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奥地利
作者:图资室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更新时间:2009-04-23 14:21:44

   

 国家概述:

全称奥地利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ustria)。官方语言德语。国旗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长方形组成,中央绘有奥地利国徽图案。人口829.2万(2006年)。民族主要是奥地利族,宗教信仰构成中,78%信奉天主教。奥首都是维也纳(Wien),人口166万人(2006年)。

 

 自然地理:

奥地利位于中欧南部,属内陆国,东邻匈牙利,西与瑞士和列支敦士登毗邻,南连意大利和南斯拉夫,北与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接壤。面积为83871平方公里。奥地利属多山之国,山地占全国面积的约70%。东北部是维也纳盆地,北部和东南部为丘陵、高原。主要矿产有石磨、镁、褐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等。森林资源丰富,其覆盖率42%。水力资源丰富。多瑙河流经东北部,长约350公里,其主要支流有穆尔河、萨尔察赫河等。较大湖泊有与德国、瑞士共有的博登湖、与匈牙利共有的新移民湖,另外还有阿特尔、特劳恩、沃尔夫冈、月亮湖、沃尔特尔等湖泊。气候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历史:

奥地利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克尔特人在此建立诺里孔王国。公元前15年被罗马人占领。中世纪早期,哥特人、巴伐利亚人、阿勒曼尼人先后来此居住,使这一地区日耳曼化和基督教化。公元996年,此地建立了 “巴伐利亚东马尔克”。1156年,巴本堡家族又建立了以维也纳为首都的奥地利公国,先后把施蒂利亚、蒂罗尔等地区并入版图。这标志着奥地利基本形成。1282年,德意志占领了原来巴本堡家族统治的地区,将奥地利和施蒂利亚作为两个公国分给他的两个儿子,从此奥地利成为“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的一个公国。奥地利从此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才结束,长达640年。1618-1648年三十年战争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重心向奥地利转移,他们不断对外扩张, 1699年获得对匈牙利的统治权。1804年弗朗茨二世采用奥地利皇帝称号,1806年被迫辞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称。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了以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0—1866年向君主立宪制过渡。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被迫解散德意志邦联。翌年与匈牙利签订协议,成立二元制的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地利战败,奥匈帝国随即瓦解。1918年11月12日奥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国。1938年3月被纳粹德国吞并。二次大战中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参战。同盟国军队解放奥地利后,奥地利于1945年4月27日成立临时政府。同年7月,德国投降后,奥地利又被苏、美、英、法军占领,全境划分为4个占领区。1955年5月,4国与奥地利签署条约宣布尊重奥地利的主权和独立。1955年10月占领军全部撤走。同年10月26日奥国民议会通过永久中立法,宣布奥地利为永久中立国。

 

 政治:

奥地利为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之间分权。联邦政府拥有比较广泛的立法权和行政权,在其他具体的领域,由联邦制定原则或立法,各州负责执行,剩下的权力均属各州。总统是国家元首,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由普选产生,任期6年。议会由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组成。国民议会制定法律,主持新政府的就职仪式,通过不信任表决罢免联邦政府及其成员,共183席,按比例代表制产生,任期4年。联邦议会代表各州的利益,有权将国民议会通过的法律提案驳回,但如国民议会坚持原案,联邦议会不得再提异议。职能包括参与联邦立法工作,监督联邦行政事务,代表州的利益通过联邦政府向国民议会提出法律议案等。其共有58个议席,由各州议会选举的代表组成,议员任期分别同各州议会的立法期一致。联邦议会议长由各州代表按州字母顺序排列轮流担任,每半年轮换一次。奥地利的联邦政府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长组成。奥地利实行多党制。主要政党有:①奥地利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Österreichs),执政党,1889年成立。现有党员约60万;②奥地利人民党(Österreichische Volkspartei),执政党,前身是1887年建立的基督教社会党,1945年改用现名。主要成分为中小企业主、农场主及知识分子。现有党员约80万;③绿党(Die Grünen),在野党,前身是“绿色和平组织”,1986年成立;④奥地利自由党(Freiheitliche Partei Österreichs),在野党,1955年成立,前身是“独立者联盟”;⑤奥地利未来联盟(BZÖ),在野党,2005年4月4日因自由党内部发生分裂而成立,自由党所有内阁成员和绝大多数议员加入该党。奥地利一直在欧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2006年奥地利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当欧盟宪法陷入僵局时,奥地利一直努力重建人们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信心。

 

 经济:

奥地利经济较为发达,首批使用欧元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2%以上。工业特点是国有化程度高,国有企业控制了95%的基础工业和85%以上的动力工业,其产值及职工人数均占其总数的70%。主要工业部门有采矿、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电力、金属加工、汽车制造、纺织、服装、造纸、食品等。采矿业是奥地利的传统工业,但规模相对较小。主要开采铁矿、褐煤、钨、膏、菱镁矿、大理石、滑石、高岭士、石英。矿产主要有石墨和镁,另有褐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等。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都是主要部门。奥地利化学工业原料丰富,如木材、石油、天然气和煤焦油等,为化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化工产品有纤维素,氮肥和石化产品。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劳动力总数的56%,其中旅游业是最重要的服务行业,主要旅游点是蒂罗尔州、萨尔茨堡州、克恩顿州和维也纳市。奥地利地处欧洲中心,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对外贸易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出口产品是钢铁、机械、交通工具、化工制品和食品。进口主要是能源、原料和消费品。2006年奥迪利国内生产总值2564亿欧元,经济增长率为3.1%,失业率4.8%。

 

 军事:

奥地利防务由联邦政府负责。军事委员会为最高国防咨询机构。国防部为最高军事行政领导机关,负责军队的战备、训练、行政管理、作战指挥、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等工作。国防部下辖总监部、法律条令部、人事动员部、作战训练部和供应装备部五大部门。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内阁,成员有总理和联邦政府各部部长,由总理任主席。武装力量由现役、民兵役和预备役三部分组成。1993年起实行新的义务兵役制,新兵服完6个月的基本役后,进行1个月的综合演习,并在此后10年内完成为期1个月的复训。对于不能服兵役的青年实行民役制。奥地利虽国小人少,军备规模不大,但其军事工业门类较全、配套较齐。2005年,奥地利现役军人35000人名,预备役军人75000人,另有990000人接受过预备役训练。

 

 外交:

奥地利外交政策的基点是以和平中立为基础,以欧盟为依托,积极推动欧盟深化和扩大,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与欧盟协调一致。加强同周边邻国特别是中东欧国家关系,保持和扩大同大国关系,谋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1971年5月28日,奥地利与中国建交,建交后,两国关系发展正常。2006年1-12月,中奥两国进出口贸易额达310,568万美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24.6%,其中出口额达104,875万美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18.8%,进口额达205,693万美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27.8%。

 

 文化教育:

奥地利的文化以音乐和歌剧最为突出,享有无可比拟的地位。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音乐大师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奥地利教育体制完备,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由联邦政府控制。政府的教育投资丰厚,仅次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几个少数发达国家。6—15岁的儿童实行9年义务教育,学龄儿童的学费、书费和上学交通费用由国家负担。凡持有高中毕业文凭可免试上大学。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创立于1365年,系德语区最古老的大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