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斯洛伐克
作者:资料室 | 文章来源:资料室 | 更新时间:2009-04-10 09:20:57

    

 国家概述:

    全称斯洛伐克共和国(The Slovak Republic)。官方语言为斯洛伐克语。国旗由三个平行长方形组成,自上而下为白、蓝、红三色。旗面中心偏左侧绘有国徽图案。国歌名为《塔特拉上空电闪雷鸣》。国徽为盾徽。盾面为红色,周围镶有白边,盾面下部是三个蓝色的山峰图案,其上为白色的双十字标志。人口约539万人(2006年)。民族中斯洛伐克族占85.8%,匈牙利族占9.7%,罗姆人占1.7%,捷克族占0.8%,其余为乌克兰族、日耳曼族、波兰族和俄罗斯族。68.9%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6.9%的居民信奉斯洛伐克福音教,少数居民信奉东正教。首都是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

 

 自然地理:

    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部、原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的东部。斯洛伐克北临波兰,东接乌克兰,南界匈牙利,西南与奥地利接壤,西连捷克。面积为49035平方公里。北部是西喀尔巴阡山脉较高的地带,大部分海拔1000-1500米,山地占据了国土的大部分地区。主要资源有褐煤、硬煤,但石油、天然气依赖进口。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气候。2004年全国最高气温34.9℃,最低气温-19.6℃。

 

 历史:

    斯洛伐克从5-6世纪就有西斯拉夫人在此定居。公元830年后成为大摩拉维亚帝国的一部分。906年帝国灭亡后,沦于匈牙利人统治之下,后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10月28日成立了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39年3 月被纳粹德国占领,后成立了傀儡的斯洛伐克国。1945年5月9日在苏军帮助下获得解放。1948年“二月事件”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开始全面执政。1960年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政局发生剧变,开始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和多元化政治体制。1990年3月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同年4月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2年12月31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解体。自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共和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政治:

    斯洛伐克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国民议会为斯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共150个席位,每届任期4年。国家元首是伊万•加什帕罗维奇(Ivan GASPAROVIC),2004年4月当选,6月15日就职,任期5年。现有各种党派110余个,主要有:(1)斯洛伐克民主基督教同盟—民主党(Slovenska demokraticka krestanska unie-Demokraticka strana)为执政党,由原斯洛伐克民主联盟成员祖林达于2000年1月创立,党员约7900人,2006年1月,民基盟与民主党合并,正式更名为民基盟-民主党,该党主张建立基于基督教和民主价值观的民主法制国家及稳定和高效运转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2)匈牙利联盟党(Strana madarskej koalicie)由原反对党匈牙利公民党、匈牙利基督教民主运动和匈牙利共处党于1998年大选前联合组成,党员约12000人。主张维护生活在斯洛伐克境内的匈牙利少数民族的利益;(3)基督教民主运动(Krestanske demokraticke hnutie)为前执政党,现在野,1989年11月30日成立,党员约17000人,该党崇尚基督教价值观,主张建立公正、民主国家;(4)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党—人民党(Hnutia za demokraticke Slovensko-Lidova strana)为在野党,该党最早从公众反暴力组织中分裂而来,于1991年6月15日正式成为政治运动,2000年3月由运动组织转型为政党,党员约36000人,主张建立多元化议会民主制国家,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捍卫民主、人权;(5) 社会民主—方向党(Socialna demokracia-Smer)为在野党,由原斯洛伐克民主左翼党成员菲佐等人于1999年11月创立,党员约14000人,2005年1月1日,方向党与民主左翼党、民主选择党和社会民主党正式合并,更名为社会民主-方向党,方向党倡导走第三条道路,把建立有序、公正和稳定的社会作为党的首要目标,其政策具有明显的社会民主党性质;(6)斯洛伐克共产党(Komunisticka strana slovenska)为在野党,成立于1992年8月,现有党员约19000人,该党主张建立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消除失业,赞同斯加入欧盟,反对加入北约。

 

 经济:

    斯洛伐克早年为农业区,基本无工业。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执政期间在斯逐步建立了钢铁、石化、机械、食品加工及军事工业,缩小了斯同捷在经济上的差距。1989年剧变后,根据联邦政府提出的“休克疗法”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导致经济大衰退。1993年1 月后,推行社会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近年来,斯政府采取紧缩经济政策,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宏观经济环境有所改善,但同时带来了失业率偏高等后果。经济发展中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科研创新能力不足,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食品、烟草加工、交通工具、石化、机械、汽车等。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油料作物、马铃薯、甜菜等。2006年,斯经济快速增长,但失业率仍居高不下。国内生产总值为551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8.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0223美元。

 

 军事:

    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解体后,按二比一原则分配原捷联邦的军队及其装备。总统是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国防与安全问题的最高决策机构,国防部是政府主管军事的行政机关,总参谋部是全军最高指挥机构。斯洛伐克军总兵力4.5万人(实际在编3.9万人),其中陆军2.4万人,空防军1.2万人,军事警察、后勤管理等其它部门人员0.9万人。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一年。2005年,斯洛伐克军队开始职业化,现有兵力约2万人,装备坦克478辆,各类飞机约70余架。2005年,斯国防经费总额为255亿克朗,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比2004年增加22亿克朗。

 

 外交:

    斯洛伐克的本届政府奉行亲西方的政策,把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其外交要务。斯洛伐克已被列为欧盟、北约东扩对象。斯洛伐克政府加大向美欧国家靠拢的力度,领导人频访西方大国和西欧国家,以加快入盟入约步伐。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竭力与欧盟、北约保持一致。2000年2月斯洛伐克同欧盟开始了入盟谈判,表示将完全接受和落实欧盟提出的条件,希冀与波、捷、匈一同首批入盟。9月,斯洛伐克加入了经合组织(OECD)。已同欧盟完成20个领域的谈判,并签署了《欧洲地区少数民族语言宪章》。在重大问题上紧随西方,尤其是“9·11”事件发生后,斯洛伐克主动提出向美国和北约军队开放领空,提供情报和后勤帮助。此外,斯洛伐克注意改善周边环境,重视区域合作,特别是同维谢格拉德集团成员间的合作。斯洛伐克兼顾发展同其它地区国家的双边关系,与俄罗斯的关系有所修复。斯洛伐克已与127 个国家建交。斯洛伐克独立后已加入联合国、欧安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同原捷克斯洛伐克于1949年10 月6日建交,1957年3 月27日双方签订了中捷友好条约。1993年1月1日斯洛伐克共和国独立。中国政府予以承认并与之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斯洛伐克独立以来,中斯关系发展顺利。近年来,中斯双方保持高层接触,各领域交流不断,在国际组织中合作良好。2006年,中斯进出口额为91368万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57728万美元,进口额33640万美元。进出口额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85.9%,出口额增长87.2%,进口额增长83.8%。

 

 文化教育:

    斯洛伐克文化教育比较发达。在语言文学、音乐和绘画传统的气氛下斯洛伐克每年都要举办好几次民间艺术节,主要有斯维德尼克维霍德纳民间艺术节、国际鬼怪幽灵节、布拉迪斯拉发音乐节、两年一度的布拉迪斯拉发插图节、尼特拉市的戏剧节、布拉迪斯拉发的爵士音乐节等。斯洛伐克山区青年订婚常常是在晚上。斯洛伐克有“啤酒之国”称号。斯洛伐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对食宿给予补贴。2004年1月起,开始对高校学生收学费。目前全国有20所高等院校,其中最著名的是考门斯基大学、P.J.沙发利克大学、艺术学院。报刊实行私有化,2004年全国发行报刊杂志1500余种,主要日报有:《真理报》、《存在报》、《新时代》、《经济报》、《经济日报》、《民族复兴报》等。2004年斯洛伐克国家广播电台对内广播42952小时,其中对少数民族广播3834小时,主要语言为匈牙利语、乌克兰语、罗姆语、德语;对外广播3845小时,主要语言有斯洛伐克语、英语、法语、德语和俄语。私人广播电台共有27家,全年广播170735小时。2004年斯洛伐克电视台播放全国性节目15362小时,其中用少数民族播放节目141小时,主要有匈牙利语、德语、罗姆语。斯洛伐克有83家私人电视台,全年播放节目58691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