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英国国企改革:私有化并非万能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http://news.ifeng.com | 更新时间:2014-02-10 19:40:56

2013年12月27日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王亚宏
    在一些领域私有化的公司,一番竞争后会形成价格联盟,让消费者无可奈何,将近七成的英国人认为能源公司应被国有化。

       原标题:英国国企改革:私有化并非万能

    在一些领域私有化的公司,一番竞争后会形成价格联盟,让消费者无可奈何,将近七成的英国人认为能源公司应被国有化。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王亚宏 发自伦敦

    国企改革,一直是饱受关注的话题。将国企私有化,也一直是市场上的主要论调之一。本次中央发布“国企改革”路线图,因未提及私有化,被一些评论认为力度低于市场预期。

私有化真的是国企改革的一剂良方吗?英国曾经将国企大规模地私有化,种种好处之余,也出现很多弊端。英国的国企改革历程,也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借鉴。

    马上就到了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英国皇家邮政也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期。大量贺卡、礼物及网购的“圣诞年货”都需集中处理,英国皇家邮政的15.9万名员工过上了加班生活。

    然而,年年岁岁忙碌相似,岁岁年年老板不同。虽然名头仍是“皇家”头衔,且标志性的红色邮筒上仍印有女王的皇冠,但随着今年10月皇家邮政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这家英国最后一个大型国企不再姓“公”,也并非属于王室,而是开始姓“私”。

    皇家邮政的礼包

    皇家邮政于1516年由英王亨利八世创立,1969年由中央政府改组成国有企业。这家在英国很多偏僻乡村几乎是政府代名词的公司,其股票今年10月在伦敦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后英国国有邮政公司正式变成私有上市企业,这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英国天然气集团私有化以来,英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

    用主持出售皇家邮政的英国商务大臣凯布尔的话说,现在卖皇家邮政,是“合乎逻辑的商业决定”,目的是让皇家邮政有“一个长期、可持续的未来”。凯布尔在英国议会向议员解释说,现在到了政府撤出皇家邮政的时候了。

    皇家邮政私有化的计划已讨论多时,皇家邮政私有化是多年前工党政府任内提出的,但2009年因金融危机导致英国经济不景气,被政府喊停。现任联合政府三年前重启计划,并在2011年通过相关法律为计划实施铺平道路。

    虽然英国政府已在2006年开放邮政业,结束皇家邮政维持了350多年的垄断地位,但其市场份额仍然最大,可谓优质资产。随着网购、邮购成为近年的主流消费方式,皇家邮政的包裹投递业务飙升,也把皇家邮政业财政报表装扮地极具吸引力。上一财政年度,皇家邮政税后净盈利达5.6亿英镑(1英镑约合9.96元人民币),比前一财政年度的1.49亿英镑翻了几番。

    如此会下金蛋的国有企业在私有化过程中自然引起投资者追捧,大量超额认购的皇家邮政的上市价定为每股330便士(1英镑合100便士)。在10月11日的有限交易开始后一度上升至456便士,在星期五交易一开始的头30秒内,大约1000万股成交。

    在皇家邮政私有化的过程中,英国政府出售了至少52%的股份。同时为获得英国通信业工会支持,政府把10%的股权无偿派发给皇家邮政集团员工,条件是后者3年内不得出售这部分股票。

    截止到11月下旬,上市一个多月后,皇家邮政在伦敦股市中的股价在540便士上下浮动,这比上市时已上涨六成。这样的市场表现,皇家邮政员工加班时或许会更起劲,毕竟他们算是收到一份圣诞礼包。

    私有化浪潮的恶果

    皇家邮政上市,让资深投资者想起30多年前英国大批国营公司私有化的情景。

    二战后,英国政府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收归国有,一定程度地保证了战后经济顺利运行。但经过30多年发展,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已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上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患上严重的“英国病”:经济缺乏活力、企业部门暮霭沉沉。“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对此开出私有化药方:

    首先开刀的企业是英国石油公司,由于该公司亏损较大,又急需资金,于是被率先出售部分国有股,解决了企业和政府的燃眉之急。随后,英国政府又接连出售宇航公司51.6%的股份、英国联合港口公司51.5%的股份,并将国际航空无线电公司整体出售。1984年英国政府决定出售英国电信公司,该公司3年内共筹资36.85亿英镑,同时公司上市后面临市场竞争,提供的通话种类变多,资费逐渐下降,消费者得到实惠。

    当时人们开玩笑称:英国打头的公司中能卖的都卖了。一大批的国有企业被推向市场后效益大增。比如,英国电信公司在私有化之前连年亏损,私有化后成功扭亏为盈。政府在出售企业后不仅甩掉了财政包袱,每年还有数十亿英镑的税收进账,且分得大量红利。

    不过国企私有化在提升企业活力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由于企业要对股东负责,一切以效益为导向,因此提供公共服务的意识日益淡漠。接下来的30多年中,英国在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中,投资日益减少。目前,英国基建在西欧国家中排名靠后,再次对经济发展造成阻碍。

    此外,在一些领域私有化的公司,在一番竞争后会形成价格联盟,让消费者无可奈何。比如随着冬季到来,不少英国人又成“寒号鸟”,其中不少“寒号鸟”实属无奈,因为英国六家主要燃气公司新近又将燃气价格上调9%。每年冬天来临前上调燃气费用,似乎已经成为英国六家主要能源公司的习惯性动作:去年上涨7%,前年则上调10%……对此,消费者自然没有好脸色,将近七成的英国人认为能源公司应被国有化。

    用国有化拯救银行

    私有化也不能够拯救所有公司。

    连接伦敦和爱丁堡的铁路是英国陆上交通的动脉,2009年7月,英国政府就把英国最负盛名的铁路一段线收归国有。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的火车一直由私有企业运营。但伦敦到爱丁堡这条铁路线的特许经营权持有者——国家运输公司处于严重亏损状态,金融危机更让其经营雪上加霜。当时情况下,铁路不能关闭,只好由政府出面接盘。

    而比起将银行国有化的动作,运营铁路只是附带动作。2008年10月,在金融危机最严重时,英国财政大臣达林宣布了一揽子银行救助计划,英国政府将向英国各大商业银行注入高达500亿英镑的资金。

    该救助计划宣布后,包括阿比银行、巴克莱银行、莱斯银行、苏格兰哈利法克斯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英国建筑协会等均表示,将接受政府资金对其资本结构进行调整。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将在接受救助资金的银行里获得相应的优先股,并且以固定利率的方式获得利息。

    英格兰银行同时也为各大商业银行提供高达2000亿英镑的短期资金,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这也是英国政府一揽子银行救助计划的一部分。作为政府银行救助计划的重要部分,英国还将成立了特别公司,为银行和建筑协会提供债务保证,涉及资金达2500亿英镑。

    政府出面为银行输血在危急关头挽救了金融体系,也增强了民众对银行的信心。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今年来英国政府也在逐渐考虑再次退出金融领域。今年9月英国政府已经售出手中莱斯银行集团6%的股权,这意味着英国政府迈出其退出莱斯银行集团股权的第一步。不过要彻底放开对其他大型银行的控制,英国政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今,当时接受政府救助的银行已经重新实现盈利,其股价也实现攀升。不过谨慎的英国政府表示,银行重新私有化是渐进过程。

http://news.ifeng.com/shendu/gjxqdb/detail_2013_12/27/32526005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