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边缘化”欧盟抢跑应对气候危机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http://column.chinadaily.com.cn | 更新时间:2014-11-05 15:32:41
付敬 11月04日
    意识到五年前在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谈判时被“边缘化”后,布鲁塞尔在国际社会迎战2015年巴黎谈判倒计时一年之际,抢在其他主要国家行动之前,于10月下旬率先宣布其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40%。

        离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尚有一年,国际社会已热切期盼明年在2020-2030年全球碳排放目标上能取得实质性的共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出台了这份包括40%减排目标以及其他提高能效、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措施在内的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一揽子方案。


        今年九月,联合国召开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周末,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在丹麦哥本哈根发布第五次评估性报告之《综合报告》;一个月之后,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谈判即将启动;同时,在巴黎峰会召开之前,国际社会将利用各种场合比较各自对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报价。”  尽管未来的谈判成果究竟能有多雄心勃勃眼下依旧很难预测, 但这一系列动作都将是人类社会为达成2020年后的一致碳排放协议所做的努力。


        事实上,除了成功挽救险遭崩盘的欧元,这份由欧盟领导人在最近一次峰会上发布的长达10页的欧盟2030年气候及能源政策框架可以算是12月即将退休的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与他的搭档--10月底卸任的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留下的另一珍贵“遗产”。


        五年前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闭幕后,当时新当选的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作为欧盟史上的第一位”欧盟总统“埋怨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上所发挥的作用正在减弱。


        为了改变这不尽人意的状况,欧盟不仅率先公布温室气体排放法定目标方案,并自诩40%的指标是全球最雄韬伟略的政策规划。然而,这个目标却遭到外界质疑欧盟是否已发挥了制定减排目标的潜能。 减排方案公布后不久,欧盟旋即将其提交给联合国。


        如果回顾欧盟在哥本哈根大会时所采用的谈判战术,不难发现此次宣布的减排指标仍有提升空间。早在哥本哈根谈判开始前,欧盟就在联合国框架内设定了2020年较1990年减排20%的法定目标。但在实际谈判时,这个“保守”的方案却成了欧盟的谈判筹码,它仍可以将2020年减排20%目标上调至30%,但前提条件是要其他主要经济体也让步,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减排计划。


        我们有理由推测,在明年的巴黎大会上,当遭遇美国、日本、中国、印度这样的排放大户时,布鲁塞尔很可能故技重施:“只要你加大减排力度,我也愿意再付出更多努力。”五年前,北京最终拒绝了这样的“讨价还价”戏码,并催促国际社会在谈判桌上一次性“倾囊”奉上本国为抵制气候环境恶化能做的所有努力。


        就算撇开谈判策略不谈而单比较欧洲国家1990年、目前、未来2020及2030年的经济结构,在服务业已经成为欧盟经济的主体的情况下,2030年欧盟境内40%的减排目标也很难被界定为这般“雄心壮志”。与美国及日本的企业一样,欧洲通过海外投资转移生产基地,已将大量碳排量包袱甩给了发展中的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


        与此同时,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因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及后续的债务危机而大规模放缓。这为欧盟为经济驱动注入绿色动力创造了上佳机会,而且缩减的经济规模也被动促进了欧盟实现减排目标。


        老实说,欧盟完全有理由且有能力在国际气候考场上交付一份令世界更满意的答卷。前提是这个集中了28国的联盟能更好地管理自己名下的绿色资产。举个简单的例子,因美国政党所代表的利益群体不同,美国的环境气候政策较易沦为政党角逐下的政治牺牲品。在欧洲,欧盟领导人与成员国政策决策者更容易达成一致意见,促成一个统一的方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签署《京都议定书》,但却遭到美国参议院的抵制而最终废弃未能生效。此后,他的继任者布什政府退出了京都协议。


        比起美国的复杂情况,欧盟拥有市场导向的限排法律体系,崇尚环保的先进科技,以及高公众环保认知度,这些优势条件都为欧盟在全球绿色领域领跑奠定了扎实基础。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赫尔辛基,一个个欧洲环保首都案例,都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提供了生动的教科书。即使如此,若欧盟有意将这些绿色资产转变为发展机遇,并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那布鲁塞尔就该更开明些。第一步,就是要尽快揭晓自己藏于袖中的第二套方案,这样未来的谈判流程才有望加快。


        欧盟也应当表现出更多帮助发展中国家及贫穷落后地区的诚意与决心。要协助这些国家攻克环保难题,欧盟就应舍得拿出时下最新的科技而不是转手自己用剩淘汰的陈旧设备。欧盟还应牢记一点:要说如何向非洲伸出绿色援手,中国及其他几个新兴经济体在这方面都已慢慢成为了欧盟的竞争对手。


        此外,面对后来居上者向欧洲国家输出绿色科技,布鲁塞尔也该学会放松身心坦然相对。


        两年前,布鲁塞尔差点狠狠关上欧洲大门,将来自中国竞争力十足的太阳能光板硬生生挡在门外。颇为讽刺的是,这些绿色设备恰恰有利于提高欧盟可替代能源占能源总消耗的比例。这与欧盟大力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宏伟蓝图显然格格不入,更像是欧盟在给自己的环境能源政策掌掴。


        作为一个领军人物,在绿色之路上,欧盟应揣着自己道义的抱负,与其他伙伴手拉手一同前行。当然,前提是如果欧盟有这样的道义之心。


        (本文是中国日报欧盟分社首席记者付敬发表在11月3日《中国日报》上的专栏文章中文稿。欧盟分社实习记者刘佳翻译。)

http://column.chinadaily.com.cn/article.php?pid=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