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重点课题《欧洲经济》结项

    王鹤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欧洲经济》近日由欧洲所学术委员会通过结项。

    本课题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经济一体化理论对欧洲联盟这一统一经济实体进行综合分析。内容涉及欧洲联盟的形成过程,即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欧盟基本经济情况与特征;欧洲经济模式的特点;统一市场与欧元;欧洲经济政策结构;欧洲经济增长周期;欧洲联盟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等诸多重要经济专题。 本课题通过对以上专题的分析,描绘有关欧洲经济整体的概貌,并对相关的经济理论和政策进行带有创新性的阐述,

    课题成果为8篇论文,选题基本上都属于国内学术界尚未充分展开研究的领域,作者力争每篇论文都能够作到有所创新:或视角独特、或见解新颖、或方法创新等。

    “欧洲经济一体化——多角度透视”:从六个角度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行分析,包括国家关系的新模式、经济一体化理论、历史、经济、法律和发展前景。其中特别论述了市场经济一体化与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体化的进程是和民族国家的形成相辅相成的,市场经济一体化促成了民族国家的形成,而民族国家也推动了一体化的扩展和深化。二战前欧洲国家内部的市场经济一体化和国家之间的经济区域化奠定了战后欧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欧洲统一经济体评析”:对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欧洲经济实体,论文从两方面进行评价。第一,评价经济政策(制度结构)的趋同程度,即欧盟成员国是否面对同样的经济环境条件,欧盟在高度的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已经基本实现了统一的经济实体。第二,从度量经济指标的相同性程度(即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结果)来评价欧洲一体化,例如,在通货膨胀率、利率、经济周期、失业率、生活水平等方面是否形成了事实的趋同甚至统一。从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可以认为欧盟、尤其是欧元区已经是一个经济实体,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欧盟统一的经济实体与成员国国别经济的多样性的并存仍然将是欧盟经济的重要特征。

    “欧洲经济模式评析--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论文首先指出统一市场和经济货币联盟以及协调的欧盟经济政策结构是欧洲经济模式的基础,强调欧盟的经济模式是欧洲内部若干子模式结合的产物,而德国弗莱堡学派的秩序自由主义原则对欧洲经济一体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者独到的论证了在德国模式和欧洲模式之间有四点相似的特征。欧洲经济模式的特征是寻求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均衡发展,是社会市场经济和福利国家市场经济的混合模式。通过采用基尼系数和全球竞争力指数对欧盟国家的效率和公平状况进行综合比较,在欧盟内部存在着4个略有差异的子模式,表明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并不必然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进一步从经济模式的角度考察里斯本战略的实施,尤其是灵活保障共同原则概念下的福利体制改革,将不仅会进一步增加欧洲国家之间经济社会模式的趋同程度,而且将使得欧洲统一经济模式中追求效率与公平均衡发展的特征进一步强化。作者最后指出了欧洲经济模式对于中国的参考价值,包括秩序自由主义的原则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意义和北欧模式对于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的启示,即优先关注公平,以社会公平促升经济效率,在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建立起良性循环。

    “论欧盟的经济力量”:从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国际贸易等经济总量考察,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实力基本与美国相当,从经济多极化的角度而言,欧盟是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欧元启动以来很快成为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二大货币,打破了美元一家独霸的局面,有助于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促进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欧盟依据其经济力量,通过贸易和发展援助政策以及倡导多边主义原则而成为国际经济的规则制定者。欧盟的经济一体化模式和经济社会模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示范影响。欧盟依据其经济实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软力量的行为模式,是一种内部规则和价值观念的向外延伸,希望寻求一种解决国际关系的新的道路。

    “欧洲经济改革的政策变迁”:马约为经济货币联盟建立起一套全面的经济政策结构,将统一货币政策的相关职权授予欧元体系,而将其他经济政策职权保留给成员国,不过这些政策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有关多层次管理和政策协调的约束性规则的制约。协调形式最强的是已经形成统一政策的领域,包括竞争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其次是属于密切协调的政策领域,包括财政政策和结构政策;再次是协调形式相对较弱的政策领域,包括劳动力市场政策、产品和资本市场政策、工资政策等。协调结构的核心是广泛经济政策指导方针,具体的执行程序包括在执行财政政策方面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指导方针(卢森堡进程)、关于产品和资本市场的经济改革报告(卡迪夫进程)、有关工资增长的宏观经济对话(科隆进程)。论文对欧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对相关的理论变迁和对欧盟经济的实际影响作出了独到的评析。

    “欧盟经济核心区及其扩展趋势”:本文描述了欧盟经济核心区的地理范围和其扩展趋势在地理上的表现,运用聚集理论、增长极理论以及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对欧盟“核心—边缘”模式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欧盟核心区正在向外扩展的结论,并给出了扩展的趋势和这种趋势形成的原因。

    “里斯本战略评述—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欧盟经济”:本文就里斯本战略的内容、执行和调整进行介绍,分析了里斯本战略的经济意义,着重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里斯本战略”对欧盟经济的影响。

    “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研究”:本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盟14个成员国经济周期趋同的背景、原因和对其有影响的经济政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根据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关税同盟、统一市场、经济货币联盟三个时期探讨经济一体化进程对欧盟国家经济周期趋同的影响。最后运用聚类分析对不同时间段的国家进行分组,并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归纳总结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的特点。研究认为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欧盟国家的经济周期显著趋同,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这种趋同效果明显增强。在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同时期,受到国际环境和成员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经济一体化的进展程度不尽相同,同时成员国的经济周期趋同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成员国的经济周期显著趋同,在经济货币联盟成立之后欧盟内部形成了经济周期趋同性最为显著的经济核心集团,特别是德国作为欧盟的核心国家,对欧盟整体的经济发展具有锚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