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姝祎:法国更换总理:内外政策仍将延续

彭姝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世界知识》2020年第15期。已获得作者授权。

 

7月3日,爱丽舍宫发布公报说,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让·卡斯泰为新总理,负责组建政府,这项任命是在前任总理菲利普向总统提交辞呈并获批准后做出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法国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法国国内政局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执政的共和国前进党影响力严重下滑,本次法总理更换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除此之外,疫情也使法国的对外政策更注重建设“欧洲力量”。

绿党强势崛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本应在3月底进行的法国市镇选举投票只进行了一轮,第二轮推迟至6月底才进行。选举结果显示疫情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法国政坛:马克龙领导的执政党共和国前进党遭到严重挫败;左翼小党绿党则大获全胜,其联合社会党等左翼政治力量拿下法国众多城市;而在疫情之前风头强劲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国民联盟”却成绩惨淡。显然,马克龙政府之前的退休制度调整等改革措施已经引发了法国民众的普遍不满,而其在面对新冠疫情时差强人意的表现更是令民众对执政党大失所望。与此同时,疫情的暴发促进了人们对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思考,令本就在上升环境议题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这促成了绿党力量的大幅攀升。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也要求法国全面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患者的救治和疫苗的研发等凸显了医疗、行政管理等领域专业精英的作用,这使得反精英、反建制的民粹主义政党“国民联盟”的影响力严重下滑。

选举结果表明,出于选举需要而于2016年才成立的执政党共和国前进党还太过年轻,其在市镇层面的根基与在地方长期经营的传统大党无法相提并论。马克龙要想在法国政坛扎稳脚跟,还需要在地方深耕。但此次市镇选举中共和国前进党的糟糕表现也受到了疫情特殊情况的影响——选举弃权率极高(第二轮投票弃权率高达41.6%),这使本轮选举的民意代表性大打折扣,尤其是作为新冠肺炎高危群体的中老年人投票率大大低于年轻人,而执政党的支持者则以中老年人为主。此次大幅崛起的绿党,其影响力也受到环境议题敏感度的左右,且绿党的政治主张中包含一定的反经济发展等极端和带有乌托邦色彩的成分,因此其能否在未来保持上升态势尚有待观察。

“重启经济”是工作重点

选举之后,面对民众希望政府做出改变的呼声,总理菲利普辞职,马克龙任命右翼共和党人让·卡斯泰为新总理,并对政府进行了小幅改组。当前,法国正面临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重启经济”已经成为马克龙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和最紧迫议题。马克龙任命卡斯泰也正是出于重振经济的考虑,此人是公众眼中的“解封先生”(负责法国抗疫解封),他还是坚定的改革派。鉴于以绿党为代表的左翼联盟在市镇选举中大胜,人们本以为马克龙会选用一位左翼总理来取代此前的右翼总理菲利普,而马克龙却启用了被法国共产党形容为“更右的”卡斯泰。此外,马克龙还保留了之前在提振经济和改善就业方面颇有成效的经济部长勒梅尔。勒梅尔曾是右翼联盟在2017年总统大选初选阶段的8位候选人之一,尽管后来加入了马克龙的共和国前进党,但其右翼底色不变。而勒梅尔之所以选择站在马克龙一边,正是要和他并肩革新法国经济、加速欧洲一体化,推进法国的创新与投资。这表明,宣称“非左非右”的马克龙在经济领域的路线依然是偏右的,一些法媒就评论称:“或许马克领会改变一切,除了他的经济政策”。

总体上看,马克龙不会改变他一贯的振兴经济、深化改革的执政思路,接下来他的执政重点仍将是推进相关改革,给与企业大力支持。但绿党的大胜无疑会对马克龙的政策产生一定影响,使他在恢复生产、振兴经济的同时更加兼顾环境保护。马克龙已在他的经济复苏计划中提到低碳经济,并计划于明年春天推出“绿色”生产协议,他的思路是以更环保的方式进行经济活动。绿党则追求“更少地生产”,即要求减少经济活动,不认可所谓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此类诉求恐怕难以被以提振经济为目标的马克龙所认同。

注重“经济主权”

新冠疫情的暴发对欧盟构成了严重冲击。疫情暴发之初,欧盟国家没有精诚团结,反而是各扫门前雪、甚至相互拆台,扩大了欧盟内部的裂痕。在后疫情时代,作为坚定的亲欧派和有抱负的新一代欧盟领袖,马克龙的外交政策首先聚焦于发挥法德轴心的作用,和德国联手弥合欧洲的分裂,同时力促欧洲经济复兴。疫情和中美对立的上升使法国愈发意识到,只有一个日益团结、强大和自主的欧洲才能和美、中构成稳定的三角关系,而不是受到两者的钳制。在马克龙和默克尔的联手倡议下,欧盟已同意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措7500亿欧元的“复苏基金”,确保欧洲的复兴与团结。

疫情让一些法国人看到了法在某些工业领域的短板和所谓的“对中国依赖”,因此开始强调法国的“经济主权”,倡导“再工业化”,即促使原先迁出法国的企业回归本土。法国有智库建议,在卫生、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关键的基础设施领域,法国都要实现“自主”,减少对外部、尤其是对中国的依赖,并保障法国的就业。卡斯泰在走马上任后也宣称企业回迁是新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与国内政策相似,法国欧洲政策在经济方面也强调“经济主权”,倡导欧洲的再工业化,减少欧对外依赖。同样是在法德的共同倡导下,欧盟委员会不断为外国对欧投资设限,如发布《外国补贴问题及改善公平竞争环境的白皮书》,引入“反外国补贴竞争立法”,以排除所谓“接受外国政府补贴、从而导致欧盟内部市场扭曲”的企业。上述措施尽管未指名道姓,实则主要针对中国,以摆脱疫情暴露出的所谓“对华依赖”。

疫情也使法国更加重视多边机制,倡导对全球公共产品——卫生、气候、发展等进行多边管理。特别是,疫情的暴发使一向在环保领域充当“排头兵”的法国进一步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加之绿党崛起的压力,马克龙政府将进一步强调作为法国外交重点的气候外交,这可能会推动法国与中国的合作。不过与此同时,绿党对环保的高标准也可能促使法推动欧盟对外贸设置更加严苛的环保标准,从而不利于中法经贸合作。

概括而言,尽管受疫情影响,共和国前进党在市镇选举中失利,马克龙被迫改组政府,但马克龙政府的整体权力并未遭到削弱,能在兼顾国内生态诉求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他的内政外交路线,即对内提振经济,对外加强与德国的合作,弥合欧洲的分裂,努力使欧盟成为独立稳定的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