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科学的春天——欧洲政治研究室党支部、欧盟法研究室党支部创新党建活动侧记

为了紧紧围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中心任务,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欧洲政治研究室党支部和欧盟法研究室党支部以换届选举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法,共同组织跨支部、跨学科的党建活动,推动党建与研究工作融合。11月4日,两个支部的党员同志和非党员同志一道,迎着秋风、沐浴在秋日下参观学习郭沫若纪念馆,实现历史脉络与现实关切的交融,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曾记否,1978年4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郭沫若先生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预示着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开始全面复苏。郭沫若先生不仅旗帜鲜明地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科学,也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建设社会主义”,还语重心长地道出“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现如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迎来新的春天,这不仅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之中,更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致中国社科院贺信精神之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科研人员“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重要关头,科研工作人员更要继承优良传统,“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用于革命”,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学用新思想、实现新作为”。

此次党建活动不仅深化了每一位党员对斗争本质、斗争本领的认识和学习,还强化了每一位党员同志的使命担当;不仅强化了对社会主义与科学研究的认识,而且促进了群众和党员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为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