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讨论:如何评价奥朗德当政一年来的政绩

时间:2013年5月15日

    江时学:在2012年5月的大选中,奥朗德击败了萨科齐。奥朗德当政一年了,你们如何看待其政绩?

    彭姝祎:奥朗德当政一年,整体而言政绩不佳。法国整体的经济和社会形势没有得到好转。经济领域:增长几乎停滞,债务继续攀升,预期的减赤目标没有实现,失业率超过10%,去年他制定的三大工作重点:扭转就业曲线、改善赤字状况、提高企业竞争力,无一得到实现——当然有些政策需假以时日,现在就判断结果为时尚早。不过他的经济政策左右摇摆,想兼顾公平(社会党强调公平)和增长(当下法国最迫切的任务),结果导致政策缺乏连贯性,时而偏左、时而偏右;有的偏左、有的偏右,结果是左右派选民都不满意。社会领域:立法同意同性恋结婚并收养子女,对法国传统的社会伦理观构成了严峻挑战,致使法国社会陷入分裂:法国素有“教会的长女”之称,有着深厚的天主教传统,因此坚持传统婚姻、家庭和伦理观的保守人士(以右翼、宗教团体为主)和在人权、自由、平等大旗下坚持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人士(以左翼为主)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与对立,宗教、种族、政治等种种因素掺杂其间,热闹非凡;示威和反对运动不断,甚至爆发了近30年来法国最大的保守派示威游行,为危机中的法国社会雪上加霜。

    孙艳:奥朗德就任法国总统伊始就面临法国内外环境的双重压力:欧盟层面,当时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最严重、欧盟层面对问题最严重的希腊救助措施久议不决时期。奥朗德的竞选纲领即“促增长”,不苟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主导的“紧缩”政策;同时默克尔主张要获得救助,必先实行紧缩政策,同时“让渡主权”应优先于欧元区内部团结、互助,奥朗德对此主张有争议。法国国内方面,尽管法国至今仍未如欧委会、IMF、德国人所预料的那样成为继债务危机最严重的南欧国家之后的第四个问题国家,但法国国内仍面临许多问题,如缺乏工业竞争力、失业严重、急需改革国内佣工制度等问题,如其他除德国以外的欧元区国家一样,经济增长停滞。不过上任近十二个月以来,他在非常有执政经验的艾罗总理、外交部长法比尤斯等帮助下,制定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政策。众所周知,政策的制定需要时间,同样政策实施也是有时滞的,何况是一个大国的经济体,因此其政策效果仍需耐心等待和观察。另外,还应看到,其前任总统萨科奇在经济非景气时期,没有兑现进行国内改革、特别是重要的养老保险方面的承诺等,为奥朗德留下一个问题多多的局面。作为一个社会党总统,奥朗德在四面危机的情况下能维持法国目前的局面已属不易了。如果无需与法国其他历任总统或其他国家领导人进行比较的话,只就奥朗德本人而言,我认为其政绩至少可以打6-7分(如果10分是满分)。

    江时学:据报道,在奥朗德上任一周年之际,法国发生了多起对奥朗德表达不满的游行。有关民意测验表明,奥朗德的支持率在大幅度下降。这一切的原因何在?

    彭姝祎:最近的一项民调表明,奥朗德支持率降至24%。不满意率高达74%。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史上执政一年后民意支持率下降最快的总统。2013年5月6日是他执政一周年纪念日,5日、6日两天,法国各地民众纷纷上街游行,表达对奥朗德的不满。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他执政一年来法国依然陷在危机中,民众关心的失业率、购买力、经济增长等问题无一得到解决。

    奥朗德在即将当政一年之际曾发表讲话,表明危机不是他当政之后才有的,而是右翼政党执政十多年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不能指望他在短短一年内就全部解决,他的政策是长期性的,日久方见成效,要假以时日与耐心……。不能说奥朗德说的都不对,何况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不好,在四面危机中,法国难以独善其身。不过问题在于,在竞选阶段,奥朗德为争取选票,刻意回避了“危机”二字,似乎危机并不存在(实际上他确实也低估了危机的严重性),在经济和社会政策方面做出了众多好听的承诺,甚至打出“改变,就在现在”的口号。而执政一年后,受危机掣肘,各种承诺都难以兑现,无奈之下,他不得不改口承认危机存在,不仅存在而且十分严重,不仅严重而且积重难返,短期内政府无力回天。“改变,就在现在”便成了“改变,在四年以后”或者甚至“改变,遥遥无期……”。竞选前后言行不一,民众觉得受了骗,自然不满意。美好诺言几乎无一兑现——赤字、债务等可以归咎为历史问题,但是增长也没有兑现,执政一年之久,在经济领域毫无建树,民众失望也是必然。

    法国人戏言,奥朗德当政以来只在一件事上颇为用心,只完整兑现了一个诺言,即同性恋婚姻和收养子女合法化。人们怀疑总统先生这么做是避重就轻、转移视线——毕竟当前法国最迫切的、涉及大多数人利益的问题是发展经济、改善就业而不是区区一小撮同性恋者能不能结婚。何况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还严重撕裂了法国社会。凡此种种,是奥朗德失去民意的主要原因。此外,前预算部长卡于扎克的逃税丑闻也大大削弱了奥朗德的支持率。

    孙艳:据法国内三月份民调显示,68%的受访法国民众不认同奥朗德政府的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原因如下:第一,去年法国经济零增长、失业率高企,就连工业竞争力也成为被诟病的因素;第二,2013年以来增长仍乏力,无法兑现今年实现赤字/GDP比3%以下的承诺;第三,今年4月份以来,其预算部长因涉嫌海外存款丑闻辞职,在野党借此逼奥朗德改组政府等等。另外,退休年龄改革、增加超额所得税等也是影响对其支持率的重要因素。

    江时学:国际上有人对法国经济忧心忡忡。去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认为,欧盟中陷入经济危机的下一个国家可能是法国。法国经济形势究竟如何?

    彭姝祎:法国经济形势确实不好,奥朗德在上台前远远低估了危机的严重性,危机是结构性的,而非暂时性的。目前法国经济低靡,几乎没有增长。失业人数突破300万大关,失业率超过10%,破历史记录;青年失业率和老年失业率尤其高,年轻致贫和年老致贫正成为法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公债占GDP比重高达90%,原先预计的减赤目标没有实现,而且短期内难以拉回到欧盟规定的3%的水平——奥朗德当选之初本计划在今年内把赤字拉回到3%,现在看来这是mission impossible,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决定再给法国两年时间,但前提是法国得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然而目前法国增长率只有0.1%,如果增长率上不去,那么两年的宽限显然不够。企业裁员、外迁现象严重:如世界头号钢铁厂安赛乐米塔尔公司将关闭其法国Florange钢厂的两座高炉;欧洲最大独立炼油商Petroplus将关闭其位于法国西北部的炼油厂;标志雪铁龙公司宣布将在2014年以前全面关闭位于Aulnay的工厂并逐步裁员8000人。雷诺宣布在2016年之前在法国裁员7500人。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不过不能就此否认法国依然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工业基础雄厚,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劳动力素质高,若及时改革,走出当前困境不是梦想。问题是执政的左派一方面囿于意识形态、不能也不敢面对现实;另一方面受到来自社会底层民众的压力,怕失去选票,因此难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孙艳:正如前面讲到的,2012年年底,德国和欧委会均敦促法国进行国内结构改革,实行紧缩,整固财政,警告法国不要成为继希腊、西班牙、意大利之后欧元区的下一个问题国家。受周边国家影响,法国国内经济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法国经济形势去年以来不容乐观:2012年经济增长率为零,今年年初以来经济增长乏力,预计2013年经济增长率只有0.1%,远远低于法国自己的预测(去年底法国曾预测今年经济增长会有0.8%,而同期欧委会的预测数据是0.4%,实际情况是,法国内实体经济连这个增长率也达不到);失业高企,高达10.6%,预计2013年仍会上升,达11.5%。不过,应该看到的是,法国国内有传统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工业基础非常好,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世界上独一无二、其他国家(如德国)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奢侈品产业等,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高,有非常好的管理理念和经验,政府较少腐败,无论官僚机构还是私人部门运转良好,因此法国当前最需要的是改革和适度紧缩,其经济体不会轻易触底。

    江时学:经济是关键,发展是硬道理。奥朗德上台以来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彭姝祎:法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和当务之急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去年11月,法国政府特意委托现任投资问题专员路易•加卢瓦调查法国的竞争力状况。2012年11月加卢瓦提交名为《振兴法国工业竞争力公约》(俗称“加卢瓦报告”)的报告,法国政府很快在加卢瓦报告的基础上出台促进增长、竞争力和就业公约,提出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措施,此后又陆续出台了其它措施。整体而言,奥朗德的经济措施可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通过振兴中小企业来振兴法国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措施包括:(1)创建公共投资银行:2013年初,法国政府将三家负责中小企业融资的机构信托投资银行、中小企业银行、投资战略基金整合起来组建了一所公共投资银行,该银行拥有420亿欧元资金,为中小企业特别是活跃在研发、创新、工业和出口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2)出台竞争力与就业税收抵扣优惠措施 ,为满足一定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税收抵免,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具体措施是企业正常缴费,之后国家予以补偿,此举相当于将企业的社保缴费下调6个百分点。(3)支持新科技与数字经济,在这方面尚无具体举措,但是已调动4500万欧元来促进发展数字经济。

    第二,促进就业。主要措施包括:(1)出台未来就业合同法案,帮助25岁以下、缺乏一技之长或专业技能较差的年轻人就业,优先照顾困难街区。即自2013年起每年投入15亿欧元,在地方行政部门、学校和养老院、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创造10至15万个就业岗位。目前该措施进展十分缓慢。(2)出台代际合同法案,改善困扰法国在就业领域的两大难题——年轻人就业和老年人就业。具体措施是国家通过每年给予一定数额补助的形式,鼓励300人以下的企业,以长期合同形式雇用一名26岁以下的年轻人,同时保留一名57岁以上的老员工,由老员工帮助新员工。(3)出台“就业安全协议”,在佣工方面给企业适当松绑,如困难企业可以用减薪、削减工时、调岗等方式代替裁员;作为交换,企业给予员工更多的权力和保障,如为职工提供补充医疗保险等。就业安全协议是劳资双方妥协的结果。

    上述措施多出台于去年年底和今年上半年,时间还短,目前尚难评估效果,需进一步观察。但是反对者和部分经济学家指出,未来就业合同、代际合同等是治标不治本的权益之际,只能图增政府的财政负担。此外这些措施还表明左派仍然延用靠政令干预市场的老思路,难以进行彻底而有效的改革。

    孙艳:去年11月初,奥朗德委托路易•加卢瓦全面评估法国的工业竞争力等各方面,提交《振兴法国工业竞争力公约》,加卢瓦在该报告中提出22条建议,主要目的就是阻止法国工业下滑态势,为法国工业振兴出谋划策。另外,出台《促进增长、竞争力和就业国家公约》,增加税收,不过仍会鼓励企业为增加社会就业做贡献,其政策措施是,会在2014年对为增加就业做出贡献的企业返还所得税;贯彻征收75%超额所得税政策,今年3月底进行微调,改由企业在薪酬中代扣,不再单独由个人缴纳。奥朗德政府的政策还包括鼓励创新,特别是私人部门参与研发创新活动,对这部分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重视青年失业现象,鼓励青年人到制造部门工作。今年初出台鼓励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参与经济活动,设立特别的信贷等。

    江时学:法国的富人对奥朗德高达75%的个人所得税极为反感。国际媒体认为,如此高的税率使不少投资者趑趄不前。法国影星Gerard Depardieu说他要移民到其他国家去。英语中甚至出现了一个为躲避高税率而移民他国的词“tax-exile”(避税流放)。今年3月底萨科齐访问比利时时以一种讽刺的口吻说,他不会向Gerard Depardieu学习,不会对自己进行“避税流放”。法国经济真的需要如此高的税率?

    彭姝祎:左翼社会党更加注重社会公正与公平,在总统竞选阶段,奥朗德批评前任萨科奇应对金融危机的紧缩政策措施是“劫贫济富”,错的是银行,勒紧裤腰带的是穷人。许诺上台后要扭转这种状况,让富人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呼吁富人在紧要关头为国家作出牺牲。因此,75%的个人所得税主要是为了兑现竞选时的承诺。而竞选时作出该承诺,主要是为了赢取选票。实际上,法国年入百万欧元以上的富翁人数寥寥,因此即便课以75%的重税,也是九牛之一毛、杯水之车薪,国家的钱袋不会因此鼓胀多少。相反,如此高的税率倒是吓跑了投资者,影响了就业,招致广泛批评,该提案后在宪法委员会遭到否决。实际上,法国的赋税水平在欧盟一直名列前茅,国家对企业的课税很重,最高达36%。

    孙艳:我个人认为,增税,特别是对社会中哪类人群增税事实上是政党政治考虑在先,以美国为例,美国总统历次大选,税收问题一贯是两党辩论焦点,共和党坚定保护富人利益,小布什时代的减税政策给美国带来“财政悬崖”危险。法国国内社会结构以大量中产阶级为中坚,左派的社会党总统奥朗德政策保护中产阶级利益,向富人征税,这点上与奥巴马理念异曲同工,而美国依然是世界“吸金地”,也由此推动美国保持世界领先的“创新源”地位不可动摇。对法国而言,其产业结构门类齐全,基础良好,既有传统的农业,又有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还有良好的高技术产业,包括新兴技术领域,除航空航天、制药、核能外,还有很好的环保产业,另外法国技术精良、工艺超群、世界领先的奢侈品行业。如果说高税收对法国的真正负面影响,恐怕就是风投领域。不过应该看到,法国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并有针对性的相应鼓励创新政策,且对所有企业同样适用,无论是法国企业,还是外企。

    江时学:奥朗德上台以来,法国政治舞台上有无重要变化?

    彭姝祎:奥朗德上台以来,法国政治舞台上大戏小戏不断:传统的左右翼都发生分裂,两大主流政党民意指数下降,极端势力迅速上升。

    首先是前执政党、目前最大的在野党,主流右翼大党人民运动联盟(UMP)在失去大选后,陷入分裂。2012年底,前总理菲永和UMP现任秘书长科佩为争夺党主席职务闹得不可开交,两人都宣布自己在党主席选举中获胜,攻击对方作弊。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引发了UMP的分裂,虽然两派力量最终握手言和,但依然对UMP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形象和信任危机。右派缺乏具有号召力的人物,左翼不靠谱,不少法国民众开始怀念萨科奇,萨科奇也增加了抛头露面的机会,透露出复出迹象。3月份的民调表明,萨科奇的支持率在不断上升,近三分之二的右翼选民和三分之一的法国人支持萨科奇竞选下届总统。但是萨科奇也麻烦不断,他被指控在2007年的总统大选中非法筹集竞选经费,对他的调查紧锣密鼓,似乎是政治对手怕他东山再起而进行打压。

    执政的左翼政府也不断传出不和谐的声音:当初为赢得总统大选,左翼各派联合起来,一致支持社会党。但是执政后,它们在执政理念和观念上的分歧日渐彰显,绿党、左翼战线等常和社会党意见不一,动辄发出反对的声音,时不时闹不团结。最近的例子是,在2013年5月6日奥朗德执政一周年的前一天,左翼阵线在领袖梅朗雄的带领下举行了大规模示威游行,抗议奥朗德的各项经济与社会政策。联合政府内部之所以纷争不断,除利益和理念分歧外,还在于奥朗德政府庞大,阁员众多,而总统和总理均软弱,缺乏权威。奥朗德在上台之初为区别于被封为“不寻常总统的”强势前任萨科奇,自诩为“寻常总统”。现在看来是寻常得过了头,法国人批评他表现过于普通,关键时刻缺乏总统的权威,压制不住政府内不断出现的杂音,不能采取一致行动。

    两大主流政党的糟糕表现——UMP内讧、社会党执政一年毫无建树——在民众中引发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民调表明,社会党和UMP的民意指数均在不断下降。民粹主义趁机大行其道,极左和极右两大极端势力都获得大发展——梅朗雄领导的左翼阵线和玛丽娜•勒庞领导的国民阵线人气飙升。极端势力的支持者大多是社会底层民众,在经济危机面前,他们更容易受到冲击,更容易产生对政府的敌视和不满,因此也更容易被极端势力所迷惑,为他们摇旗呐喊。法国著名民调机构 Ifop在2月份的民调表明,51%的法国人认为国民阵线女领袖玛丽娜•勒庞将在2017年的总统大选中进入第二轮投票,重演6年前其父击败本来夺冠呼声很高的社会党候选人若斯潘而进入第二轮投票时的“政治大地震”。由此可见极端势力之猖獗。

    孙艳:法国国内政治舞台近十年来有不小变化,除传统的左派社会党、法国共产党(小党,势力不大),戴高乐创立并在希拉克时代发扬广大的右派人民运动联盟(UMP)以外,左派又分化出以梅朗雄为首的“左派的左派”政党——左翼阵线,以及重要的绿党(在此次总统选战中,绿党是首先与奥朗德的社会党结盟、转而支持奥朗德的党派)等;右派还有代表性的极右翼政党、玛丽娜•勒庞为首的国民阵线等。另外,还有法国国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白鲁为首的中间派民主运动党。如果说法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变化,那么可以看到极右翼政党最近几年非常活跃,比较2002年的法国总统大选,很多法国人投票给希拉克,一个很大原因是不希望看到当年势头很好的勒庞(现国民阵线党党首的父亲)为首的极右翼政党有获胜机会,表达了当时法国民众对极右翼政党政治理念的厌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来,法国也不能幸免地经济增长乏力,特别是失业现象严重,一些法国民众抱怨外来移民等剥夺了法国本国人的工作机会,一系列关乎法国民生的重要议题正在逐渐改变法国民众对移民等社会问题的看法,也为极右翼政党的再度崛起提供良好契机。

    江时学:奥朗德上台后,法国的外交出现了什么变化?

    彭姝祎:法国外交的重中之重是欧洲,在欧洲事务上,自打奥朗德上台,巴黎应对危机的思路就发生了转变,和柏林出现分歧,先前配合默契的“默科奇”(默克尔和萨科奇)组合让位于别扭不断的“默朗德”(默克尔和奥朗德):德国主张严格财政纪律,施行紧缩政策;奥朗德则反对一味紧缩,认为南欧紧缩了半天也不见成果,倡议采取增长战略,但是又提不出有说服力的方案,跟德国的关系越来越僵。法德是欧盟的轴心,受此影响,法国在欧盟的影响力大不如前。

    非洲是法国外交的第二环。在马里危机上,奥朗德应对果断,赢得不少掌声。不过现在马里有成为烫手山芋的嫌疑:法国在马里单干,短期内难以脱身,而国内经济危机严重,在马里每多呆一天都是沉重的财政负担,为此法国要求欧盟施援,但是欧盟也陷在经济危机中,自身难保,态度暧昧,法国孤家寡人,不知能抗多久?

    孙艳:法国自戴高乐总统时代就以独立外交政策著称,戴高乐任总统期间法国退出北约、希拉克总统时代坚决反对美国打伊拉克战争,法国主张世界多极化理念等都是法国在国际政治中非常鲜明的外交立场。萨科奇执政时期亲美,法国外交独立性事实上在弱化。奥朗德当选总统后,选任其非常信任的官员在外交领域担任重要职务,重拾戴高乐主义,在一系列国际问题、国际和地区争端上首先发声,试图起引领作用,如利比亚危机中、向马里派兵、叙利亚问题等,当然这也与法国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有切实利益、同时也与目前法国内经济疲弱而力图从外交领域凸显现任政府能力有关,更主要的是彰显法国外交上的大国地位和其在联合国等国际多边组织中的作用。另外,今年以来法国总统奥朗德频繁出访新兴国家,更凸显其经济为外交铺路的意图。

    江时学:4月25日,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一个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这是奥朗德就任法国总统以来首次华,他也是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产生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元首。奥朗德访华意味着中法关系在稳步推进。你们认为,中法关系面临什么问题?有何挑战?

    彭姝祎:奥朗德的这次中国之行,经济利益考量更多。法国正在遭遇1945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增长、就业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民众不满情绪高涨,奥朗德的民意支持率持续下跌,日子难过,希望借助中国的力量摆脱当前的困境,通过向中国出售产品来改善法国的贸易赤字,拉动经济,创造就业。2月份对印度的出访,基本上是同样思路。概言之,随着中法两国力量关系对比的转变,法国外交日益务实,特别是在经济低靡的背景下。外交为经济服务的特点日益突出。

    目前中法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双方均换了新的领导人,彼此之间了解不够;民间的相互了解亦不够。特别是法国方面,法国媒体热衷于抹黑中国,致使法国社会对中国的普遍态度是害怕和敌视,对中国投资者持抵制态度。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有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日渐客观,这些人多半有在中国长期工作的经历或者和中国有着密切接触。譬如,在2012年12月法国参议院中间派、某基金会和法国论坛杂志在巴黎召开的一场有关中国的研讨会上,数位和中国有着密切合作关系的学者和企业家纷纷发言指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是完美的,中国是,法国也是,法国要反思自己,不应盲目害怕和仇恨中国,更不应当把法国今日的困难局面归咎于中国,而是要加强沟通、理解和合作、共同走出困境。由此可见应大力加强中法两国间从教育到经贸、从民间到官方的全面交往和合作,这是增进了解与互信、进而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十分有效的途径。换言之,应多从民间交流做起,奟实中法关系的基础。

    孙艳:中国和法国在历史上就是友好国家,2014年标志着中法友谊已经走过50年历程。法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希拉克总统一直非常支持中国加入八国集团。但是,在萨科奇执政时期,中法关系曾由于萨领导下的法国政府一意孤行而使中法关系一度降至冰点。此次奥朗德总统选择在中国选出新的领导人之后成为首个来访的西方大国领导人,选择绝佳时机访华确是经过法政府谨慎考虑后的抉择,也充分说明奥朗德领导下的法国政府充分重视同中国的关系,正如法国《世界报》在社论中提到的,萨科奇时期使中法关系变得复杂化,此次奥朗德总统中国之行是为使中法关系重新回到“正常化”轨道。新时期中法关系仍然要面对对中国人权问题的责难、中法贸易不平衡问题、对中国市场的竞争环境(如政府采购问题)的责难、知识产权问题等,不过法国方面也通过各种渠道多次表示,中法双方应加强各领域、各层次交流,增进了解,增强共识,加强合作,互利共赢,这也是中国政府的立场。

    (联系 江时学:jiangsx@cass.org.cn

    (联系 彭殊祎:pengshy@cass.org.cn

    (联系 孙艳:sunyan@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