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德国没资格输出经济经验
作者:维尔茨堡大学经济学教授 彼得•博芬格 | 文章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 更新时间:2016-06-27 10:24:00
博芬格:多年来支撑德国经济的,正是德国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看不起的美英法等国的需求管理政策。
 当德国财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在今年4月激烈批评欧洲央行(ECB)的政策的时候,他在表述一种影响着德国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独特宏观经济策略。这种策略基于一种坚定的信念:只要价格足够灵活,总需求的问题是次要的。这解释了德国为何坚持将结构性改革视为几乎所有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为何德国对“黑零”——没有赤字的平衡的财政预算——有一种近乎宗教式的执着。

 从表面看来,德国在宏观经济学上的例外难以解释。德国的学生和其他国家的学生阅读的是相同的教科书,在更深入的学习中使用的是相同的经济模型。但在课本和模型背后,有一种在德国以外的地方找不到的经济哲学——“秩序政策”(Ordnungspolitik)。这种哲学的灵魂人物是瓦尔特•奥伊肯(Walter Eucken),他在弗莱堡大学(University of Freiburg)执教直至1950年过世。在最近纪念奥伊肯诞辰125周年的讲话中,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坚称,“弗莱堡学派”的原则如今依然适用。

 奥伊肯的经济哲学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是对契约自由、开放市场、私有财产和强大的反垄断政策的信奉。消极的一面,则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排斥。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从大萧条的经验中得出结论,积极的需求管理是有必要的。相较之下,奥伊肯认为,凯恩斯所提倡的那种“充分就业”政策将会导致中央计划经济。

 凯恩斯将大萧条看成是市场经济固有的不稳定所导致的结果,而奥伊肯则将大萧条归因于工资的灵活性不足以及货币秩序不足。在他看来,灵活的价格和工资,加上充分的货币秩序,是矫正市场不稳定性的良方。

 在厌恶通过财政政策追求充分就业方面,朔伊布勒显然继承了奥伊肯的思想。一些著名的德国经济学家们也是如此,在欧元区危机期间,他们基于结构性改革将解决一切难题的根深蒂固的信念,对紧缩给需求带来的影响视而不见。

 这种狭隘的经济范式怎么会在德国盛行这么久?答案很简单:运用这种策略的德国经济政策一直相当成功。但这仅仅是因为,德国经济尽管规模很大,但却极端开放。其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达到46%。日本的这个数字是18%,而在美国是13%。

 这种开放性让德国能在国内实施消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受益于其他国家在各自国内推行的积极的需求侧政策。德国经常账户盈余的60%是和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国际收支结果,而这些国家的财政赤字都相对较高。简言之,支撑德国经济的,正是德国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猛烈批评的那些国家的需求管理政策。

 从全球视角看,这种在其他国家的需求政策上“搭便车”的行为很成问题。但当政治人士试图把在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中奏效的政策推广到像欧元区这样很大且并不十分开放的货币区,德国的做法就变得真正很危险了。在当前这种慢性需求不足的格局中,坚持在大货币区,甚至在全球层面实现“黑零”,会给世界经济造成黑洞。

  本文作者是维尔茨堡大学(Würzburg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8134#adchannelID=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