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永升 时间:2015年07月02日 来源:《环球时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确认,希腊没有向其偿还15亿欧元贷款,希腊因此成为首个对IMF拖欠款项的发达经济体。希腊危机真如媒体描述的那般严重吗?笔者认为,此番希腊危机被夸张和渲染了。仔细梳理,不难发现,高调“唱衰”欧盟和欧元区论调的,主要还是英美国家的媒体。
从表象看,希腊危机是由巨额国债引起的。一个1000来万人口的南欧小国负债高达3000多亿欧元,着实“负债累累”。实际上,国债问题只是导火索,希腊危机在本质上是欧盟与欧元区在构建上的问题,即欧洲联盟只有“政治联盟”而无“财政联盟”、欧元区只有“货币联盟”而无“预算联盟”所致。
介于历史与地缘的因素,欧洲联盟最初是以建立统一的“政治联盟”机制开始的。有了统一的欧盟政治框架,各个成员国在财政上却还是各自为政,欧盟缺乏对各成员国财政上的实际制约权。其中欧盟的某些“软肋”地带,比如希腊,就出现了由国家财政失控所引发的国债危机。
缺失“财政联盟”的欧盟(28国)自然也无法确保“预算联盟”的存在。而希腊危机的再三发酵,缘由之一即是欧盟没有统一的“预算联盟”,导致希腊国家预算严重失控,进而债台高筑。其实,欧盟其他成员国或多或少也都存在预算问题,无非希腊更加严重一些罢了。
紧接着“政治联盟”,欧洲联盟又建立了“货币联盟”机制,即“欧元区”(19国)机制。“货币联盟”原本是件好事,然而,欧盟的设计者恐怕没有意识到“货币联盟”这枚硬币的另一面。一个经济实力不强、工业竞争力原本就不高的经济体,如果长期实施坚挺货币或高估其货币币值政策的话,对其经济结构变动和经济发展水准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取消了疲软的当地货币、流通更为坚挺的欧元之后,希腊的核心竞争力急剧下降,逐渐成为欧盟和欧元区的一个“寄生之国”。
只有“政治联盟”而无“财政联盟”,只有“货币联盟”而无“预算联盟”的危害,远不止于此。希腊在加入欧元区之后,整个希腊经济就经历了一场不可逆转的去工业化进程。其实,这也是正常的经济规律:在一个统一的经济区域内,所有生产要素自然要集中到最大加工规模、最高经济效率的生产中心,如德法等国。这样,希腊之前尚有的部分工业企业,陆续被“吸引”到德法这类所谓的欧盟“工业核心区”。工厂外迁,人员尤其是希腊的高级工程师和优秀的文教人员,也纷纷迁往柏林和巴黎等地。在经历十来年的去工业化之后,希腊的工业最终呈现出今天的空心化现象。
有了这些本质上的缘由,即使希腊出现危机,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即使现在台上希腊的极左政府不采取关闭银行这类极端措施,明天台上的极右政府也会如法炮制。这次希腊总理齐普拉斯也没用什么过人之招,无非和欧盟、欧央行玩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猫鼠游戏”而已。只不过区别在于,今天的德国和法国早已和四年前不同,用奥朗德的话说是“更加健壮”了,对希腊退欧“无所畏惧”,因此可以眼看希腊滑到“深渊的边缘”。希腊拖欠IMF贷款,希腊政府只能拿出“公投”的法宝来与欧盟和欧央行博弈,无非是为了多换回一些宽松的援助与贷款条件。
尽管此番希腊危机没有那么严重,但巴黎、伦敦、法兰克福的股市应希腊危机之声而跌,在警示着欧盟和欧元区的决策者们,是时候着手创建统一的“财政联盟”和“预算联盟”了。(作者是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经济学教授)
本文作者赵永升为全法中国法律与经济协会副会长,旅法华人经济(金融)学家
(联系 赵永升:jacques.zh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