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黑山共和国
作者:图资室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更新时间:2009-04-23 14:23:04

   

 国家概述:

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语言为塞尔维亚语,人口约为65万(2007年),其中大约43%为黑山族,32%为塞尔维亚族,5%为阿尔巴尼亚族,还有其他少数族裔,官方语言为黑山语,主要宗教是东正教。黑山于2006年5月21日举行公民投票,独派在投票中险胜,黑山因而恢复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独立地位,成为欧洲最新的独立国家。国旗为红底金边,中间为国徽。国徽为双头鹰,是斯拉夫人共同的图腾,鹰胸前的金狮子是黑山古王朝的象征。首都波德戈里察,在1946—1992年间,它被命名为铁托格勒,人口139,100人(2007年)。

 

 自然地理:

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中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上的一个多山小国。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其东北为塞尔维亚,东部为属于塞尔维亚但现在由联合国管辖的科索沃,东南为阿尔巴尼亚,西北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及克罗地亚,西南则为地中海的一部分—亚得里亚海。黑山境内以山脉、丘陵为主,位于中北部的博博托夫库克山为境内第一高峰,海拔2522米,附近的塔拉河有高达1300米的峡谷,该地亦已列为世界遗产。只有沿海地区为狭长的平原地区,海岸线总长度: 293公里 ( 海滩长度73公里 )其中西北部的科托峡湾为欧洲位置最靠南的峡湾,该峡湾东岸有古城科托,现已列为世界遗产。有杜米托尔国家公园和斯卡达尔湖国家公园。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沿海地区为地中海式气候。一月平均气温-1℃,七月平均气温28℃。年平均气温13.5℃。

 

 历史:

黑山的先民是伊利里亚人,公元前3世纪時被古罗马征服。罗马帝国衰落后,伊利里亞落入哥特人之手。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又占有这一地区。公元6~7世纪,部分斯拉夫人越过喀尔巴阡山移居巴尔干半岛,与当地的一里亚人融合。9世纪,黑山地区首次建立“杜克利亚”国家。1516年,黑山成为以采蒂涅为中心的政教合一国家。国君是集政教权利于一身的主教。1851年,黑山又成为世俗公国。1876年黑山向奧斯曼帝国宣战,並夺得大量土地。黑山于1878年柏林会议中正式被承认为独立国家。1910年,黑山大公尼古拉一世正式称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黑山加入了协约国以协助盟友塞尔维亚,随即受到奥匈帝国的侵略。1916年1月黑山被奧匈帝国完全占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南部斯拉夫一些民族成立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王国,黑山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1963年改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以及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组成。黑山成为南斯拉夫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至1992年,南斯拉夫的四个加盟国相继宣布独立。黑山和塞尔维亚成为了南斯拉夫仅存的两个加盟共和国。1992年4月2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 2003年2月4日,南联盟议会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根据该宪章,两个共和国在2006年2月之后有权通过全民公决确定是否独立。2006年5月21日黑山举行全民公决,正式计票结果为,参加投票选民中55.5%的选民支持独立,超过黑山全民公决法案规定的独立标准——55%。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

 

 政治:

黑山政治结构和制度与塞尔维亚相同,详情请看塞尔维亚辞条。2006年5月21日,黑山共和国举行全民公决,86.5%的选民参加投票,其中55.5%赞成黑山独立。同年6月3日,黑山议会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独立建国。9月10日,黑山举行独立后首次议会大选。总统是国家元首,任期5年。国会是立法机构,共有77名议员,任期4年。总理由国会任命,国家元首总统菲利普·武亚诺维奇(Filip Vujanovic)。11月10日,新政府宣誓就职,热利科·什图拉诺维奇为总理。黑山共分为21个行政区,主要政党有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Demokratska Stranka Socijalista Crne Gore)、黑山社会主义人民党(Socijalisticka Narodna Partija Crne Gore)和黑山社会民主党(Socijaldemokratska Partija Crne Gore)。

 

 经济:

黑山经济受战乱和制裁的影响,低迷不振。畜牧业以养羊为主,农产品有玉米、马铃薯等。近年来,在欧盟的资助下,开始进行了渐进的改革,经济有所发展,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为4.6%。工业主要有铜、铁、炼铝和手工业。近年来黑山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2005年黑山GDP达16亿欧元,人均GDP2635欧元(约合3110美元)。

 

 军事:

2006年8月2日加入了《日内瓦公约》。黑山政府国防部将接管原塞黑国防部在黑山境内的不动产、军队、武器设备以及有关工作人员。从原国家继承了6500人的军队。国防部长将暂时由黑山总理兼任。黑山的首要战略目标是加入欧盟和北约,为此黑山缩减军队规模使其同北约标准相符,大幅削减原有军人数量,取消部分军事单位和指挥部,组建一支拥有2400人的小型职业化军队。

 

 外交:

黑山政府以加入欧盟作为战略目标,奉行积极务实的外交政策。第60届联合国大会2006年6月28日一致通过决议,接纳黑山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2个成员国。2006年9月14日成为世卫组织第193个会员国。2007年2月7日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黑山共和国成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个成员,黑山因此成为国际奥委会第202个成员。2007年3月15日欧盟负责扩大事务的委员奥利·雷恩在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与黑山总理热利科·什图拉诺维奇草签了《稳定与联系协定》,为黑山加入欧盟迈出重要的一步。2006年7月6日与我国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决定自2006年7月6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7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黑山共和国大使馆正式开馆,我驻波德戈里察总领馆随之关闭。

 

 文化教育:

黑山文化融合了多种宗教和民族文化。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全国人口有63%称自己的母语为“塞尔维亚语”,22%为“黑山语”。黑山74%人口信奉东正教,属于塞尔维亚东正教会。1993年又建立了一个黑山东正教会,但信徒很少,而且并未得到其他东正教会的承认。18%的人口为穆斯林,其中包括阿尔巴尼亚族、波斯尼亚族等。其中阿尔巴尼亚族主要居住在东部,在东部海港乌尔齐尼(Ulcinj)占多数。波斯尼亚族主要居住在北部。另外还有聚集在沿海地区(如科托峡湾 Gulf of Kotor)的天主教信徒。2007年3月1日,黑山共和国由此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92个成员国,实行国际教育体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