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建交40周年 回顾与展望》出版

    在中德建交40周年之际,纪念文集《回顾与展望》,今天正式出版发行。它是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和德国研究会献给今天这个纪念大会的一份厚礼!

    本文集  46 万字,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收入了王殊大使、梅兆荣大使、卢秋田大使和马灿荣大使的回忆录。这四位大使是我国德高望重的资深外交官,他们亲身见证并经历了中德关系从建交谈判到新时期的全面、快速发展的过程。他们精彩的回忆,独特而深刻的分析向我们展现了40年来中德双边合作关系起伏相伴的历史进程,给我们提供了非常难得的第一手史料,非常珍贵。

    第二部分是关于经济、外交和社会文化的九篇学术论文。其作者都是我国知名的研究德国问题专家。他们中有的是科研机构的研究员,有的是大学教授,他们都有在德国学习、工作、生活的经历,而且三分之二的人还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可谓名副其实的“知德派”。这九位专家选择了涉及德国的热门课题,例如:欧债危机问题、德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发展问题、“德国的欧洲”与“欧洲的德国”问题,德国“入常”问题,等问题,进行了多视角、深入、系统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这些文章都相当精彩。

    第三部分是关于中德在政治、经贸、财经、科技、环保、文化、教育,气候变化与能源利用、军事与安全、法治合作与对话等十个领域交流与合作情况的大汇总。其中,少部分是青年研究人员的采访手记,大部分是由有关政府部门主管官员亲自撰写,可谓异彩纷呈、硕果累累。它以无数事实向世人证实:不同政治制度、不同价值观的国家之间,完全可以通过对话、磋商、交流来缩小歧见,消除隔阂,化解纷争,增加信任,促进合作与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第四部分是文献汇编。这一部分列出了两国关系中15个重要的政府联合声明、新闻公报、双边协定和文件。这些文件平常很不容易找到,其中多数是首次公布。另外,文集中还附有一份包括“中国驻德大使名录”、“德国驻华大使名录”等内容的资料性附录,也很有参考价值。

    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以及纪念文集的出版,首先要感谢中国社科院科研局领导、感谢欧洲所所长周弘教授的支持!我要特别感谢阿登纳基金会,感谢我的老朋友Thomas  Awe 先生提供了慷慨的资助。没有这份资助,我们今天的大会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我还要感谢所有为这本文集提供稿件的同行们。由于时间原因,我不能在此一一列举每位作者的名字。但是有三位作者我不得不提到,一位是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唐寅初少将、一位是财政部外经办张国春副主任、一位是商业部朱伟革处长,他们三位公务十分繁忙,在酷暑难耐的情况下加班加点为纪念文集及时提供了文稿。在此,我向这三位先生表示特别的敬意。

    最后,我还有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译中心主任祝得彬先生和本书责任编辑王晓卿女士,他们为本书的顺利、及时出版付出了许多辛勤劳动。

 (作者系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