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我骄傲,我是欧洲系学生!

    踏上中央财经大学的讲台已近一个月了,我的人生也随之翻开了新的一页。在这段日子里,有激动,有欣慰,也有彷徨困惑,每当此时,我就喜欢从“北京时间”重新回归“欧洲时间”——翻翻《欧洲发展报告》,听听中欧大使论坛的录音,看看导师和评审委员们对博士论文的精彩点评,读读老师们在“亚洲链接项目”中为我们精挑细选的大家名作。我想,只有“常回家看看”,也唯有从这座知识殿堂里不断汲取营养,我才更有自信和实力站稳这一方“教书育人”的神圣讲台。三年在“家”的光阴,虽然犹如白驹过隙,但细细重温起来,却让我忽然有“感”而发……

    感  动

    欧洲系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研究氛围令我感动。研究室并不崭新的沙发上,社科食堂略显拥挤的餐桌上,甚至是社科院电梯和楼道等角落旮旯里,都是我们向各位老师请教的课堂。老师们常常因为我们的到来停下匆匆的脚步,收起手边繁忙的工作,嘘寒问暖,指点迷津,宛如一家人。在论文写作和求职的关键阶段,系里的老师更是通过电话邮件频频加以宽慰,并提出切实中肯的建议……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可以推心置腹、促膝而谈的时光着实令人回味。

欧洲系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令我感动。我们欧洲系的学生团队在望京小院里虽称不上“人多势众”,但绝对是一个团结、积极、又富有个性的集体,竞争激烈的“安东”学术奖学金评选时,我们的同学每次都能“榜上有名”;研究生院首批参加北京市博士生挂职锻炼的队伍里,也有我们同学的身影;而系里的领导老师每年都专门为新同学和毕业生举行欢迎欢送会,看似寻常的举动背后,其实渗透着一份对欧洲系团结、友爱、和谐氛围的无私支持,作为一名学长,我更有责任和义务将这种氛围推进延续下去。

    感  谢

    三年里,欧洲系令我内心感动的人和事难以尽数,因为感动,所以感谢,更要感恩。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三年前的盛夏,经过初试、复试和体检三次从羊城到京城的辗转拼搏,我终于获得了来之不易的博士学习机会。这首先应归功于欧洲系的老师们,因为正是他们为我成功争取了破格录取名额,没有他们的认可接纳和不辞辛劳的工作,就没有我宝贵的求学机会,更没有我能够加入光荣人民教师队伍的今天。

    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我博士论文修改和定稿的关键阶段,恰逢周老师出访南亚等地区调研,酷暑已至,条件恶劣,导师作为一名女性又亲自带队出行,其艰辛状况可想而知。即便如此,每当我清早查收邮件时,总能够收到来自于万里之外的关心指导,拙作草稿文档中布满了老师的细致批注,或是中肯批评,或是修改建议,或是温馨提示,虽“未见其人”,但“犹闻其声”。更值得一体的是,周老师的邮件发送时间往往已近深夜,先生必定是在辗转奔波一整日后“加班”批改我论文的。除此之外,在临近答辩的日子里,欧洲系的其他老师和同学也给予了我莫大关怀和帮助,许多老师在百忙中欣然同意参加我的论文答辩,并提前准备好一切上会材料,还如同父母一样百般叮嘱我答辩程序和注意事项;亲爱的同学们也可谓“全民总动员”,有的到我宿舍嘘寒问暖,有的帮我校对文稿错误,还有的在答辩当天专程陪我赶往答辩会,为我加油助威、拍照留念……这一幕幕感人的瞬间,都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尽管我的博士论文已伴随着《致谢》末页的书写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我想,还应在这个标点之后特别加上一句对欧洲系的衷心“感谢!”

    感  恩

    作为我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一座求知殿堂,欧洲系既是我二十余载寒窗苦读的一个“休止符”,又是我未来决心迈向更高学术殿堂的一条“起跑线”,因此,其对我而言的意义也就绝不仅限于“感动”和“感谢”。常言道:“大恩不言谢”,我常常在做这样一个比喻:研究生院好比家中的卧室,而欧洲系则犹如客厅和书房。卧室也许仅仅是奋斗之后休憩反思的空间,而书房和客厅则是求知和交流的最佳场所。在欧洲系里,我们每次都能接触到来自于老师前辈们的谆谆教诲,既有辉煌的“学术人生”,又有宝贵的“人生学问”。此外,我们还能接触到许多“实践家”,有资深记者,也有知名学者,还有一线的外交官……我相信,他们严谨治学的风范,知行合一的精神,平易近人的态度,和乐观旷达的心境,都将是我可以一生受用并需要用心体味的财富。

    师恩难忘,友谊长存,亲爱的同学们,无论未来我们身居何处,无论我们在做着什么,研究生院欧洲系永远都是我们共同的家,而这里的每一位老师和学长也永远都是我们的亲人。除了“常回家看看”,我想我们还要多关注她,关注她新的成长,宣传她新的发展,并力争为我国的欧洲研究和中外交流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感动,感谢,感恩……离“家”“感”言,万千思绪,汇成一句话——“我骄傲,我是欧洲系学生!”

作者系欧洲政治专业2009届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