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研究生毕业论文:对外援助的“欧洲模式”—以欧盟援助巴尔干为例(1991-2010)
张鹏 《对外援助的“欧洲模式”—以欧盟援助巴尔干为例(1991-2010)》 (博士论文) 导师:周弘专业:国际政治
由于欧洲联盟在世界历史和全球政治进程中的独一无二特性,所谓的“欧洲模式”不仅存在于欧洲一体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而且同时存在于欧盟对外关系和本文探讨的对外援助议题之中。在长期进行对外援助的过程中,欧盟逐渐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其他援助方的方式、机制、理念、特质,这种模式集中体现在冷战后欧盟援助西巴尔干的案例中。因此,基于对欧盟援助西巴尔干案例的研究,本文尝试对外援“欧洲模式”的内涵进行概括和分析。文章主要可以分为6个部分,每一部分将围绕外援“欧洲模式”的一种特质或一个方面来具体展开:
(1)第一章探讨了欧盟持续、广泛和多边的对外援助政策。与其他援助方相比,欧盟在冷战结束前后一直向西巴尔干所有国家和地区投放着大量援助。此外,欧盟还一直倡议发起协调该地区援助的国际合作框架,其中最典型的反映就是1999年《东南欧稳定公约》的诞生。 (2)第二章探讨了欧盟各类对外援助工具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在援助西巴尔干案例中,欧盟就创设并运用了丰富多样但相互补充的外援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分为“地缘工具”和“主题工具”两个大类进行探讨。从本章对外援工具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发现欧盟向西巴尔干受援方投入了大量资源,这些工具的创设和运用使得欧盟援助更为合理、有效。 (3)第三章探讨了欧盟对外援助的综合性。这一特质突出地反映在欧盟援助西巴尔干的目标、领域、形式、类别之中,基于对西巴尔干各方稳定、转轨和准备入盟等主要目标和领域的支持,欧盟通过不同类型的援助向西巴尔干输入了大量资金、技术、物资、人力资源。由此可见,欧盟无疑是西巴尔干最直接、最关键的援助方,其援助的综合性是美国或世界银行这样的援助方所无法比拟的。 (4)第四章探讨了欧盟对外援助全面、严格、灵活的条件性。外援条件性不仅植根于欧盟对外关系的一般性原则,而且反映出欧盟应对西巴尔干地区特殊挑战的紧迫需要。因此,欧盟在对西巴尔干的援助中特别强调“地区合作”、“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与前南问题国际法庭充分合作”等附加条件。 (5)第五章探讨了欧盟对外援助独特的多层治理体系。与世界其他援助方不同,欧盟本身拥有超国家、国家间、以及次国家三个主要的治理层次,不同层次之上与层次之间的行为角色围绕着外援议题进行着密切互动。基于对西巴尔干案例中欧盟外援从动议、决策、执行、管理到监督等政策过程的疏理,本章尝试对欧盟外援体系中独特的角色和机制进行一番探讨。 (6)第六章探讨了欧盟对外援助与其他政策工具的互动。这还包括贸易工具、共同外交行动工具、共同防务行动工具、入盟工具,毕竟,作为“软实力”的欧盟在西巴尔干运用了其几乎所有的典型对外工具。那么,欧盟外援工具将如何在适用条件、对象、程序、机制、方式等方面与其他政策工具配合互动呢?在欧盟的政策“工具箱”之中,对外援助又具体扮演着何种角色?作为一个拥有“多层体系”和“三大支柱”的特殊援助方,欧盟必须重新审视以上问题,并积极促进不同议题、工具和“支柱”之间的相互关联。在对欧盟援助西巴尔干案例进行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本文进而认为这一案例既体现了对外援助“欧洲模式”的一般典型特征,又在某些方面丰富了该模式的内涵。例如:外援“欧洲模式”常常具有目标及形式的综合性、受益对象的广泛性、实施工具的多样性、运作体系的多层性等内涵及特性。此外,欧盟在西巴尔干的援助实践不仅推动了安全要素在外援工具设计和条件限制中的凸显,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外援工具与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互动。总之,对外援助“欧洲模式”曾经、正在、并将不断地发展演变,这值得我们对其继续关注。
关键词: 欧盟 西巴尔干 对外援助 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