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弦:利比亚战争与欧洲防务取向

    2011年,法、英两大欧盟国家联手,冷战后首次一反追随美国动武定式,在利比亚军事干预中发挥出了主导作用,被视为冷战后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应当指出的是,此次行动所反映出的某些欧洲防务取向,值得我们密切加以注意。其中又有两点尤为重要:一方面,关乎动武启动与维持的几项关键决策,集中体现出欧洲国家的主导作用、行动路径及其特点,由此反映出冷战后欧洲防务自主性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出于种种深层原因,欧盟国家依然无力单独动武,故借重美国与北约,仍是其不可或缺的行动选择,也是当前欧洲防务实施中,无法替代的战略性选择。以下拟分别加以论述。

(一)

    向以“经济整合”和“软实力”见长的欧盟国家,率先主张并大力推动对利军事干预,且坚持到目标实现,成为欧洲安全防务领域中的大事。值得强调指出的是,欧洲事关动武的几个决策关键点,对于军事干预的发动、维持与终结,具有决定性意义,由此集中体现出后冷战时代中,欧洲试图提升自身防务自主性的发展取向。这几项关键决策依次为:

    1、对欧洲自身重大核心利益的认定。这是决计发动干预的首要先决条件。出于地缘政治、经济与安全等诸多考虑,法国等欧盟地中海国家历来认为,北非、西亚地区与欧洲紧密相连,直接关乎后者诸多重大利益。对于欧洲而言,始自年初的“阿拉伯之春”是继东欧剧变之后,发生在欧洲紧邻的又一重大历史性变革,必须当机立断,及时对政策作出根本性调整。因此,用武力排除阻碍“和平变革”的卡扎菲政权,最终推动区域形势演变,就具有了全局性意义,符合欧洲自身的长远和根本利益。而由于种种深层原因,美重大战略安全关切已转向东亚,不可能主动发动干预(美总统奥巴马曾明确表示,利比亚不属美核心利益区,应由欧洲处理自己的安全事务)。这种不同于美的诉求,终于促使欧洲国家决计动武,以有效捍卫自身利益。故时任法总统萨科奇强调说,“欧洲第一次证明,他们有能力对自家门前发生的冲突进行果断的干预。因为利比亚直接同地中海相连,而地中海首先是欧洲事务,其次才是美国事务”。

    2、力求获得动武的“合法性”。与美国相比,冷战结束以来,欧洲国家(包括欧盟、法、英等)的安全战略,更加看重多边主义、国际组织与规则的作用。因此,强调“保护责任”与“人道主义干预”,积极展开多方外交,争取当事国(利反对派)、地区(阿盟)特别是联合国安理会的认可,从而获得武力干预的“合法性”,就被法、英视为战事发动的必要先决条件(这又与美国有所不同。美并不将此视为动武必要条件,如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为此,法外长朱佩曾表示,“没有联合国安理会的明确授权,不会进行任何军事干预”。英政府亦称,英军干预的“正确”性,来自“明确的联合国决议和阿拉伯联盟的支持”。最终是法、英在大力推动安理会1973号决议通过后,发动了空袭行动。

    3、干预机制的确定。囿于自身军力不足,谋求有效的机制性安排,以促使美国参与其事,是欧洲国家干预决策中,最具实质性意义的一步,因为它与战事的成功发动与维持,直接相关。事态发展表明,由于涉及各国深层战略关切,干预机制的确定并非易事。鉴于美态度并不积极,英利用“英美特殊关系”,促其后者同意加入为发动空袭所组建的西方“自愿者联盟”,保证了干预的成功启动。之后,为了满足美国要求,法国最终同意将整个行动纳入北约框架,并积极配合了行动交接。上述决策,为干预目标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军力基础。  

    4、战事处于相持阶段时,决计坚持乃至加大行动力度。由于认为卡政权军力较弱,法、英等最初曾寄希望于速决战(战初法军总司令表示,“相信会在几周内”结束军事行动)。但事实证明,利政府军并未迅速溃败,战事呈现出胶着状态。空袭至11周时,欧洲国家出现“军火短缺”。实施3个月后,法、英等国均已痛感“军力不足”(挪威为此削减了行动计划,最终完全撤出)。但为保持军事高压态势,法、英决定,在说服美国同意继续参与行动的同时,将强化打击力度(两国高调宣示,“卡扎菲必须立即下台”,持续数月的(军事)行动“很值得”,且仍要“加强”,甚至不会“定一个最后期限”),随后加大了空袭规模和频率,不断扩展目标范围,启用实施精确打击的对地直升机等,直至利政府垮台行动才告终结。

    由此可见,以上4项决策在对利动武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直接推动了干预的发动、走向及其最终结果。与冷战后的历次重大战事(即海湾、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不同,欧洲国家不再是追随美国动武,而是首次发挥出了主导作用,成为每一次决策的主动发起者和坚定推进者(美国反成为事实上的协动者),最终促成干预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到北非、西亚局势的发展趋向。

(二)

    然而问题的另一面是,尽管为了实现有别于美的安全防务诉求,法、英成为战事的积极发动与推进者,但确保美国参与其中,又是两国最为明确的政策性取向。为了劝说美国加入干预行动,英政府曾利用“英美特殊关系”积极游说,终于促成美同意参加“自愿者联盟”,成功发动了空袭行动。之后,为使美国持续介入,法政府转变立场,同意奥巴马政府要求,转由北约作为行动框架,并积极配合了行动交接。空袭持续3个月战事出现胶着状态时,在欧洲均感财力、军力不足的背景下,法、英两国领导人又与美总统会晤,促使后者同意,将行动坚持到卡扎菲下台为止。由此可见,为了实现动武目标,借重美国与北约,是法、英明确坚持的战略性选择。而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军事层面讲,法、英要成功实施干预,需在三个方面依赖美国和北约。一是统一的“指挥与控制”。实施空袭涉及多国空军联合作战。为避免目标遗漏、重复攻击或误伤友机,必须确立统一的“指挥与控制”系统,以实现各国作战的有效配合。而法、英两国则至少无此经验。故在最初的“自愿者联盟”阶段,由美负责指挥(在地中海配有专门操作系统的“惠特尼峰号”战舰上,美军指挥官担当此任)。之后由北约专门机构负责,但美仍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需美直接参与军事行动,因为在诸多高端技术与装备领域,其作用仍不可替代。美国驻北约大使强调说,美“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产支持,确保了空袭的成功”,其中包括3/4的加油机、侦察机,无人机提供高精度目标信息,在摧毁利防空体系中,美战机和巡航导弹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等。据统计,美机出击次数,高于其他任何国家(五角大楼8月22日称,自北约行动启动以来,美军对利共执行飞行任务5316次,约占北约行动总数的27%)。 三是维持打击力度问题。冷战结束以来,欧洲普遍削减防务开支,或保持着较低水平,致使各国开支总额占北约比重,已从1991年的34% 跌至今日的21%。且迫于财政危机压力,支出仍在下降,目前仅英、法、希达到北约规定要求(至少不低于本国GDP的2%,但有几国低于1%甚至更少。这与美国的5%形成鲜明对照)。开支削减导致军力不足,无法长久维持行动力度,故有赖美国加以补足。

    (二)受益于北约战略与制度性安排的重大调整。作为欧美共同的防务契约性组织,针对冷战后欧洲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北约在实现扩大的同时,先后提出了三个“战略新概念”,就安全战略的目标指向、手段、覆盖地域、行动依据与制度性安排等,作出了重大调整与改革。其中与利比亚干预有重要关联者,包括以下各点:(1)从通过“核威慑”抑制前苏,转为依靠常规力量,预防和处理地区危机与冲突;(2)行动地域扩大到北约成员国的领土之外。(3)更加强调捍卫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4)北约内部无法形成共识时,某些成员国可“自愿联合”采取行动,其它国家不得阻挠。以上诸多调整,加之英国在北约中一向追随美国,而法国则于2009年已重返其指挥结构,都为法、英借重美国,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提供了框架性条件。

    综合所述可见,冷战后随着内外形势的演变,欧洲独立于美的安全、防务自主性(包括其意愿和行动能力)已有所提高,开始显现出通过武力实现自身战略安全诉求的取向。这一点,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因为不能排除欧洲今后再次动武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应注意到,囿于自身军力限制,加之北约改革与欧美防务契约关系的重大调整,选择美国和北约作为一定规模军事行动的倚重对象,仍然是欧洲至关重要的战略性选择(对此欧洲有着明确认知,并最大限度利用了北约的结构性调整)。考虑到冷战后欧洲防务开支的下降趋势,以及金融危机造成的军费紧缩现状,这种倚重显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认真关注欧美双边以及在北约框架下的欧美防务协调与合作动态,也是我们日后研判欧洲动武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联系 吴弦:wuxian@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