以对俄的威胁作出有效的反应。

二  在逆境中寻求发展

    (一)反衰退、反失业成为欧盟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

    欧盟经济实际上已进入衰退,其最大经济体德国及意大利、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爱尔兰等国已正式进入衰退期。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经济也面临衰退。德国率先宣布耗资230亿欧元的刺激经济计划,旨在通过财政手段刺激投资,拉动内需,增加就业。英国也宣布200亿英镑(约合235亿欧元)的振兴经济计划,用于增加家庭补助、廉价住房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和拉动内需等。法国除已宣布成立200亿欧元的国家战略投资基金和用财政支出创造33万个就业岗位外,又推出260亿欧元的刺激经济计划,主要用于支持建筑业和汽车制造业(就业岗位占全国劳动人口10%)。此外,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国也都采取了刺激经济措施。2008年末,欧盟委员会宣布一项规模为2000亿欧元的一揽子刺激经济方案,旨在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和暂时降低增值税使欧盟经济走出衰退。该方案总金额中的1700亿欧元是各成员国刺激经济计划的总和,其他300亿来自欧洲投资银行及欧盟的预算。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进一步显现,会有更多欧盟国家出台刺激经济的措施或出台新的振兴经济方案。看来,欧盟国家在继续稳定金融市场的同时,正将宏观调控转向以反衰退、反失业为重点。但是,欧盟成员国中,有的债台高筑,有的公共财政收入减少、赤字增加、回旋余地缩小。一些成员国和经济学家对欧盟委员会提出的2000亿欧元刺激经济方案的有效性提出质疑。波兰总理表示“对此类政治宣言持谨慎态度”。德国也对在整个欧盟范围内推行统一的计划可行性表示怀疑。2008年12月11-12日的欧盟峰会虽通过了该计划,但只要求成员国在欧盟刺激经济计划框架内根据本国具体情况采取措施。

    (二)继续致力于推进一体化进程,尽快解决批约危机,启动新的决策机制。

    欧盟扩大到27个成员国,急需用新条约解决扩大后的有效决策机制问题。2007年12月,经过多方努力,27国领导人终于签署了《里斯本条约》,并于2008年启动了批约程序。但新条约又遭到爱尔兰公投否决,捷克也在犹豫中。目前,欧盟正设法解决爱尔兰和捷克在批约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严峻的内外形势使欧盟各成员国认识到尽早批准《里斯本条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轮值主席国正抓住有利时机做有关方面的工作。欧盟领导人已同意爱尔兰在未来的欧盟委员会中拥有一名委员等要求,换取其在2009年10月底再次举行全民公决的承诺。捷克宪法法院也判定《里斯本条约》并不违反捷克宪法。欧洲议会议长波特林呼吁各成员国抓紧批约。欧盟还成立了以西班牙前首相冈萨雷斯为首的12人“贤人小组”,从战略高度来研究欧盟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发挥“有效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等软实力的优势,力争在未来国际秩序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最近指出,多边主义远不只是一种手段,而近似一种宗教;在当前动荡的国际形势下,欧盟不仅应积极应对,更应尽力塑造议程。因此,欧盟正在调整与各大国关系,以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欧盟对美国的态度是既结盟,又示独立性,欧盟老成员国在北约东扩、欧洲安全、对俄政策等问题与美国拉开距离,对美国损害欧洲利益的单边主义进行牵制。同时,欧盟主张以大西洋联盟为依托,在反恐、防扩散及应对新兴大国崛起等问题上与美国协调战略、加强合作。欧盟对美国的新一届政府寄予很高期望。对于俄罗斯,欧盟的战略是既牵制又安抚。但是,欧盟坚持与俄罗斯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愿意讨论俄提出的“欧洲安全条约”计划。这既是为了其自身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也有拉俄制美的考虑。欧盟对新兴大国既借重又规范。当今世界任何重大问题如无新兴大国参与都不可能得到解决。欧盟要利用其与新兴国家的良好关系,借重新兴国家,增强其对国际事务的话语权。但是,由于新兴大国崛起势头强劲,欧盟又要联合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兴国家进行约束,以保住西方在国际体系中的优势地位。

    然而,欧盟内有成员国利益多元化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掣肘,外有美国等大国的牵制,特别是正在蔓延的金融、经济危机给欧洲一体化带来巨大冲击,要实现上述目标,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总的看来,欧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最成功的区域性国家联合体。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它仍是一支上升的力量。欧盟正以大国为主导、以多速度发展为形式,逐步推进一体化建设,其战略目标是要在国际上把自己建成与美国平起平坐的独立一极。综观欧盟发展轨迹,其一体化建设是在不断解决成员国利益冲突、克服多种危机中逐步取得进展。因此,欧盟一体化建设不可逆转,但其进程必将是漫长和曲折的。

    欧盟在尽力推动经济发展、坚持经济社会改革的同时,把一体化建设的重点转向就业、环保、移民,加大对高科技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欧盟抓住气候变化和能源这两个重要问题,承诺到2020年减排20%、能源使用率提高20%、再生能源达到20%,力图把节能、环保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从而为欧洲获得世界经济技术主导地位准备条件;努力塑造全球化进程,在对外经贸交往中强调互惠、平等原则,以公平体现各方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受益程度;加强对战略领域外资并购的监控,避免重要企业被外资兼并;还通过《欧洲移民和难民庇护公约》,力求在解决移民与欧盟劳动力短缺问题之间寻找平衡点,以期在国际人才争夺中处于有利地位。面对世界粮食危机,欧盟27国经过18小时彻夜谈判,最终就削减农业生产补贴,增加支持生态项目,提高奶制品生产配额达成妥协。这是欧盟五年来第一次对共同农业政策进行大幅改革,这项改革将有利于发挥欧盟在该领域的优势。

    欧盟在三重危机冲击下,其对外行动能力虽然受到削弱,但其领导人利用世界多极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时机,运用“有效多边主义”、“全球治理”等“软实力”方式,在国际事务中获得举足轻重的话语权。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萨科齐今年多次提出,世界已进入“相对大国时代”,西方独自定调,将自己观点强加于人的时代已经过去。英国首相布朗最近也指出,“几个主要强国坐在桌边确定全球议程的时代已经结束”。欧盟正通过与各大国建立相互协调、务实合作的关系,尤其通过大国间的共治,化解危机,应对挑战。既与美国加强合作与协调,规范新兴大国崛起,维护西方对国际秩序的主导权,又联合新兴大国,牵制美国的单边主义,使欧盟在不断演变的国际格局中发挥独特作用。欧盟在应对俄格冲突和国际金融危机中对美表现出较大的独立性,欧美分歧再次上升到战略层面。

    美俄斗争急剧升级,欧俄却在接近。法国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绕过美国擅自主动出面调解俄格冲突,使交战双方达成六点停火协议。这是欧盟首次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条件下,自主对本地区冲突进行成功调解,突显了欧盟对欧洲安全事务的重视和重要作用。当美国欲与欧洲联手制裁和孤立俄罗斯,法、德等老欧洲国家不但对此表示反对,反而主张与俄恢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谈判,法国还派其总理访俄,进一步加强两国的经济技术合作。这一切与美国立场形成鲜明对比。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美拉拢新欧洲国家,积极推动北约尽快吸收乌克兰、格鲁吉亚入约。美加速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从军事上遏制俄罗斯。法、德等欧洲大国既反对现在吸收乌、格马上入约,也对美在欧部署反导系统持“保留”态度。法国领导人批评部署反导系统增加了西方与俄关系的紧张,强调该反导系统和俄罗斯伊斯坎德尔导弹的部署“都不能给欧洲安全带来任何好处,只会使事情复杂化”。法国对俄倡议召开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峰会的主张作出积极呼应,并建议在此峰会讨论有关问题前,美、俄都停止部署反导系统和导弹。

    欧美争夺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主导权的斗争更是如火如荼。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批评美国自由资本主义是造成严重金融危机的根源,呼吁重建国际金融体系。法国总统萨科齐指出,危机来自美国的投机资本主义,强调“新世界(指美国)应得到规范并应具有道德,在世界上美国人也应懂得自己还有伙伴,不只有美国人”。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公开批评美国政府放任金融市场自由化,应承担管理不当的责任。英国首相布朗提出建立第二个布雷顿森林体制,重点加强对金融业的全球监管,统一监管标准,建立早期预警机制。

    欧盟专门召开峰会,提出了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应遵循的四原则和五点决策建议,强调对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制定金融业新的行业守则,并给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大权力和手段,使其在稳定金融市场方面起“中心作用”。欧盟领导人力图联合新兴大国,迫使美国在华盛顿金融峰会上接受其改革方案。会上,欧美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就如何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取得一定妥协。美方同意就增强金融透明度、加强监管、改革会计准则等方面做出一定让步,但强调要维护自由市场经济,反对欧方提出的全面改革现行世界金融体系,特别是反对建立全球性、覆盖所有金融领域和机构的国际监管体系。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对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权,欧美之间的较量还会有新的发展。然而,华盛顿峰会也表明,欧美在维护西方基本利益又有相互一致的一面,他们都希望新兴国家分担责任、承担更多义务,进而把新兴国家纳入他们所主导的体系。

    欧盟于2008年7月召开了成员国和地中海沿岸国家首脑会议,宣布成立地中海联盟。尽管德国等欧盟国家对此抱有戒心,利比亚因以色列与会而拒绝出席会议,但地中海联盟的成立及其通过的一些合作项目将有利于提高欧盟在中东、北非地区的影响,增强法国在该地区的地位。欧盟在国际维和,伊朗核问题,解决巴以冲突、黎以冲突、黎叙建交等问题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欧盟正在努力参与对南极的争夺,要求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五国对南极建立“多边治理体系”,以便分享因气候变化而显露出来的资源。

三  中欧关系的未来走向与对策

    2008年中欧关系总体发展态势没有太大变化。一段时间内,中欧双边关系的矛盾与摩擦有所上升;然而在应对世界经济危机、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等问题上,中欧之间再次出现了新的利益交汇点。这为中欧继续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

    在快速调整的国际格局中,中欧关系在2008年呈现先紧张后缓和的特点。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2008年上半年,一些欧盟国家利用北京举办奥运会之机,加大对中国施压,牵制中国的崛起。一些欧洲政界人士、非政府组织、媒体大肆炒作“3.14”事件,利用达赖分裂中国,并以莫须有罪名抹黑中国;攻击中国的社会制度、人权状况,干扰奥运火炬在欧洲传递,暴力冲击中国驻欧洲的一些使馆,甚至把涉藏问题与奥运挂钩,干涉中国内政。在经济上,欧盟把中国定位为“经济强国”和“强劲竞争者”。在知识产权、人民币汇率、贸易逆差等问题上对中国发难,要求中国超越入世承诺,开放有关市场。对华反倾销案也大幅增加。此外,欧盟还指责中国“掠夺”非洲能源和原料,攻击中国不附条件的援非政策。在达尔富尔、缅甸、津巴布韦等地区热点问题要求中国承担所谓的“国际责任”。

    发生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快速发展给欧盟国家带来压力和忧虑。欧盟担心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冲击其市场,削弱其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其对华贸易逆差;还惧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挑战欧洲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欧盟前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公开宣称,中国“挑战”了西方民主。

    然而,经过2008年终末至2009年初的一段时间的较量和磨合,特别是爆发俄格冲突与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后,欧盟国家认识到如果中欧关系倒退,将损害其根本利益。中欧无地缘政治利害冲突,都主张以多边主义应对世界面临的挑战,对解决地区热点问题都持有相同或近似的立场。中欧双方是重要经贸合作伙伴,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问题上,亟须加强彼此合作。因此,欧盟对华战略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中欧关系虽然矛盾和摩擦有所上升,但总体仍在向前发展,双方高层交往基本正常。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率9名委员访华,缓和了双方紧张关系。欧方积极参加汶川地震救灾,为中欧关系创造了良好气氛。双方虽对北京奥运会较量激烈,但最后欧方出席开幕式高层人士最多,派出了50多个代表团,其中国家元首有18位、政府首脑12位、王室代表9位。欧方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亚欧首脑会议的领导人是历届出席最多的,其他各种级别互访、战略对话和交流也在正常进行。双方经贸合作继续快速发展。2008年1-10月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3593亿美元,同比增长25%,全年可望超过4000亿美元。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技术供应方、第四大投资方的地位。

    目前,中欧关系处于战略调整和适应期,其特点是借重、合作与牵制、斗争同时发展。法国总统萨科齐高调会见达赖就是突出一例。鉴于此,笔者对于未来中欧关系发展的对策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中欧关系迎来新的合作机遇。面对金融、经济危机,欧盟损失惨重,处境困难,中国虽受影响,但表现出较强的抵抗能力,引起欧洲人的深思。欧盟对中国国力上升虽存忧虑和戒备,但客观上对中国认识在深化,借重和需求也在增加。国际金融危机源自美国,在多大程度上能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制主要取决于美国。欧盟当务之急是联合中、印等新兴大国推动美国接受改革。虽然欧美有联合制约新兴大国一面,但中欧都是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制的受害者,双方共同点多于分歧点,共同利益多于矛盾。同时,欧洲各国都在以不同形式与中国拉近关系,力求从中国四万亿元刺激经济计划中捞到好处。中欧之间再次出现新的利益交汇点,迎来新的合作机遇。中国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审慎应对,既要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也照顾到欧方关切,既提出改革国际金融体、经济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又提出中国的具体方案,争取在未来国际金融、经济机制改革中扩大中国话语权和决策权。

    (二)充分利用欧盟调整对俄、美及对新兴大国政策之机,积极推进中欧战略合作。俄格冲突实质是美俄在欧洲争夺安全主导权的斗争,欧洲成为美军事冒险的牺牲者。美国支持新欧洲国家反俄,严重干扰了欧盟一体化建设特别是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建设。这促使欧盟对俄采取更务实的政策,在总体配合美遏制俄过度强大的同时,需要照顾俄的战略关切,在美俄之间采取较为平衡的做法。这也表明欧盟在地缘政治竞争中力不从心,其“有效多边主义”难以应对美俄在欧洲安全领域的争夺。欧盟也不得不调整对新兴大国的政策。在力图规范新兴大国同时,加大对中印等国的借重与合作。中国宜对其积极的主张作出正面回应,同时对其损害我利益特别是核心利益的言行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以斗争求团结,把中欧战略伙伴关系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三)中欧关系中,战略共识与消极因素同时共存,只是随着国际形势发展和力量对比消长而突出其中一面。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实力地位相对衰落、国际力量日趋多元化情况下,欧盟对中国借重与合作一面仍是主流,但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之争仍在继续。然而,面对金融和经济危机,欧洲大多数国家通过多种渠道强调与中方加强合作的意愿。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之争已暂时退居第二位,一位欧洲国家官方人士曾表示,共同危机缩小了意识形态的分歧,促进了双方以务实的态度相互借鉴经验、展开合作。中国要充分利用有利时机,积极推进中欧政治、经贸、文化等领域务实合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不断夯实中欧关系的基础。

当前,中、欧、俄、美关系互动更快速、更复杂。中欧关系越发展,中国在处理同其他大国关系时,就越占有主动和有利的地位。这对中国运筹好外交全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社会化:国际关系的一项研究议程

钟龙彪

内容提要:国家社会化研究的兴起既是建构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解释国际政治现实问题的需求。尽管目前学界对国家社会化概念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但是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国家社会化是国际社会互动导致国家认可、接受国际社会期望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的过程。国家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国际社会教化和个体国家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指国际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国家内化,指社会化的主体——国家通过社会互动,接受社会教化,将国际体系规范转化为稳定的思维和行为反应方式的过程。国家社会化的作用机制是多样的,包括战略计算、角色扮演、规范沟通、模仿、说服、社会影响等等。将社会化概念引入国际关系研究既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存在局限性,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

关键词:国际关系  国家社会化  研究议程

 

欧洲的未来:梦想与现实之间

——评赫尔穆特·施密特新著《不在其位》

赵柯

内容提要: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在很多德国人心目中是理想的国家领导人类型,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其去年出版的新著《不在其位》中,他对目前欧洲人面临的中心问题,如欧盟建设、福利国家转型、欧美关系、与邻国关系、国际金融危机等议题作出了清晰而明确的分析,同时在书中他也谈到了个人政治生涯的经验和错误、政治伦理以及宗教等充满个人色彩的话题。本文重点介绍施密特对欧盟建设、国际金融危机、全球化和经济学理论等问题的分析,并对其看法作了一些评论。

关键词:施密特  《不在其位》  欧盟  国际金融危机

 

“2008-2009年中欧大使论坛暨欧洲蓝皮书发布会”综述

宋晓敏  莫伟

    2009年2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欧洲学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08-2009年中欧大使论坛暨欧洲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一百多人,分别来自北京地区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政府相关部门。欧盟及成员国驻华使馆的二十余位大使和外交官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上午,会议邀请的嘉宾分别致欢迎辞,欧盟“三驾马车”的驻华大使和中国前驻德国大使分别作了关于欧盟最新进展和中欧关系的主题演讲,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江时学主持。

一  欧盟最新进展和中欧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在致欢迎辞时充分肯定了中欧大使论坛暨欧洲蓝皮书发布会召开的重要意义。他在讲话中指出,中欧大使论坛是中国欧洲研究学界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也是中国学者与欧洲的朋友们进行对话的重要平台。在中欧关系经历了2008年的波折之后,特别是在温家宝总理对欧洲的“信心之旅”之后,中欧大使论坛的召开具有新的特殊意义。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作为欧洲蓝皮书的出版方,也在欢迎辞中强调,中欧关系在世界格局中的战略意义日益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蓝皮书以“欧盟‘中国观’变化”为主题的年度报告,为增进中欧的相互了解和中欧之间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在总结了中欧关系30年的发展历史后,陈佳贵副院长指出,由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区域集团和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构成的中欧关系,具有重要的世界性影响。无论从双方发展需求来看,还是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眼光来看,都没有理由轻视它,更不能轻易地破坏它。中欧关系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在经贸关系的基础上构建起了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几百年来中欧关系发展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第二,在完全平等的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了各个层次和级别的对话机制,并覆盖了从经贸关系到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各种领域,机制化的不断完善,为中欧关系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第三,双方都从中欧关系发展中获得了巨大利益。中欧之间的合作关系具有极大的互补性,在我们面临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时,这种互补性尤为重要,这已经成为中欧关系继续不断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目前,国际社会正在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形势非常严峻。值此危难之际,更要中欧双方携手合作,共渡难关。温总理的欧洲之行使中欧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机,其良好的前景还需要中欧双方共同努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成思危在演讲中肯定了中欧关系的最新进展。他指出,2008年,中欧关系出现了一些困难与波折,特别是欧盟少数国家领导人在西藏和人权等问题上的一些做法,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影响了中欧之间的政治互信,也影响了中欧关系的民意基础。但即使如此,在过去的一年中,中欧关系在总体上还是取得了很多成就,特别是2008年度,中欧保持了良好的高层互访;2008年8月,33个欧洲国家的54位贵宾出席了北京奥运会;2008年10月,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促进了中欧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经贸关系方面,在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长趋缓的背景下,2008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4256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在重大国际问题合作方面,特别是在气候变化、伊朗核问题、中东和平进程、防止核扩散等重大国际问题上,中欧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和沟通。近年来,虽然中欧关系不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中国认为,中欧关系向前发展的大方向没有改变;中欧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意愿没有改变;进一步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仍然是中国整体外交的战略重点之一。中国对中欧关系的前景抱有信心,因为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中,中欧的共同利益在日益扩大,在全球事务中的共同责任在增加。当然,中欧关系3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中欧双方只有共同努力,坚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精神,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中欧关系才能够不断向前发展。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欧洲的表现和应对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这一点与欧盟50年,尤其是欧元诞生10年来所取得的进展息息相关。此次大使论坛上,三位大使都认为欧盟的表现可圈可点,这与欧洲一体化所取得的成就是分不开的。

    欧盟现任轮值主席国捷克驻华大使维捷斯拉夫·格雷普尔首先回顾了中东欧国家入盟五年来欧盟取得的成就。2004年,欧盟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东扩。不仅人口增多,而且经济更加强大,文化也更加多元化。欧盟内部成员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外部地区,在东欧地区也实现了经济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在就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上半年,捷克将继续致力于欧盟工作的三大优先领域,这可以概括为三个“E”:经济、能源以及欧盟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在经济领域,将重点关注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致力于寻找有效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加强国际金融监督、提供更好的金融管理,防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盟出台的反危机措施应当保证不扭曲竞争,促进贸易自由化,保护知识产权和推动环境保护。在能源领域,致力于改善能源安全、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以及可持续性等等。欧盟下任轮值主席国瑞典国驻华大使林川着重阐述了欧盟取得的显著成绩在于软实力的增长。他认为,欧盟以“和平工程”而著称,它在和平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经济上也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它通过消除内部的壁垒,实现了经济一体化等等。欧盟是一种软实力模式。首先,它推行的福利制度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应该说,欧盟在福利制度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早在1951年,煤钢联营成立时就提出,经济一体化必须以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为基础。欧共体的缔造者们也希望通过福利制度为那些在经济一体化中利益受到损害的人们提供帮助。对于欧盟来说,经济增长和福利是相辅相成的;其次,欧盟的软力量模式还体现在公司与社会的关系上。欧洲的公司非常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不仅体现在对环境保护的问题上,还有雇主和雇员的对话关系等等;第三,在文化领域,欧盟的软模式还体现在容纳不同的文化差异上。

    欧盟驻华大使安博在发言中对欧盟成就的总结还突出了与美国模式的比较。首先是欧元的成功。欧元区建立10年来,欧元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并且成为欧洲经济稳定的基础,金融危机之所以没有在很多成员国蔓延,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欧元为欧洲经济带来的稳定。与美国相比,欧洲的经济、社会制度更有能力应对金融危机。其次是欧盟的软实力。去年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爆发了冲突,欧盟轮值主席国主席萨科奇的调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区,如果没有欧盟的援助与支持,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在其他地区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这就是欧盟软实力的作用。应对金融危机也一样。如果没有布朗、默克尔、萨科齐、巴罗佐的合作,就不会有共同创议对付金融危机。包括在亚欧会议上,欧洲也和中国进行了很好的合作。下半年的哥本哈根会议,美国也会加入到这一行列。如果没有欧洲的建议和努力,美国不会改变自己的气候和能源政策。

    继2008年中欧关系出现波折后,其发展和未来走向成为学界热议的中心,也成为这次会议演讲和讨论的重点。格雷普尔大使在演讲中强调了中欧关系具有全球意义。欧盟的目标是在相互平等、互利和共赢的基础上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捷克在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也将和其他成员国一起密切与中国的合作,支持中国在全球事务上的参与,体现真正的战略性伙伴关系。欧中进行的政治对话已经增强了实现相互理解的信心。欧盟的信心还来自温家宝总理对欧洲的访问以及恢复中欧领导人会晤。目前,欧中需要共同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欧方相信,中国经济仍将继续发展,并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欧洲能为中国提供更多的帮助。

    欧盟驻华大使安博在发言中重申了四年前自己在北京上任时对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义,就是每一方对于对方的战略需求做出恰当的回应。他认为,中国的需求首先是经济发展、扩大出口,而欧盟给予中国一个开放的市场。四年后的今天,双方的贸易额超过了4000亿美元,每年增长率在20%左右;第二个需求是贸易、投资以及科技研发。在这些领域,欧洲和中国都进行了很好的合作与交流。在高等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欧洲留学,欧洲和中国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学生交换也越来越活跃。坐落在上海,由中、欧合办的中欧商学院在《金融时报》评出的世界最好的商学院中排名第八,北京昌平新落成的中欧法学院相信能够排名世界第一。关于欧盟的对华政策,安博大使指出,五年前欧盟出台的政策是要和中国密切接触,即使金融危机来临,也不会改变。比起其他地区,欧洲与中国的成功更加息息相关。欧洲的基本利益是与中国的成功、稳定与繁荣连在一起的。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打击恐怖主义、应对金融危机、开放贸易,还有气候的变化等方面,中欧合作是至关重要的。欧盟希望看到中国发挥越来越大的国际作用,尤其是在朝核问题、伊朗核危机、打击海盗以及在非洲的合作等方面。尽管2008年的中欧关系经历了波折,安博大使仍然认为这一年是中欧合作很好的一年。无论是奥运会、亚欧会议,还是四川地震,都显示了欧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支持,与中国人民一起分享喜悦、共同分担悲伤。他对中欧伙伴关系的发展充满信心。

    前中国驻德大使梅兆荣在演讲中提出,未来发展中欧关系需要注意三点。首先是要站在战略高度,以长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全球视野正确认识和对待中欧关系。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历史必然,中国的强大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对欧洲来说是重要的机遇,而不是威胁。但是从客观角度而言,中欧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竞争关系。其次,中欧双方要认真对待和切实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这个核心利益主要指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统一。这是确保双方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这个政治基础受到伤害的话,双方关系将受到挫折。在中欧关系史上,因为售台武器、西藏问题所引起的风波,对双方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前车之鉴。第三,坚持相互尊重、不干涉内政、合作共赢等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摒弃以意识形态划线和价值观取向决定国家关系的冷战思维。欧洲与中国的国情差异很大。欧洲人有自己的价值观,中国人尊重这一点。但是中国反对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中国希望求同存异,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了解。面对金融危机应当同舟共济、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最后,梅大使指出,中欧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双方关系的主流是好的。因为中欧在地缘政治上互相不构成安全威胁,也不存在历史遗留争端。在国际重大问题上,中欧存在不少共同利益,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观点。特别在经济领域,中欧之间的互补性比较强,相互依存度很深,可以合作的领域非常宽广,而且越来越多。只要双方坦诚以待、言行一致,共同努力,相信中欧关系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二  金融危机中的欧盟发展形势

    下午,在欧洲研究所会议室继续进行“2008-2009年欧洲蓝皮书”的研讨。与会者就金融危机中的欧盟、欧洲一体化发展形势及其对外关系、欧盟主要国家的形势及其对华政策等方面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金融危机中的欧盟是本次研讨会的焦点问题,与会者主要围绕欧洲金融和经济危机原因、特点和欧盟制定的相应措施进行了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裘元伦研究员指出,2008-2009年本来就是欧盟经济周期的下行年份,加上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致使欧洲经济更是雪上加霜,霜比雪更厚,结果是直接导致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欧盟金融业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以房地产和汽车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也深受其害,并加深了经济危机。当然也有欧洲金融机构自身的原因,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也是不可忽略的动因。为摆脱经济困境,欧盟及其成员国制订了一系列金融“救市”措施和刺激经济计划,这些政策计划可概括为三类,即行情性的、结构性的和制度性的,其目标就是要恢复市场信心,避免金融崩溃,促进经济增长。具体办法主要是采取注资、贷款、担保和降息等方式。他认为,欧盟的这些措施和计划终将逐渐发生作用,并将挺住危机与衰退。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研究员王鹤认为从欧盟的复苏框架到具体的刺激经济计划,可以看出欧洲不仅仅制定出短期措施,还同时与里斯本战略提出的改革措施结合起来。比如将鼓励研究创新和教育投资;向失业者和贫困者提供更大支持,强调灵活保障机制的落实;增加消费,刺激经济等措施综合考虑。他同时还指出,在金融危机条件下,“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的应对方式两者有本质区别。“美国模式”是增长导向的债务经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提倡的财政赤字政策,还是新自由主义强调的社会赤字政策,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债务经济。在政府干预方面,政府作为经济行为主体,在市场中运行,政府直接投资,甚至接管企业。而“欧洲模式”则是以稳定为导向的可持续经济。政府更多地担负起经济监督主体角色,维护市场自由竞争原则,让市场经济的优势发挥出来,这对于应对经济危机可能更为有利。

    对于欧盟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所体现出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研究员吴弦认为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欧盟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协调,它是各成员国从各自应对金融危机逐步走向协调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协调,同时也是应对实体经济危机的协调。这是由于欧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的结果,因为只有当所有成员国都在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框架下,才有利于放大欧盟政策的正面效应。涉及金融方面的协调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各国直接的救市措施,旨在维护公平的自由竞争;二是加强金融监管;三是加强欧元区与非欧元区的合作;四是强化欧盟内部协调,以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关于实体经济协调,主要体现在《欧洲经济复苏计划》上包括短期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旨在提高未来竞争力的投资举措等。尽管在协调过程中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可能遇到不少困难,但意义是深远的。

    对于去年欧盟政治的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范勇鹏作出了自己的评价和预测。他认为,近些年,欧洲各国政党均有意弱化了各自的意识形态标签,在关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问题上立场逐渐趋同。2008年,中右和极右政党的力量在许多西欧国家呈上升之势。但是政治学界认为它们对主流政治的影响微乎其微。从这个角度看,欧洲政治的中庸化趋势应该没有大的变化。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欧盟也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郭灵凤认为目前欧盟的社会政策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欧洲国家在里斯本战略框架下,采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提供及时的就业培训和各种灵活的就业机会;第二,欧洲议会通过决议实施更为严厉的移民政策,对使用无居留证的非欧共体移民的雇主实行行政和刑事罚款。使用非法移民的企业将被排除在公共资助和合作之外,企业有可能被暂时或永久关闭,企业营业执照被暂时或永久的取消;第三,欧盟通过欧洲社会基金加大了对社会伙伴的资助,以期缔造欧洲层面的社会伙伴关系,进而实现工会、企业和政府的更大范围的协作。

    至于2008欧盟对外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赵晨认为值得关注的有三点:(1)欧美关系:欧美关系在美国总统布什任期的最后一年继续缓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奥巴马治下的美国同欧洲的价值观和政策取向近似,可以预计欧美未来的合作将远比布什政府时期紧密;(2)欧俄关系:2008年8月7日发生的俄格冲突是冷战后俄与欧美博弈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表明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弱化到冷战后的最低点。欧盟在美国不介入和联合国、欧安组织等维和机构无力参与的情况下,在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萨科齐的领导下,成为唯一的国际调停行为体。但其作用很大程度停留在形式上,其手段和实质影响都很有限;(3)欧盟与周边地区国家的关系:2008年7月13日,“地中海联盟”正式成立,表明了地中海国家在经济和政治领域进一步合作的意愿,同时也反映出法国以此与德国争夺欧盟未来扩大方向决策权的意图。

    会上,与会者还着重对2008年度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盟成员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国的对华政策进行了评价。代表们认为上述国家在政治上还是相对稳定,由于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其经济都不同程度受到打击,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就业市场严峻,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相继凸显出来。就中英关系而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副研究员李靖堃认为,布朗政府大体上继承了布莱尔时期的对华友好政策,使双边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其对华政策有两面性,尤其是2008年5月布朗会见达赖,使中英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挫。至于中德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副研究员杨解朴认为,中德关系正处于修复过程中,2008年10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以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1月访问德国,表明中德关系进一步好转。在中法关系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研究员马胜利认为,由于萨科齐政府采取了现实政治和理想主义兼顾的对华政策,特别是奥运圣火在巴黎受阻,以及萨科齐会见达赖,导致中法关系恶化。目前正处在改变和调整期,预计中法关系将会是长期发展和竞争关系。关于中意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研究员罗红波认为,中意关系稳定,尽管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双边贸易额仍是强劲增长,2008年同比增长超过20%。2009年胡锦涛将赴意大利参加“8+5”峰会,并与意大利国家政府领导人密切接触,这将大大提升双边关系。中西关系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副研究员张敏认为中西双方政治互信增强,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日益加深,特别是中国温家宝总理2009年1月访问西班牙,使两国互为重要战略伙伴关系的地位在欧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1]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985项目“第三部门与国家软实力的塑造”(编号21358231)的阶段性成果。
[2] “开放天空协定”(Open Skies Agreements)是对某一类型的航空运输协定的通称,最早起源于美国在1944年芝加哥会议提出的“空中自由”政策主张,它代表了国际航空运输政策自由化的货币和发展阶段,一般来说,“开放天空协定”的共同特征是缔约国对国际航空运输的市场准入、运力、运价等航空营运权的基本要素加以限制。按照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的官方解释,“开放天空协定”是主要依靠为实现航空服务目标的可持续性市场竞争的规则体系,它排除了各国政府对准入权、运力、运价的预先管理。See LCAO, “Manual on the Regulation of Intermational Air Transport”, Doc.9626, 2004,at 2.2-2。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转载敬请注明:转载自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网站: http://ies.cass.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736 传真:(010)65125818 E-mail:gongzuo@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