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法国“价值观外交”让位于反恐利益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http://www.ciis.org.cn | 更新时间:2016-01-07 15:50:00

尽管法比尤斯外长依然言辞闪烁,但为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以获得在打击“伊斯兰国”战场上的胜利,法国正在从另一个“战场”——围绕叙利亚危机政治解决方向的博弈中“退却”:不再坚持将巴沙尔·阿萨德总统下台作为开启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进程的前提条件,而是将促成各方形成反恐合力作为当务之急。

在迄今对叙利亚危机进行干涉的西方国家中,法国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无论是出于要在叙利亚这个前殖民地“推行民主”的“责任感”,或是提升国内支持率的考虑,还是试图通过对外干预来保持法国的大国地位和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法国在打压阿萨德政权和支持反对派方面,表现得甚至比美国还要激进。法国是第一个 承认叙利亚反对派“合法地位”的西方国家,是在叙利亚化武危机期间主张军事打击阿萨德政府最积极的西方国家,也是将阿萨德下台视为叙利亚政治解决进程前提最坚决的欧洲国家。法国在叙利亚问题上表现如此“抢眼”,以致于在巴黎遭恐袭后,欧洲其他国家的第一反应是:奥朗德政府对叙利亚问题的“鹰派”立场和“过度干涉”政策招致了报复,恐怖主义是在“枪打出头鸟”。

支持法国激进立场的逻辑是,尽管西方对所谓“阿拉伯之春”是对西式“民主化热情呼应”的判断已经被事实无情打脸,但如果能够主导叙利亚的政治变化方向,就可以在中东北非地区的“民主溃败”中扳回一城,欧美仍有望维持其在该地区的政治影响、地缘优势和经济利益。因此从自身价值观而非地区实际情况出发,法国一直 将恐怖主义在的肆虐乃至难民潮冲击欧洲的帐都算在了阿萨德政府头上,对叙利亚危机的解决方案也一直以阿萨德下台换取“民主化”进程而非打击恐怖极端势力以 恢复秩序为核心内容。

巴黎恐袭事件和俄罗斯对叙利亚危机的强力介入,显然正在改变法国对内外形势的判断,并影响其对叙利亚的政策考虑。“形势比人强”,西方国家的现实利益与其“价值观外交”之间的矛盾再一次突显出来。无论对于在叙利亚推进“民主”的热情如何执著,对恐袭事件和其后的“伊斯兰国”做出必要反应成为奥朗德政府的第一要务。在明年1月就将开启叙利亚政治解决进程的紧迫关头,不能让各方立场分歧、久拖不决的阿萨德去留问题拖了后腿。要使打击“伊斯兰国”的合作有力、行 动有效,法国也必须尽力推动在美俄分别主导的两个反恐联盟间实现某种形式的合作。巴黎将承办叙利亚问题“维也纳进程”的下次外长会议,表明法国试图通过主导叙利亚政治解决进程来为联合反恐排除障碍。为此,美俄在阿萨德地位问题上的严重对立应当被淡化或搁置,否则与打击“伊斯兰国”成败息息相关的叙利亚政治解决进程就将陷于瘫痪,各方的“反恐合作”也就无从谈起。法国承受不起由此而来的政治和安全代价。当然,法国国内出现的政治变化也迫使奥朗德政府在阿萨德去留问题上妥协:萨科齐的右翼政党和极右翼的“国民阵线”正对执政的社会党形成夹击之势,如果不能在联合反恐和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方面取得进切实进展,执政党在法国国内的政治前景将愈发暗淡。

法国的妥协意味着曲高和寡的价值观外交在中东地区的退却,现实的利益考量再一次在与价值观的对决中胜出。但接下来法国仍然需要面对一系列高难度的政治和外交操作:如何既在反恐中与叙利亚政府军合作又不至于向阿萨德政府做出“过多妥协”?如何寻求与俄罗斯的反恐合作又不至于被指责为“出卖克里米亚”而向俄“绥 靖”?如果掌握不好这些平衡,反恐合作和政治解决进程将随时可能被中断,因为西方国家在价值观上的固执深入骨髓,仍会不时发作。

(来源:环球网,2015年12月16日)

http://www.ciis.org.cn/chinese/2015-12/17/content_84578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