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赵永升:法国国企改革的独树一帜
作者:赵永升 |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 | 更新时间:2015-10-12 14:21:00

  根据新华社北京9月14日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1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又举行吹风会,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介绍《指导意见》相关情况。那么,作为一个“中央集权型”的西方阵营国家法国,其国有企业又是如何改革和发展的呢?

  首先要在术语上加以区分。“国企改革”在中国用得多,法国人在历史上更加倾向于使用“国有化”(La Nationalisation)和“私有化”(La Privatisation)这些术语。后来法国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国有化和私有化改革,除非企业的经济形势极其恶化、不再为计,国家不得已要干预之外。现在法国人喜欢使用“企业重组”(La Restructuration d’Entreprises),既可涉及国有企业,也可涉及私有企业。涉及国有企业,就是“国企重组”(La Restructuration d’Entreprises d’Etat)了。有时候,为省略起见,法国人直接使用“公有部门”(Le Secteur Public)和“私有部门”(Le Secteur Privé)。当然其内涵略有差异,但好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这般,“国企重组”就成了“公有部门重组”了(La Restructuration du Secteur Public)了。

  其次,在法国“国有企业”或“公有部门”是否要重组,除了国家的经济形势与企业的经营状况之外,至关重要的一点还与哪一派政党上台执政相关。粗略地讲,如果将法国政坛简单划分为“左派”和“右派”两大阵营的话,那么法国的左派历史上喜欢将企业“国有化”,而右派则更加青睐“私有化”。这也是为何在1981年法国左派密特朗上台后,立马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国企业国有化政策。而在密特朗执政七年、法国右派希拉克上台后,法国政府迅速推出可以称得上一场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运动。

  第三,现在的法国,应该不会再重复法国历史上的企业国有化与私有化的“左右之争”了,法国政府变得更加务实了。在笔者看来,法国现任政府以及下任政府都将继续执行一种笔者将其称之为的企业“混合制政策”,即不再象历史上那般大规模地国有化或私有化,而是在国有企业中吸收私人资本、在私人企业中国家参股。法国很多大型的企业,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再使用“国有企业”或“私有企业”来形容它们,很有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味道。这类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第四,从法国国企重组的历程来看,法国国企的“重组”最终还是与法国企业的“国际化”挂钩的。拿法国雷诺汽车公司这么大型的一家企业为例,历史上也历经了国有化和私有化的诸多“运动”,法国人也想当然地就认为雷诺是一家典型的法国企业。但目前,雷诺集团拥有日产43.4%的可投票股份,日产也拥有雷诺集团15%的不可投票股份。就算按照今年4月中法国政府持续买进雷诺汽车股权,现在法国国家的持股比例也只持股不到20%,准确地是19.73%。

  第五,关于法国所谓的“国有企业“的运作,经过多轮的企业重组,既有法国国内的重组,也有国际上的重组,法国国企实际上已经按照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来运作了,而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需要只听命于法国政府指令的一个行政部门的延伸机构了。一切要服从企业的董事会作出的决定,国家行政命令的作用已屈居第二了。

  因此,法国政府如果要影响或左右一家法国的“国有企业”的话,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提高法国政府在该企业中的股份以及话语权。上文所述的雷诺公司就是一例,在法国政府增持雷诺集团的股票之后,其在雷诺集团内的话语权显然要高于日产公司,这将可能影响两大汽车制造商长达16年的合作关系。甚至,这种股权的变化,还可能会大大挑战了法国雷诺汽车CEO卡洛斯•戈恩的地位。

  另外中国人希望了解的一个问题是,在法国“国有企业”中是否有法国政府任命的代表呢?原则其实很简单,只要法国政府持有一定的股份,就有权派出政府的代表。至于政府代表的权限大小,则要完全看法国政府在该企业中的所持股份比例以及相应的话语权大小了。

  至于法国媒体,其对法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也罢,“国有企业”的重组也罢,由于都是老生常谈了,因而也没有过多的打了鸡血般的激动。这一点和中国会很不同,毕竟中国的国有企业还是占据着中国经济的命脉,涉及国计民生的都还是国有企业,加上国企职工人数成千上万,中国媒体对此番中国国有企业的关注与热议程度,显然在法国的媒体界是难以看到的。法国媒体对中国国企改革的报道和评论,估计会在之后的数日之内陆续刊出。但笔者估计,法媒显然不会大张旗鼓。

  总之,中国的国企要改革,并且要大幅改革。法国国企的改革或重组以及法国国企最终走上国际化之路的成功经验与教训,都值得中国同仁们的借鉴。法国国企的“混合制”做法是较比成功的,想必中国国企也会朝着这个方向改革与发展。

 

 

  本文作者赵永升为全法中国法律与经济协会副会长,旅法华人经济(金融)学家

  (联系 赵永升:jacques.zh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