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辅导: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建设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王鹤)

    马约规定经济货币联盟的建设分三个阶段完成,分阶段向统一货币的过渡强调三方面重点,即必须确定法律体制结构、达到经济趋同标准和在技术方面做好充足准备。第一阶段实际上在马约签署之前的1990年7月1日就已经开始,主要内容是与统一市场建设工作保持一致,加强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合作,取消外汇管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所有成员国都纳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并实施相同的波动幅度。第二阶段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建立欧洲货币局,在货币和金融管理方面赋予一定权力,为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实现统一货币准备条件,制定所需的规章和程序;逐步缩小汇率波动幅度,避免法定汇率的调整;促进埃居的使用并扩大其功能。在第一、第二阶段,各成员国应使经济状况尽可能达到条约规定的趋同标准,向经济形势最好的国家靠拢。1998年3月,欧洲货币局和欧盟执委会分别发布了趋同报告,对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审,两机构都认为有11个成员国(比利时、德国、西班牙、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奥地利、葡萄牙和芬兰)达到了马约规定的趋同标准,可以成为欧元区的首批成员国。6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接替欧洲货币局正式成立,同时确立欧洲中央银行体系。1999年1月1日,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按期进入第三阶段,欧元正式启动,欧洲中央银行作为整个欧元区的中央银行开始运作。在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中,欧洲中央银行负责政策决策,而成员国的中央银行起到执行货币政策的作用。随着经济货币联盟的启动,欧元区成员国的货币对欧元的兑换率不可改变的固定下来。200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元区第12个成员国。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开始流通,2个月后欧元区成员国的货币退出流通,欧元成为唯一的法定货币。(王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