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会不公削弱欧洲发展动力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http://finance.jrj.com.cn | 更新时间:2014-08-21 09:27:42

    2014-08-20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刘歌】
   核心阅读

  欧洲社会也有“拼爹”现象。在欧洲政界和商界,靠“拼爹”上位的不乏其人。而无论是在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学校里都显示出了极强的阶层分化倾向。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弗埃德瑞克·埃瑞克松认为,“拼爹”这样的社会现象的产生正是源于收入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的加剧,政府的责任应该在于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避免贫富差距过大。

  “拼爹”每一个社会都有,但只有通过个人努力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前不久,网上传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女儿切尔西豪宅的照片,引发了“拼爹”热议。有欧洲媒体评价说,切尔西凭借父母的地位,身住豪宅,同时可月入数万美元。有荷兰媒体批评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给切尔西高额酬劳,但她没做过几次出镜报道,对于这样一个凭关系获得职位的记者,欧洲人难以接受。

  比利时法语革新运动党是比利时重要大党,该党现任主席查尔斯·米歇尔,被民众视为年轻有为的政党领袖。而他的父亲曾是该党的前任主席。一位比利时政治新闻记者对本报记者说:“米歇尔借助父亲的影响力,在政坛迅速崛起,在2011年,他年仅35岁就当选为党主席。”但比利时人普遍认为,虽然他借助“拼爹”迅速获得显要地位,但他最终靠的还是个人能力和出色的政绩,赢得了选民的认可和尊重。

  有学者认为,“拼爹”是一种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但在现代的工业文明社会中,要获得真正的成功,实质上还是靠个人奋斗,单靠“拼爹”是不成的。

  记者的朋友莱恩姆斯,是比利时一家电视台的新闻记者。他的父亲曾是比利时经济学界的权威教授、知名大学的校长,母亲是一位钢琴师。莱恩姆斯兄弟两人,都是五十出头,他的哥哥在比利时一家跨国公司做高管,属于比利时商界名人,游走于上流社会。父亲因在学界的成就贡献,被授予荣誉爵位,莱恩姆斯的身份中也因此拥有“贵族”称号。

  莱恩姆斯对记者说:“这个荣誉称号对我影响不大。哥哥继承了父亲做事严谨、钻研学术的作风,而我更多继承了母亲的艺术气质,我喜欢古典音乐、绘画,大学时不顾父亲反对,自己选择了电影制作和摄影专业。从这点来说,哥哥算是借力‘拼爹’成功进入上流社会,但这和他本人的努力分不开,挺佩服哥哥的个人奋斗和拼搏精神。”

  基础教育不公平是造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重要原因

  位于比利时东南部纳慕尔省的普罗维登斯中学是当地最好的中学。该中学的校长拉莎姆说:“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是富家子弟,学生的家长要么是富贾名门,要么是富庶的中产阶层。”当地的一位教育官员告诉本报记者,一般家庭不敢让孩子进普罗维登斯中学,因为担心孩子的成绩跟不上。如果跟不上,对孩子并没有好处,该校的学生只有很少来自底层的平民家庭。而这位官员作如上评价时,并没有推崇富家子弟、鄙视贫民学生的意思。拉莎姆校长也说,现实的情况是,我们不是把普通家庭的孩子拒之门外,而是现实情况和学校传统促使形成了自然的“分流”。

  不仅是中学,大学教育也显示出了明显的阶层分化。英国的一项独立报告显示,过去十年中,英国排名靠前的大学越来越缺乏社会代表性,学生来源越来越向单一社会阶层集中。名牌大学中来自经济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数量有所下降。虽然英国大学与科学国务大臣大卫·威利茨表示:“能否接受大学教育应当取决于能力,而不是出身。”但据统计,目前出身最富裕的1/5家庭的学生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最贫困的1/5家庭学生的3倍。

  法国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署的数据显示,“大学预科班”中,50%以上的学生来自高级职员和教授家庭,工人家庭子弟仅占7%,但后者的人数却占同年龄段学生总数的37%。大学的名校中,47%的学生来自于官员及高级知识分子家庭,23%来自职员及小企业主家庭,普通工人家庭学生仅占3%。

  有分析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不公平是造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一个重要原因。法国中小学录取遵循就近入学原则,但各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通常,少数族裔聚居区的学校缺少高素质教师,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学生们高中毕业的考试成绩缺少竞争力,导致学生在“大学预科班”及大学入学考试中落伍。

  此外,“自卑情绪”也是导致在名校中平民家庭子女比例偏低的原因。通常,平民、弱势群体家庭大都居住在经济、文化、治安较差的区,这些地方没有什么好学校。而即便少数学生通过个人努力,通过考试取得上名校的机会,但在充斥着“精英阶层文化”的名校学习,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因为自身的自卑情绪和文化背景,也感到难以融入学校的生活。

  政府需要做的是控制好收入分配,减少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不公

  在欧洲,比“拼爹”更可怕的事情恐怕是“养懒人”的福利制度。这让许多人自愿甘当寄生虫,失去了创新、创业的动力。欧洲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从长远来看,欧洲和美国一样,政策思路很清晰,就是利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但很多欧洲人怕因为科技创新带来生产模式的变革而失业。

  尽管近几十年欧洲的创新发明“成绩单”不错,但经济危机却使中小企业严重受创,穷人更穷。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弗埃德瑞克·埃瑞克松对本报记者说:“欧洲的福利社会正在崩溃,福利国家最终只能靠挤压财政,提供比原先更差的服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富人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支付得起优质的生活和教育。在知识创新的经济时代,收入分配不均、贫富鸿沟加剧,带来了‘拼爹’这样的社会现象,这样的现象长时间都不会消失。”

  埃瑞克松认为,我们关注“拼爹”的实质,是对由于贫富差距而带来的社会不公平的关注。不论是在欧洲还是欧洲以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社会管理的创新可能更加重要。在科技创新替代大批劳动力、欧洲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现状之下,政府需要做的是继续调节好收入分配,缩减贫富差距。否则,虽然科技创新发达了,社会发展却失衡了,当越来越多的人依靠“拼爹”过活,那才是悲剧。

  (本报布鲁塞尔8月19日电)

http://finance.jrj.com.cn/2014/08/201344178494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