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赵永升:法国开设“道德与公民”课
作者:赵永升 | 文章来源:《生命时报》 | 更新时间:2015-08-05 10:04:00

  和世界上的其它许多国家一样,法国的校园尤其是中小学校的校园,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其中有宗教的冲突,有文化的冲突,也成性侵犯事件等。在法国针对犹太教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更是如此。性暴力也是,在法国每年有8.6万女性和1.6万男性,共计10.2万人成年人遭受强奸与企图强奸。倘若我们查看未成年人的数据的话,更是让人大吃一惊——每年受到强奸与企图强奸的女学生数量为12.4万人、男学生为3万人,共计15.4万人,而其中很多部分性暴力事件都是发生在校园之内或周边。校园暴力在法国正呈上升趋势。

  尽管如此,实际上要和其它国家相比,应该说还是法国还是处于中偏低的水平。凭笔者在法国生活、学习和工作十多年的感受来看,法国同学之间的友爱总体而言还是相当不错的,大家相互之间坦诚度高、猜忌少;同学之间交往起来比较轻松与简单,尤其对从中国大陆来的留学生们而言。

  关于法国的“公民与道德”课,法国高教部于前年经过了广泛的讨论和征求意见后,做出决定将于2015年,在法国全国公立中小学和幼儿园正式开设该课。为了开设这个开课,法国政府还留出了整整两年的提前准备时间;自上而下的各项准备工作,实际上从2013年年初就已经开始,2013年秋季入学之际准备工作步骤提速。举一个例子,法国高教部在2013年4月22日,就曾颁布了一份长达66页的《就道德世俗教育之世俗道德》文件,将其作为开设道德课的提前铺垫、心理与思想预热工作。

  法国高教部是在前年9月秋季入学之际,在法国各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公立学校门口,都按照高教部的要求,统一张贴了一则《非宗教公约》。那么,法国的“公民与道德”课具体教些什么内容呢?

  其实,《非宗教公约》的根本内容没有太多新的成分,无非是重申一下法国历来的共和国理念而已。《非宗教公约》共有17个条款,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介绍法国公立学校的“非宗教”或“世俗化”原则,例如其中的第四和第七款规定道:“非宗教原则保证所有人的信仰自由”和“非宗教原则是学生塑造其人格、行使其自主判断权利和成为未来公民的必要条件”。可见,《非宗教公约》的宗旨还在于加强在公立学校的“道德与非宗教”教育,通过张贴《非宗教公约》的形式,向孩子灌输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意识,强化学生对自由与责任的认识。

  当然,除了以往法国人强调的 “自由、平等、博爱”以及“非宗教”等这些“高大上”的概念之外,此次的“道德与公民”课同时添加了一些作为法国公民或者未来公民应该熟悉与掌握的规范准则,例如如何与他人相处,尤其是如何与不同种族、年龄的同学相处,发生矛盾时应该如何处理等实际的问题。

  而法国高教部做出这项决定的背景,是当时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从社会到校园的彰显宗教色彩,甚至到了宗教对立的局面。回顾历史的话,法国最初只有教会办学,后来随着法国大革命以及法国社会中“非宗教”或“世俗化”的加强,法国的国家公立教育才在法国共和体制下,一步一步地在与天主教会争夺办学权利中取得胜利,直至法国政界与宗教界最终达成了“政教分离”的协定,两者才相安无事。

  所以,此次法国政府还是希望通过开设“道德与公民”课,进一步提醒与强化法国公立教育的“非宗教”或“世俗化”原则。大家知道,法国人的“非宗教”原则与法国大革命所宣扬的原则一样,都早已渗入到了法国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他们生活与工作以及言行举止的出发点。

  由于现在还没有正式开课,正式开课时间是在2015年9月秋季入学的时候,因而开课之后的具体实际效果,只能等开课之后才能更加数据化地加以评估。但是,从笔者接触到法国中小学的部分教师与学生,他们对此的反馈总体是相当好的。

  法国民众对此也是普遍持赞成的态度。根据前年法国政府在征求意见之时,当时要开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这一决定,就获得了全国九成以上民众的支持。现在估计支持率应该也还在九成以上。

  经过笔者的多方访谈,法国的民众普遍认为,现在的法国公立学校一直过于重视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在学生的道德方面,尤其是对法国的国家、民族以及法国的共和国理念的教育,以至于出现了一起又一起的中学生被穆斯林极端组织乃至伊斯兰国家(IS)的蛊惑,而走上了对法国国家和民众产生巨大危害的恐怖暴力事件。

  在这方面,也许中国的教育界可以加以借鉴,尤其在中国宗教摩擦乃至冲突存在的地区。换句话说,“道德课”不是摆着面孔说教,要将共和国的“非宗教”或“世俗化”理念与实际生活加以融合。笔者认为有一点极为重要的是,要将生活中的信教与在校园内的“非宗教”加以严格区别并融会贯通,以期在中小学生们未来走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将他们培养成好合格的“准公民”,旨在有效地防范被越来越猖獗的宗教极端组织或分子蛊惑或诱导。

 

 

  本文作者赵永升为全法中国法律与经济协会副会长,旅法华人经济(金融)学家

  (联系 赵永升:jacques.zh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