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年初到现在,与美国银行股下跌超过8%相比,欧洲银行股整体已经下跌了超过1/4,市值蒸发2,400亿美元(来源:法国Capital)。德国的银行市值平均缩水了四成,法国也达三、四成之多。法国三分之一的CAC 40 企业市值已经下跌20%,其中法国兴业银行、农业信贷银行和巴黎银行均下跌超过30%。意大利的银行股更是下跌了50%,即银行市值减半。
(法国三分之一的CAC 40 企业市值已经下跌20%。
来源:法国Capital,©DR)
面对欧洲金融市场的动荡局势,国内外诸多媒体都在探讨一个问题——“金融危机是否要重返欧洲?”。其实,在笔者看来,欧债危机从未走远,无非是大约在2014-2015年期间从“显性状态”转入“隐性状态”,现在无非又从“隐性状态”回归到了“显性状态”而已。
那么,此番欧洲金融市场动荡的症结究竟何在?放眼看去,金融动荡波及几乎整个欧洲股市,确实让人担忧。但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仔细分析的话,就不难发现,实际上这轮金融动荡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即“欧洲北方国家”与“欧洲南方国家”之别。
欧洲的银行,若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笔者在本文中依据“地域性特征”,将其分为两大类,即“欧洲北方国家银行”与“欧洲南方国家银行”。需要提醒的是此处的“欧北”与“欧南”这两个概念,与我们常说的“北欧”与“南欧”内涵与外延虽有重叠部分,但并非完全不同。而与笔者在本文中的欧北与欧南分法相对应,欧洲北方国家的银行与欧洲南方国家的银行,在此番银行股市值暴跌中的具体成因自然也不尽相同。
(各国央行的行动能否奏效。
来源:法国Capital,©DR)
欧洲南方例如意大利、希腊等国家的银行,主要受到坏账过多、周转资金匮乏的影响而破产或濒临破产边缘,而这又是由从这些银行贷了款的企业纷纷破产所致。在欧洲南方国家里,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经营举步维艰,最后只得申请关门破产。
而作为欧洲北方国家代表的德国和法国,其银行的经营虽然谈不上如何良好,但总体业绩尚可,要单从经济与金融学的理论上讲,本来并不存在市值暴跌的基础。尽管有德国银行自身高层更换与其它等因素,但这些因素其实难以逻辑地解释德银市值的暴跌现象。
笔者认为欧洲北方国家市场动荡,最为根本的还是由于“金融恐慌”与“金融传染”,而这两者又都与“金融全球化”有关。金融全球化带来的结果是,迄今无论是在欧洲南方的银行之间,还是在欧洲北方的银行之间,抑或在欧南与欧北银行之间,已经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金融往来网络。这种所谓的金融网络在金融体系运转正常之际,确实能对银行体系起到“一两拨千斤”之功效;但倘若处于金融体系运转非正常之时,其毁坏性功能正如其正常状态时的建设性功能一样强大。
而随着金融全球化在欧盟的大幅推进,金融传染起的效应也变得越来越大,其中“放大效应”对金融传染起到助纣为虐的作用。这是由于金融恐慌并非只是自行而为,这种效应会将原本并没有那般严重的现象,以放大数倍的方式传播开来。此次鉴于欧洲南方国家银行的破产与信用危机,先是引起投资者对欧南银行的金融恐慌,要知道金融传染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挤兑风潮”;接着导致欧洲北方国家银行的信用也受到金融传染,进而引起投资者对欧北银行的金融恐慌。
最后,自然而然地,投资者对欧盟的银行整体也产生了金融恐慌。在今年2月份第二周,欧洲银行板块重挫5.6%,希腊资产规模最大的三家银行下跌近30%,德银盘中重挫11%,创2009年7月来最大单日跌幅,接近2009年1月创下的历史新低。
当然,后来经过德银的强力干预,市值有所回升。与欧洲北方国家的银行相比,欧洲南方国家的金融动荡却是步步惊心,不可掉以轻心。实际上,欧南国家还面临着三大危机之困:“欧债危机”、“难民危机”与“银行危机”。欧债危机已经持续了七、八年之久,笔者想在此强调的是实际上欧债危机从未走远,此番危机抑或正是欧债危机的死灰复燃。难民危机,也已有诸多文献论述,无需赘述。至于银行危机,它正威胁着欧洲南方诸多国家的金融运行机制、企业资金流的正常运转,乃至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所需。
那么,又如何才能恢复投资者对银行与金融体系的信心呢?此番欧洲金融市场动荡的原因在于金融恐慌与金融传染,尽管欧洲北方与欧洲南方有别,但欧洲银行股市值暴跌的根本缘由还在于欧洲的企业层面,尤其是欧洲南方国家的企业状况所致:中小企业破产风潮迭起。既然如此,那么,若要从根子上解决欧洲南方国家乃至整个欧洲金融市场的动荡问题,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还是要从企业经营上下功夫。
(国债泡沫一旦破裂,将比次贷危机更糟糕。
来源:法国Capital,©Samuel Locke/Getty Images)
其实,对此需开出的药方也没什么新鲜的花样,也是可以算作“陈词滥调”的实体经济之策。从欧债危机迄今,欧盟已经启动了多轮的量化宽松(QE)政策、多次的降息,外加负利率,还有其它配套的各类金融工具。然而,为何最终没能达到将资金传导到实体经济中的目标呢?
笔者感觉欧洲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抑或也已经意识到,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约束条件,最终难以启动真正的变革措施。由于欧盟大陆的绝大部分国家还是属于“基于银行之经济模型”,换言之与“基于市场之经济模型”的英美文化国家不同的是,欧陆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是依靠以银行为主的信贷体系,市场仅仅起到一个微小的辅助角色。
不难理解的是,出于趋利避害的原则,欧陆的银行自然不愿意将资金放贷给中小型企业,更不用说小微企业了,而愿意给欧陆的跨国、大型与特大型企业集团提供贷款,尽管后者的资金已经绰绰有余。加上尤其是欧洲南方国家的中小企业业绩不佳,银行更会犹豫再三。这就是为何尽管在欧盟层面与欧盟成员国的国家层面已经做了如此大的努力,却在现实经济世界中并没有起到太多功效的缘故。
总之,此番欧洲金融市场动荡,无论对欧洲北方国家的银行,还是对欧洲南方国家的银行,其市值都缩水严重。尽管欧北银行与欧南银行在市场动荡上的成因有所不同,但金融恐慌与金融传染却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欧洲市场动荡的最终根源还在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只要实体经济还是没有起色,笔者认为再次出现如同此番欧洲金融市场动荡的景象,就不会是危言耸听之语。
本文作者赵永升为全法中国法律与经济协会副会长,旅法华人经济(金融)学家
(联系 赵永升:jacques.zh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