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赵永升:再创作历史名人,法国人坚守底线
作者:赵永升 |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 | 更新时间:2015-08-05 10:03:00

  关于最近国内贾玲恶搞节目颠覆花木兰形象所引发的争议风波,其实在国外的不少国家,文艺再创造历史名人也是有一定底线的。哪怕几乎无话不说、号称世界“大嘴”的法国人,在这方面也能做到坚守底线——“圣女贞德”几乎成了整个法国社会调侃和恶搞的禁忌,圣母玛利亚和巴黎公社的女英雄米歇尔等也在其列。那么,为什么法国社会、新闻媒体不去触碰贞德这样一个英雄的形象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的是,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重大作用、做出杰出贡献的某些英雄和名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被“艺术化”和“象征化”了。换句话说,中国人现在说的“花木兰”,当然起源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是一位年纪轻轻就代父从军、率领大军出征、抗击外族入侵、凯旋而归的巾帼英雄。然而,此“花木兰”并未百分之百就是彼“花木兰”。现在我们提到的“花木兰”,已经是经过民间的代代口述相传以及诸多文学作品的层层艺术加工了。

  这个和“圣女贞德”的经历极为相似。历史上真实的贞德只是一个小山村的一位普通牧羊女而已,但经过了当时的政要与后来的艺术加工,“圣女贞德”已经成了一个象征,是一个上帝派来拯救法国的“圣女”,具有无边的超自然力量。当然,在敌对者的眼里,例如在当时英国人的眼中,贞德则是一个“魔女”,哪怕莎士比亚在1592年描述法国王室的腐败历史剧《亨利六世第一部》中,还将贞德描绘成一个“妖女”。

  也就是说,作为法国历史和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女中豪杰,无论是贞德在法国,还是花木兰在中国,都已经成了一个民族英雄,成了一个抽象的民族精神的代表和符号。因而,贞德和花木兰都已经作为一种神圣的象征性人物与形象,而备受本民族的推崇与尊重。诚然,法国人对他们心中的“民族女英雄”贞德的无比崇拜与尊重,是不难理解的。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受到英国的入侵,法军节节败退,兵临城下之际,查理王储不得已起用一个普通的牧羊女,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除了被抽象化的“民族女英雄”这个特点之外,法国人对女性要表现出更加的尊重。法国人对男性的调侃要多许多,哪怕是对作为法国国家的“一国之主”奥朗德总统,也是隔三差五地就被媒体指责、被漫画讽刺、被百姓调侃。之前的总统萨科奇,还有希拉克、蓬皮杜等,一个也逃不出被法国人调侃和恶搞的命运。

  在法国,调侃贞德已经成为一个禁忌,倘若触及,哪怕是与法国人心中的“圣女”形象有所偏离,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大家知道,伏尔泰的《奥尔良少女》就曾引起过争议。实际上,伏尔泰的这首叙事长诗,只是根据17世纪法国诗人让•夏普兰同一题材的史诗《少女》改写而成。无非是伏尔泰一反过去的传统,生动地描绘了少女贞德的爱情、分离和磨难,诗中出现的僧侣也都被刻画成了贪得无厌的人物。这本书被禁止了二十多年,直到1755年才得以公开出版。当然,禁书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应该还是对僧侣的“丑化”,但笔者认为伏尔泰对“圣女贞德”有血有肉的刻画,从而与法国人心中的女英雄相去甚远,应该也是一个被禁的缘由。

  当然除了贞德,其他有着固定形象的历史名人,他们的形象在法国自由的社会氛围中也不曾遭遇过颠覆性的改造,例如“圣母玛利亚”,现在在法国拿耶稣调侃和恶搞的并不少见,但拿玛利亚调侃的却极为少见,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漫画和媒体,或是在与法国人的日常生活聊天之中。在法国,此类的历史“女名人”,还有巴黎公社时的女英雄米歇尔。

  总之,对历史名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民族“抽象化”的“民族女英雄”或“民族英雄”的艺术再创造,要学习法国人那样严守底线。经过了法国大革命以及之后无数次思想与言论的解放运动,按说在世界上,法国人的言论自由度是数一数二的。法国人尚且能做到,中国人更应该能够做到了。至于当年由于写《奥尔良少女》吃过多次苦头的伏尔泰,后来也极少再写“歪诗”,而着手以哲学、历史、诗歌和戏剧等著作,来开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启蒙运动”的先河。

 

 

  本文作者赵永升为全法中国法律与经济协会副会长,旅法华人经济(金融)学家

  (联系 赵永升:jacques.zh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