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研究》2008年第5期

欧洲研究

2008年第5期 第26卷总第153期

目录

欧洲一体化研究

“规范性力量欧洲”:理论、现实或“欧托邦”?                 张  茗

欧洲联盟对外人权政策的法律分析                              张  华

浅析欧盟对外环境政策及其实践                                王明进

欧元区金融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绩效:基于金融功能观的分析      王志军

欧盟可交易节能证书制度的运行机理及其经验借鉴                陶小马  杜增华

国际政治经济评论

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和对外援助                                范勇鹏 ——二战后援助国收益偏好的历史演变 OECD十国儿童福利财政支出制度安排比较分析                    陈云凡 国别与地区 英德非法移民社会问题之比较研究                              宋全成 文化想象中的“中国”                                        张金岭 ——基于法国里昂民族志调查的思考 欧洲社会政策研究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中的国家作用及其启示                    李姿姿

 

 

 

 

 

“规范性力量欧洲”:理论、现实或“欧托邦”? 张茗

    内容提要:本文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对英国学者曼纳斯2000年提出的“规范性力量欧洲”,进边行了全面考察。文章认为作为欧盟对外政策特性理论建构的最新进展“规范性力量欧洲”为认识作为国际行为体的欧盟究竞是怎样一支力量提供了一种建构主义的新视角,这是一种大胆的理论创新。不过,“规范性力量欧洲”所体现的建构主义是一种自由建构主义,由于低估了权力政治的顽固性它与其说是一个完关的理论或是一种确切的现实,不如说是一种可资参照的“欧托邦”。为了缩小理论上的期望-能力差距,从现实建构主义而非自由建构主义出发或许有助于克服“规范性力量欧洲”过于理想化的不足。

关键词:欧盟    规范性力量    正当性    一致性

 

欧洲联盟对外人权政策的法律分析

张华

    内容提要:欧盟对外人权政策是在对外关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所有以人权为导向的欧盟对外政策“交集”在一起,呈现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高规格”的特征。除传统的政治和经济工具外,欧盟在实施对外人权政策时更倾向于在国际法规则框架下运用自治性立法措施和“人权条款”之类的法律工具,体现了欧盟以“软实力”方式推行“人权外交”的特质。制约欧盟对外人权政策进一步发展的法律困境是:欧盟缺乏总体性的人权权能;对外人权政策缺乏一致性与连续性;而最新的《里斯本条约》对此也未作出实质性的变革。因此,欧盟在现阶段推行对外人权政策时,应尽量避免干涉他国内政,并将部分精力回归于内部人权政策的建设。

关键词:尊重人权    人权外交    国际法    欧盟对外人权政策

 

浅析欧盟对外环境政策及其实践

王明进

    内容提要: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集团,欧盟对全球环境的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和现实责任。欧盟对外环境政策的提出既是为了回应跨国环境污染尤其是全球范困内环境恶化的压力力,更是由于欧盟看到了环境保护在新的形势下对国际竞争的意义。欧盟对外环境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确立欧盟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领导地位和道德权威,取得在国际环境政治领域的话语主导权,制定有利于欧盟的国际环境政治游戏规则,提升欧盟的综合竞争力。欧盟综合利用外交、经济和法律等多种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欧盟    环境政治    对外政策    国际战略    环境外交

 

欧元区金融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绩效:基于金融功能观的分析

王志军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功能性金融理论考察欧元区金融体系在一体化进程中的绩效表现。欧元区的金融一体化是一个金融发展与金融体系现代化的过程,具有使欧元区金融体系功能更充分发挥的潜势。本文在考察欧元区金融一体化发展状态的基础上,构建经济指标体系来比较、评估欧元区国家及欧元区整体与欧洲内外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表现。指标评估显示,随着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欧元区金融体系的绩效也在不断改善,但仍逊于美国和英国,同时不同欧元区国家金融体系的表现差异相当大。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欧元区尚未实现充分的金融一体化,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政策措施解决现存的障碍。

    关键词:欧元区    金融功能观    金融一体化    金融体系    绩效评估

 

欧盟可交易节能证书制度的运行机理及其经验借鉴

陶小马    杜增华

    内容提要:可交易的节能证书(白色证书)制度是近几年在欧盟各国迅速发展的节能新机制,其实质是一种基于市场的政策组合。它通过为特定主体设定节能目标和相应的交易规则有效地推动了节能工作的开展,其经验很值得世界各国学习与借鉴。本文结合意人利、英国、法国三个国家的实践,着重介绍了“白色证书”制度的产生背景、运行机理、基本结构、运作过程和一些基本规则,目的是为我国引进、消化、吸收该制度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欧盟    可交易    节能证书    运行机制

 

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和对外援助

——二战后援助国收益偏好的历史演变

范勇鹏

    内容提要:国家的收益偏好选择是国际关系理论争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一争论主要发生于结构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各流派之间。然而,如果将时代性因素作为自变量引入国际关系理论,则可以在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的矛盾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本文以二战后对外援助的援助国之间关系作为案例,探索二战后国际力量格局、全球化发展以及国际政治议题转变对国家收益偏好的影响。本文认为二战后的对外援助政策经历了相对收益主导阶段和绝对收益上升阶段。在前一阶段中,国家的对外援助呈现出竞争性的特征,以追求相对收益为主,双边援助是其主要手段;在后一阶段中,国家更关注绝对收益,各国援助理念

的合作性因素增加,多边援助所占比例上升。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    相对收益    绝对收益    对外援助

 

OECD十国儿童福利财政支出制度安排比较分析

陈云凡

    内容提要:在养老等责任集体化后,儿童抚养的公共物品属性也越来越明显。本文采用层级聚类分析方法对OECD十个国家的儿童福利财政支出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了如下结论:各国儿童福利财政支出制度安排同各国福利体制相关:随着儿童抚养的公共物品属性愈益明显,政府应承担起相应的养育责任;家庭选择权是家庭福利最人化的必要条件,政府的儿童福利制度安排应该以增强家庭的选择权为主。

    关键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儿童    公共财政    福利支出

 

英德非法移民社会问题之比较研究

宋全成

    内容提要:非法移民主要表现为非法入境、非法居留和非法就业,与难民有着紧密的联系。英国和德国在非法移民社会问题上的差异主要包括:非法移民社会问题形成的历史和传统不同;非法移民的类别与规模不同;非法移民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社会环境和难易程度不同;对非法移民进行救助的主体和方式、程度不同;对非法移民进行控制的方法不同。由于上述差异,英国和德国在控制和打击非法移民的措施、政策与社会后果方面也有很大差别。实际上,针对非法移民问题,英国和德国政府都面临着两难选择。总的来说,非法移民作为一个国际现象,不可能通过英国或德国单个的民族国家予以彻底解决的。

    关键词:英国    德国    非法移民    劳动力市场    难民救助

 

文化想象中的“中国” ——基于法国里昂民族志调查的思考

张金岭

    内容提要:此文基于在法国里昂所从事的以“法国人文化想象中的中国”为主题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从中国视野出发来理解这一有关文化“他者”建构的问题,以及与之对应的法国社会文化背景,指出在当下的法国社会中,文化想象中的中国不但仍旧充满了西方社会眼中的“他性”,中国文化如今在当地的消费社会中还逐步被商品化,人们对中国的文化想象也已经陷入了“景象中国”的范畴之中

    关键词:田野调查    文化想象    社会文化背景    景象中国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中的国家作用及其启示

李姿姿

    内容提要:在关于20纪80年代福利危机的研究中,“福利国家退却”通常被等同于减少国家对社会服务领域的干预。但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表明,福利的扩张和削减与国家作用大小并不是同步的。二战前法国的福利制度随着国家作用的上升从分散走向统一,二战后确立的福利制度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力量的一种平衡,20纪70年代以来的福利调整则伴随着国家权力在福利体系中的上升。从法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福利制度理念、福利体系结构以及福利提供方式是帮助我们理解国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的三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法国    社会保障    制度变迁    国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