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时学:2017中国外交开篇之举意义深远

国家领导人出访的频率与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有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因此,国家领导人出访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国务活动。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习近平主席出访5次,涉足十多个国家,并出席了多个国际会议。这些重要的外事活动都引起了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

进入2017年后,习近平主席出访的第一个国家是瑞士,同时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并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奥委会。这一访问的重要意义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提升中国与瑞士的双边关系。中国与瑞士的双边关系至少拥有四个“第一”。首先,瑞士是最早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欧洲国家之一。建交60多年来,两国关系发展平稳。1996年10月,瑞士联邦主席德拉米拉访华。这是瑞士联邦主席首次访华。1999年3月,江泽民主席访问瑞士。这是中瑞建交后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2016年4月,瑞士联邦主席施奈德-阿曼对华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确立创新战略伙伴关系新定位。其次,2007年7月,瑞士联邦委员兼经济部长洛伊特哈德访华,代表瑞士政府宣布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瑞士也是第一批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欧洲国家之一。这与迄今为止拒不承认这一地位的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形成了鲜明对比。再次,引进外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瑞合资迅达电梯有限公司迅达中国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批准成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资工业企业。第四,2013年7月6日,中瑞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签署的首个自由贸易协定,也是中国与全球经济前20强国家签署的首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2014年7月1日,中瑞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

习近平主席的此次访问既是2017年我国外交的开篇之举,也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会见瑞士领导人和经济界代表。在两国领导人见证下,双方将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涵盖政治、自贸、文化、海关、能源、发展合作、体育等诸多领域。因此,可以预料,未来的中瑞关系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推进。

二是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展示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众所周知,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在国际领域中的影响不容低估。本次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为“领导力:应势而为、勇于担当”。在出席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在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同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及部分与会嘉宾进行对话交流。这将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当前,国际社会对全球化趋势的走向、世界经济复苏的态势以及中国的作用等议题极为关心。习近平主席将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其中对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分析,有助于提振国际社会的信心,有助于引导全球化进程向着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也有助于增进各方对中国经济的了解和认识。这一切都将很好地展示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指出的那样,世界经济论坛是全球精英们最爱的交流场合,习近平的出席将凸显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领导地位。

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国际事务中的行为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国际组织是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体,在推动全球化和强化全球治理等领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中国在奉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有必要不断加强与国际组织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国际组织也越来越需要中国这个大国的积极作用。习近平主席将于1月18日分别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奥委会。应该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将是历史上第一位到访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奥委会的中国最高领导人。此访将充分彰显中国领导人对多边主义的重视,将在中国同有关国际组织合作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会见联大主席、联合国秘书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国际奥委会主席,并见证中方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合作文件。毫无疑问,这一切都将有力地促进中国的多边外交,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四是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习近平的外交思想。外交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国际大势,把握时代脉搏,在保持对外大政方针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确立了习近平的外交思想。

习近平的外交思想是在我国进入民族复兴关键阶段历史进程中,从新时期中国外交波澜壮阔的宏伟实践中产生,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继承了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顺应着时代发展潮流,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影响深远。但国际上对这一思想的认识是不够的,因此,中国有必要以多种方式扩大宣传。毫无疑问,习近平主席的欧洲之行,必将使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其外交思想,从而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舆论条件。

 

http://www.legaldaily.com.cn/commentary/content/2017-01/16/content_6957573.htm?node=34251

(联系 江时学:jiangsx@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