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研究生毕业论文:软权力理论辨析——以欧盟扩大为例

屈潇影

《软权力理论辨析——以欧盟扩大为例》(博士论文)

导师:吴弦

专业:国际关系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提出了软权力理论。该理论于1990年发表,认为除了传统的军事、经济等硬权力资源之外,在美国的权力构成中,还存在文化、制度和政策等所谓的软权力资源优势,依靠这些优势,美国同样可以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在这一理论的启迪下,学术界产生了许多探讨软权力的文献,与此同时由于该理论的不完善性也引发了诸多争论。

    笔者注意到,尽管约瑟夫•奈教授在很长时期内,宣扬文化是软权力的重要资源而吸引了众多文化研究者的热捧,但是作者所津津乐道的大众文化的力量,是否能够改变其它国家的对外政策从而做出符合美国意愿的选择,实际上约瑟夫•奈教授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实证研究成果。约瑟夫•奈教授提出软权力概念源于对传统权力理论的反思,作者承认权力资源不是固定不变的,权力资源是由权力关系的背景决定的,软权力也不例外。这样推论下来,软权力的资源并非一定就是所谓的文化、制度与政策而一成不变,因为软权力关系存在的背景并不一定与无形资源的需求完全契合。

    虽然约瑟夫•奈教授的某些观点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撑,但是笔者依然认为现实的国际政治确实存在软权力理论可以解释的事实。欧盟在历史上的几次扩大就证明了欧盟的软权力资源,在实践中发挥了吸引相关国家自愿加入的作用。研究欧盟扩大的学者指出,由于各申请国的历史与现实状况不同,各个申请国家加入欧盟的动机与目标就不能一概而论。这就意味着,欧盟软权力资源的确定必须依据欧盟对不同申请国产生吸引的具体史实去判定,而不能由研究者的个人愿望来决定。因此,应用软权力理论,对欧盟在不同时期扩大中的软权力资源做出动态分析,成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笔者在借鉴前人软权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析欧盟扩大的软权力框架雏形。通过研究、对比欧盟历次扩大的史实,笔者发现:欧盟的软权力资源既有非物质的、无形的成分,也有物质的、有形的内容;在不同的扩大事件中有时无形资源的吸引力明显一些,有时有形资源的吸引力明显一些,有时则呈现出这两种不同形态资源的吸引力同等重要的情况。约瑟夫•奈教授软权力理论的根本缺陷在于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撑。笔者通过实证研究解答了约瑟夫•奈教授在2006年《再思考:软权力》一文中,对欧盟软权力资源的解释困惑。笔者的研究也表明,软权力研究如果执意纠缠于权力资源无形与有形不同形态的对立,则可能因忽视对权力行为的探讨而偏离权力研究的本来目的,如果将这两种不同形态的权力资源都纳入软权力研究的范畴,则软权力理论解释重大事实的科学性就会明显增强。

关键词:软权力理论 欧盟的软权力 欧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