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研究》2009年第3期目录

双月刊  第27卷  总第157期  2009年第3期  6月5日出版

□ 中国与欧洲

1  反思2008年的中欧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课题组中国对欧贸易顺差探析  张永安   杨逢珉

36  中德关系中的“西藏问题”及其历史起源  赵光锐

□ 国际政治经济评论

52  “战略性伙伴关系”往何处去?

    —— 欧盟-北约关系剖析  张  茗

68“发展-安全关联”:中美欧对非政策比较  张  春

91  正式与非正式国际机制的概念辨析  刘宏松

107  机制设计与国际卫生合作中的困境  汤  蓓

□ 欧洲一体化研究

119  浅析欧洲空间政策  何奇松

□ 国别研究

130  冰岛危机刍议  江时学

140当代俄罗斯的保守主义  庞大鹏  

封三  第五届“胡绳青年学术奖”评选公告

封面题字:周南  

 

 

反思2008年的中欧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课题组[1]

内容提要:2008年是中欧关系的多事之秋。与以往主要是经贸摩擦不同,本年度中欧关系中的政治对抗因素有所上升。围绕“3.14”拉萨骚乱事件,欧洲一些政治家公开支持藏独,并呼吁抵制北京奥运会,事态演变最终导致了2008年第十一次中欧峰会被迫推迟。在经贸关系方面,虽然摩擦不断,但仍属正常,并取得较大发展。总体来看,中欧关系并没有因为政治因素干扰而受到严重破坏,大局基本稳定。2009年新年伊始,温家宝总理对欧洲的“信心之旅”更是为中欧关系带来了新的转机。

关键词:2008年  中欧关系

 

中国对欧贸易顺差探析[2]

张永安  杨逢珉

内容提要: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欧洲、欧盟的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对欧贸易顺差高速增长。本文认为,对于顺差形成的原因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近年来,中国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高技能劳动已经在中国出口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并没有改变中国的传统比较优势;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不仅使外资企业在中国对欧贸易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更有投资替代贸易的作用。要使中欧贸易得到健康的发展,欧盟方面应该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壁垒等方面进行广泛的政策调整。

关键词:中欧关系  贸易平衡  合作发展

 

中德关系中的“西藏问题”及其历史起源[3]

赵光锐

内容提要:西方公众对西藏的高度关注和诸多误解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心理根源,即关于旧西藏的“香格里拉神话”。探险是二战前德国保持对西藏地区“接触”的主要形式。德国探险者制造了一个德国版的“西藏神话”,并渲染了中国关于“西藏问题”的“负面形象”,深刻影响了德国公众在西藏问题上的心理结构。我们要更加重视“基础性”的工作,争取利用有效方式破除西方人意识中的“香格里拉神话”,告诉西方公众一个真实的西藏。

关键词:中德关系  西藏问题  西藏探险  香格里拉神话

 

“战略性伙伴关系”往何处去?

    ——欧盟-北约关系剖析

张茗

内容提要:本文从欧盟与北约两个国际组织角度对变化中的跨大西洋安全关系展开了剖析。文章认为,欧盟作为新的安全行为者的出现,在扩大并改变欧盟原有特性的同时,推动跨大西洋安全格局发生缓慢而深刻的重组。一方面,欧盟-北约“战略性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不仅对欧盟和北约意义重大,而且具有深远的安全和政治后果。另一方面,虽然欧盟与北约的关系是塑造跨大西洋安全关系、更广泛的美欧关系乃至全球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战略性伙伴关系”真正实现的道路并不平坦。

关键词:欧盟  北约  战略性伙伴  安全格局

 

“发展-安全关联”:中美欧对非政策比较[4]

张春

内容提要:冷战结束后,尤其是“9·11”事件后,发展与安全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深化,发展政策的安全化与安全政策的发展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西方学者就此提出了“发展-安全关联”概念,并逐渐普及。出于对中非关系快速发展的复杂反应,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利用“发展-安全关联”政策对中国施压,要求与中国就非洲问题展开合作。与此同时,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从“发展-安全关联”视角思考中美欧对非政策的潜在冲突和协作空间成为必要。中国更强调发展与安全并行的对非政策;而欧盟的对非政策正处于从发展政策为主导向安全政策为主导的过渡时期;美国则强化了其以安全政策为主导的对非政策。不同的政策方法可能导致中美欧未来在非洲政策上更多的冲突,但同时也提示了更大的协作空间,继而为中非关系和中美欧关系提供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 “发展-安全关联”  中国  美国  欧盟  对非政策

 

正式与非正式国际机制的概念辨析[5]

刘宏松

内容提要:本文指出了克拉斯纳以行为学标准界定国际机制概念所存在的循环推理的方法论问题,论证了以形式学标准的概念界定方式的合理性,并以这一标准重新界定了国际机制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正式国际机制与非正式国际机制的概念及其判定标准进行了辨析。本文提出,成员国是否具有创造相互之间有法律约束力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意图是正式国际机制和非正式国际机制的判定标准。

关键词:国际机制  正式国际机制  非正式国际机制

 

机制设计与国际卫生合作中的困境[6]

汤蓓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情景结构主义分析工具对传染性疾病国际通报合作长期止步不前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尽管《国际卫生条例》将传染性疾病的国际通报合作塑造成具有良好合作前景的“猎鹿游戏”,但由于国际合作的专业性与主权国家利益的复合性之间存在矛盾,国家往往将贸易利益的考虑置于健康的价值之上,从而使得合作陷入相互背叛的僵局。通过改善机制的设计,这一困境可以得到缓解。

关键词:国际卫生合作  猎鹿游戏  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机制

 

浅析欧洲空间政策[7]

何奇松

内容提要:空间科学研究在军事及经济方面的价值日益增大,欧洲国家相继联合或独立制定空间政策。2007年,欧盟委员会出台空间政策,强调欧洲必须更加努力以保护和改善其全球竞争能力,欧洲必须作为空间系统的领先者,作为空间领域一个不可或缺的国际伙伴,成为全球有关空间活动的倡导者,同时要为共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提供支持。因面临缺少统一管理机构、成员国彼此掣肘、缺乏资金以及工业政策支持的困扰,欧洲空间政策的执行存在诸多困难。

关键词:欧盟  空间政策  困境

 

冰岛危机刍议

江时学

内容提要:2008年10月,冰岛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国家濒临“破产”。冰岛危机的实质是金融业无限膨胀导致的金融泡沫在外部条件发生恶化时终于破裂。金融泡沫的产生与银行私有化后金融业盲目地走向国际市场以及政府放松对金融业的监管等因素有关。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为冰岛金融业的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冰岛危机的教训是:银行在拓展其海外业务时没有量力而行;不能放松对金融业的监管;不能依靠信贷扩张来刺激经济;要正确处理发挥比较优势与提升产业结构的关系。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  冰岛危机  银行危机

 

当代俄罗斯的保守主义

庞大鹏

内容提要:当前俄罗斯主要的政治思想是保守主义,它的提出具有深刻的背景,其内涵是对俄罗斯主流政治价值观——“主权民主”思想的延续与发展。俄罗斯以保守主义为指导采取的政治举措具有积极的意义,并对俄罗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当代保守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体现了俄罗斯政治转轨从制度巩固到观念巩固的基本特点。俄罗斯保守主义的前景取决于“统一俄罗斯”党的发展变化、俄罗斯克服金融危机的能力和水平,以及俄罗斯政治转轨整体进程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俄罗斯保守主义  政治发展  观念巩固



[1]本课题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资助。课题组负责人:周弘;课题组成员:沈雁南、田德文、陈新。刘作奎、熊厚等同志参加了前期讨论,并提供了部分资料。本报告的部分资料来源于《欧洲发展报告(2008-2009)》主题报告,该课题组成员包括:周弘、沈雁南、马胜利、田德文、刘作奎、赵晨、赵柯。
[2]本文为张永安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欧盟对华政策调整及中欧关系研究——经贸层面的视角》(07GJB016)的阶段性成果。
[3]感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安山教授和许振洲教授的建议和审稿人提出的修改意见。
[4] 《欧洲研究》杂志的评审专家对本文的修改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文中的不足与纰漏之处,概由笔者负责。
[5]本文是作者主持的2008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非正式国际机制的形式选择机理及其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08ECJ001)的阶段性成果。本研究还得到了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资助(项目编号:B701),特此致谢。
[6]本文是在提交给第三届全国国际关系博士生论坛的会议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曾得到王逸舟老师、李少军老师、秦亚青老师及笔者的导师朱明权老师的指导与建议,在此深表感谢。文中的不足与纰漏,概由笔者负责。
[7]本文为“上海政法学院课题SZ0901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