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罡:中英经贸关系的挑战与应对

  2004年中英关系由“全面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回顾十多年来双方关系的发展,中英之间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迅猛发展的经贸关系成为中英关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2014年,中英货物贸易突破800亿美元,增幅达15.3%,超过同期中欧贸易的增长速度。2000年以来,英国一直保持中国对欧投资最大目的国的地位,吸引投资金额累计为160亿美元。自2012年伦敦金融城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正式启动以来,中英两国的金融合作不断加深,领跑其他欧洲国家。在中英经贸数据不断走高的背后,双方的舆论纷争和利益博弈始终如影随形,中英经贸关系发展的潜在挑战和障碍依然存在。

  双边贸易发展的挑战与障碍

  近年来,中英经贸关系发展迅猛,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与障碍。

  第一,双边贸易额和贸易结构均有待提升。从英国对华出口来看,2014年,英国对华出口贸易额为140.8亿英镑,中国已成为英国货物的第七大出口市场,但英国货物进口额占中国货物进口总额的比重不到1%,占英国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不到5%。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对英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但是,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为出口产品的“高端大气”既需要国内产业的升级,也需要不断适应来自于国际市场上不断增强的竞争压力。从过去几年中英贸易数据可以看出,中英两国双边贸易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第二,英国对华贸易赤字的持续扩大不利于贸易可持续性。中英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英国对华贸易逆差逐年增大。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1998年以来,英国对华贸易一直呈现入超状态,2014年英国对华贸易入超总额达到220多亿英镑。对华贸易赤字的持续扩大,不利于中英贸易的持续发展。另外,在双边贸易中,中国对英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也不利于英国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建设。因为持续的顺差导致人民币通过贸易结算流入英国渠道不畅,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受到影响。

  第三,双方产业竞争日益增强,贸易摩擦也会增多。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全面的产业升级背景下,中国积极鼓励精密设备、生物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我国的很多新兴产业,在英国都有着多年的发展历史和成熟的技术,未来几年里,一些产业可能和英国的优势领域发生重合,与英国的类似产业产生激烈的竞争,发生贸易摩擦的事件可能增多。不同于传统贸易中简单的财货交易,高端产业的合作与对接将更加复杂,随着中英经贸关系的不断升级,竞争和合作将会越来越多地交织在一起。

  中资企业赴欧投资的挑战与障碍

  首先,欧盟复杂的监管体系是中国在英国投资的一大障碍。出于拉动本国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巩固伦敦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等多重目标需要,英国政府十分欢迎中国企业赴英投资。但是,作为欧盟成员国,英国在吸引外资方面需遵循欧盟关于新项目出资、投资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规定。

  其次,中国在英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迅猛,中资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大。根据英国机构发布的报告,预计中国在英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于2025年突破 1000亿英镑,其中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成为中国公司投资的最大目标。对于投资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基础设施投资来说,东道国政府审批环节和规划的透明性、确定性十分重要。

  再次,英国的一些政客和民众对中国企业投资心存偏见不利于中国企业赴英开拓市场。英国政府对中国的开放姿态和务实态度,使其面临诸多舆论压力。英国居民抱怨中资企业炒高了伦敦市中心的房价;一些议员认为一些中资企业具有中国官方背景,威胁英国的国家安全,他们呼吁加大对华为等中资企业的监管力度。

  最后,境外融合是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大难题。对外投资是一种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行为,投资的成功决不仅仅取决于资金实力是否雄厚。一些中资企业对英国的法律制度、社会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无法实现企业的本土化。

  中英金融合作的挑战与障碍

  自2012年4月18日伦敦金融城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正式启动以来,中英两国的金融合作不断加深。从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到实现英镑与人民币直接交易,再到英国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并将人民币债券收益纳入英国的外储,英国与中国的金融合作一直领跑其他欧洲国家。

  但是,人民币流动性积累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一个尚未突破的短板。伦敦人民币业务发展的短板仍然比较明显,这主要受制于中英经贸往来的规模相对较小,以及缺乏人民币清算基础设施,投资产品规模有限。此外,由于人民币国际化起步时间不长,人民币业务在欧美地区的接受程度依然不高,特别是在伦敦整体金融市场的占比仍然有限。英格兰银行2013年底的报告显示,虽然英国人民币金融活动业务规模成长趋势引人瞩目,但是占整体的比重仍然相对较低。其中,债券发行和外汇日均交易量中,人民币所占比率都不到所有外汇的1%;银行间和非银行存款中,人民币所占的比率不到所有外汇存款的0.1%。

  退出抑或留在欧盟内,对英国来说并不是一个新议题。从拒绝加入欧元区,到拒签财政契约,反对征收统一的金融交易税,再到首相卡梅伦发表脱欧公投言论,反对容克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英国似乎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渐行渐远。英国与欧盟的紧张关系不利于中欧关系的发展。英国退欧将威胁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引起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外迁潮,将对中英金融合作产生消极影响。按照统一大市场的规则,欧盟成员国间资本的自由流动,外国银行落户英国就自动获得在欧盟 28个成员国推出金融服务的“通行证”。许多在伦敦设立子公司的投资公司、银行、保险公司正是看中了欧盟这个拥有28国、5亿人口的大市场。

  如果退出欧盟,英国政府不可能再有权发放同样的“通行证”,很可能导致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外迁,无疑会对英国金融业和伦敦金融城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打造全新中英经贸关系

  中英经贸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第一,推动中英贸易投资结构升级。中国应与英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高铁、核电等方面展开广泛的合作。同时,积极促进中英服务贸易发展,英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增加从英国服务的进口有利于优化贸易结构,适当减少中国对英贸易顺差。

  第二,加强与英国在贸易规则领域的合作。英国是自由贸易的积极倡导者,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和欧盟贸易政策的制定中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因此,中国在与英国积极发展双边贸易的同时,应在全球贸易治理方面加强与英国的沟通与合作。

  第三,加强与英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英国在信息技术、生物科学、可再生能源、高端制造业、低碳环保等领域具有技术优势,中国企业应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增加相应领域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带动企业技术升级,增强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同时,中国应该向英方承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逐渐减少英国对华技术合作的顾虑。

  第四,以实体经济融合促中英金融合作发展。伦敦在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这件事上,采取的是“先上马后备鞍”的策略,也就是抢占先机,先将人民币海外交易的各种软硬件配备齐全。但是,应该看到实体经济是形成人民币金融服务需求的最根本源泉,因此,促进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双边贸易投资稳定持续增长才是金融合作不断深化的根本之路。

  http://www.ceweekly.cn/2015/1026/130334.shtml 

  (联系 李罡:ligangcurti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