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环球时报:全球榜样的瑞典为何悄悄从“天堂”坠落?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http://news.ifeng.com | 更新时间:2018-09-26 11:23:00

  【环球时报驻瑞典特派记者黄云迪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丁雨晴倪浩】中国驻瑞典大使馆23日通过官网提醒在瑞中国公民注意安全。据统计,这是中国使馆在两个多月时间里第5次就瑞典发布旅游安全提醒。这不禁让很多人疑惑:瑞典怎么了?长期以来,瑞典以安全、宽容、高福利及人民生活幸福指数高等闻名,有人甚至用“好人可以无忧无虑,坏人可以肆意妄为”来形容这个国家。然而,过去几年,在这个“天堂国度”,爆炸、蓄意纵火案等现象屡见不鲜,以至于今年9月大选前选民们竟将“法律和秩序”称作该国最重要的事务。瑞典何以至此?

  丹麦首相:“我经常将瑞典当作反面案例”

  2018年8月13日夜,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数十名蒙面青年纵火焚烧百余辆汽车,并向警方投掷石块。第二天,瑞典首相勒文强烈谴责烧车事件:“我真的非常愤怒!我想问问这些肇事者,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2018年6月18日晚,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一家网络咖啡厅外发生枪击事件,至少3人死亡。警方调查后表示,事件与恐怖袭击无关,是帮派冲突事件。

  2017年4月7日下午,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名男子驾驶一辆劫持来的卡车冲击王后大街,并撞进市中心一座购物中心。袭击造成5人死亡、15人受伤。

  “瑞典已经无法辨认!”德国《世界报》近日一篇报道一开头就描绘了一幅场景: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就像一个“社会狩猎场”——几十名蒙面男子在街道上愤怒地追打几名难民。一会儿,警笛声大作……文章称,这种情景的冲击是深刻的,令人震惊的事件一件接着一件,瑞典政府几乎束手无策。

  以上这些很难让人同印象中那个强调包容、平等、友善理念的高福利国家瑞典联系起来,但事实却是如此。根据瑞典民事应急机构的统计,2017年,瑞典国内共有1457辆汽车被蓄意纵火烧毁;2016年,被烧毁的汽车多达1641辆。枪击事件同样不少。2017年瑞典共发生320起枪击事件,造成42人死亡、140人受伤,这个数量是5年前的2倍,并且受害者和犯罪者大都是年轻人。

  实际上,“治安脆弱地区”的存在与管控早已成为摆在瑞典政府面前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去年,瑞典政府在2015年评估的基础上,新增8个“治安脆弱地区”,修订后全境共有23个“治安脆弱地区”,其中9个位于发生连环烧车事件的大哥德堡区。

  瑞典激增的暴力事件自然引来国际关注。去年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演讲时,误称瑞典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引发瑞典政府不满。但特朗普坚决不改口,认为瑞典确实很危险,他从新闻报道中了解了相关情况。巧合的是,两天后,斯德哥尔摩近郊发生一起骚乱事件。3月,瑞典首相访问美国,并承认瑞典存在的问题后,特朗普表示这“证明我是对的”。

  对北欧邻国来说,瑞典发生的事更具敏感性。在挪威,“瑞典状况”已经成为一个描述暴力和社会骚乱的通用短语。去年1月,北约前秘书长、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在接受瑞典媒体采访时直言:“我经常将瑞典当作反面案例。”

  “瑞典的暴力现实正在毁灭其和平安定的‘自我形象’”,美国“政治”网站今年4月总结说,瑞典或许以流行音乐、宜家和慷慨的福利著称于世,但如今它正越来越同与日俱增的被“伊斯兰国”(IS)招募的“新兵”、爆炸和手榴弹袭击事件相关联。此类暴力现象并非罕见,瑞典人已经变得习惯于充斥这类现象的大字新闻标题。

  一边是左翼,另一边是右翼

  在“以共识为导向”的瑞典社会,犯罪是一个敏感话题,有关该话题的争论受到多种禁忌的限制。尽管瑞典政府不愿将治安与移民问题挂钩,但其列出的“治安脆弱地区”基本上都是传统的难民聚居区。在这些区域,宗教极端主义横行,暴力犯罪频发,帮派冲突尖锐,警察执法困难,因此又被部分国际媒体称为“禁行区”。更为严重的是,“治安脆弱地区”为宗教极端主义和回流恐怖分子提供了天然庇护。

  根据瑞典国家犯罪预防局数据,自3年前欧洲爆发难民危机后,瑞典犯罪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一些针对难民和难民营的仇恨性犯罪开始出现。在瑞典西南部城市特罗海尔的一所学校,一名蒙面男子曾持剑攻击师生,造成2死2伤。警方后续发布的信息披露,攻击者没有犯罪记录,但曾注册参加极右的瑞典民主党主导的反移民宣传活动。

  这正是瑞典社会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本月初的瑞典大选,社民党主导的中左翼政府以微弱优势战胜中右翼联盟,但取得的议席没过半数,无法独立组阁。而瑞典民主党自2010年大选获得席位以来,一路高歌猛进,并在本届大选中斩获17.6%的支持率,巩固了议会第三大党的地位。瑞典民主党强势崛起,正是收获了大量对社民党政府难民政策不满的瑞典民众的选票。

  一些人将问题归咎于难民,难民们对此有话说。《环球时报》记者在瑞典境内搭乘优步时,发现司机小哥大多为移民或者移民后代。其中一名年轻小伙艾哈迈德向记者介绍说,他来自索马里,跟随家人来瑞典已经十几年,“他们(极右势力)就是纳粹、种族主义者,把所有问题都推给移民和难民,自己对于怎么把瑞典搞好却提不出建设性意见”。艾哈迈德的话代表了许多在瑞少数族裔的心声。

  不管怎样,这样的局面造成瑞典的开放社会被动摇,社会裂痕加深:一边是左翼,另一边是右翼。瑞典历史学家拉尔斯·特莱格尔德说,几十年来,左派将瑞典的民族元素从思想中驱逐出去,希望把瑞典打造成一个理想的道德国度,现在的社会现实却为极右翼政党崛起开辟了道路。

  8月末,带有明显纳粹色彩的“北欧抵抗运动”申请举行大型游行,让瑞典警方如临大敌。《环球时报》记者前往采访时发现,虽然警方批准了他们的游行申请,但实际上根据他们的游行路线画了个同心圆一样的封锁线,让游行人群在内圈自娱自乐,中圈是警察把守,外圈行人根本看不见游行者。

  “榜样国家”麻烦缠身?

  年轻的父亲推着婴儿车“休产假”,工人们戴着安全帽骑行在干净、安静的街道上……瑞典在两性平等、环保、和平等诸多领域以先驱出现,瑞典上下为自己“进步且宽容”的形象自豪,但如今,瑞典政府却不得不发动提升“瑞典形象”的国际攻势,以淡化犯罪现象增多带来的不利影响。

  今年3月访问白宫期间,瑞典首相勒文承认本国存在犯罪尤其是枪击案件增多等问题,但否认存在“不得进入的区域”。瑞典教育大臣4月访问匈牙利期间也发出类似信息。今年3月,瑞典劳动市场大臣约翰松对英国广播公司表示瑞典强奸和性骚扰案“正一再下降”。然而,现实恰恰相反,约翰松后来在致歉声明中承认了这一点。

  不久前,瑞典政府给480万户家庭分发一本“战争与危机”小册子,教导瑞典人危机时刻怎么做。表面上这是为应对俄罗斯的威胁,但一些媒体认为,它反映了瑞典近年来的不安全感和危机感,而背后的主因绝不是俄罗斯因素那么简单。

  “榜样国家陷入危机”,德国黑森州广播电视台近日分析了瑞典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斯堪的纳维亚模式”其实是以“瑞典模式”为依托,上世纪30年代,在世界陷入危机之时,瑞典却出现“温暖”的改变。福利国家逐渐形成,“社会利益”和“高税收”成为两大支柱。这让瑞典社会有了强大的社会共识,国家就像一个大家庭。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加上难民危机这一导火索,瑞典的社会问题如火山爆发般开始出现。学校、医院、警察部门、养老院等机构开始实行紧缩政策,政府要提高退休年龄,富翁们纷纷到国外避税。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社会群体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没有像瑞典那样迅速变得严重,难怪越来越多的瑞典人,甚至外国人都在感叹:瑞典过去一切都要比现在好很多。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瑞典最近几年政治局势和社会环境处于剧烈变动之中,尤其是欧债危机发生后,瑞典经济受到冲击,再加上左翼执政的传统被打破,恰逢难民危机,而瑞典又是北欧接收难民最多的国家,在此背景下,最终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崔洪建认为,短期来看,瑞典社会遭遇难民融入带来的文化冲击问题;长期来看,国际形势整体在变化,欧洲民粹主义泛滥,瑞典很难置身事外。

  曾经,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模式”被当成范本在全球研究,而今这个离“人间天堂”名号最近的国家却负面新闻缠身,引发国际社会唏嘘。上世纪20年代,瑞典社民党为瑞典规划方向,实现近一个世纪的繁荣稳定,未来瑞典何去何从将考验新政府的智慧。

  相关链接:平和之下的危险不容忽视

  【环球时报报道驻瑞典特约记者吴铭】 9月23日,《环球时报》记者特意从老城一路走回家,体验斯德哥尔摩的大街小巷在周日的阳光里是怎样一种感觉。老城的人流和往常一样,很多游客拿着相机在拍照,诺贝尔博物馆广场上人头攒动。

  一路走来,记者经过议会大楼、市政府大楼,看到人群熙熙攘攘,但并不嘈杂。在王后大街,就是去年4月7日恐怖分子驾车冲进人群的地方,人们在闲逛,一切如常。

  在老城,记者看到一家名叫“将军”的饭店,上前问老板最近客人流量如何,他说跟往常比没有异常。问及前段时间发生纠纷的中国游客事件,他说“小事一桩”。等快到家时,经过前不久中国游客预订的那家旅馆,门前也是如常的平静。

  瑞典近年来因为难民的增多而发生一些事件,治安问题因此成为话题。问题的确存在,特别是在深夜,出没于地铁上的人,往往是吸毒者、醉鬼。如果在那个时候出行,难免遇上他们。上个月,瑞典东南部发生青少年纵火案,就是一伙吸毒者通过互联网串联烧车,好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环球时报》记者一般不会在半夜出门,因为瑞典大部分人晚上9时以后就不接电话,准备着休息了。

  另一个影响斯德哥尔摩城市形象的是,很多商店门前坐着罗马尼亚人,尤其是妇女。她们基本上把乞讨当成职业,每天按时坐在商店或超市门前。当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想方设法让她们离开,但一直没有成功。这些人享受免费地铁交通,没有被媒体报道什么相关丑闻,她们坐在那里理直气壮地乞讨,成为斯德哥尔摩市的另一道“风景”。

  总的来看,瑞典社会通常是一片平和,但对于中国游客来说,需要格外小心。一些无业游民可能形成犯罪集团或小团伙,专门对中国游客进行盯梢,然后伺机偷抢中国人的钱包或行李。这方面,中国大使馆已经给出统计数据。而他们之所以以中国人为目标,主要还是因为中国人喜欢带现金,而且中国人越来越多,这让小偷容易得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人们出国,外国人会问:你是日本人吗?因为日本人走到哪里都会在哪里疯狂买东西。现在,《环球时报》记者的日本邻居说,她外出时常被人问道:你是中国人吗?

  眼下,瑞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组成新政府,然后想办法安排好移民的就业。瑞典在2015至2016年一下子接收16万难民,随后决定遣返8万。这需要时间。从2016年开始,最近两年瑞典执行的都是欧盟难民接收的最低水平。可以说,现在瑞典更注重量力而行,但能否真正解决诸多社会问题,还有待观察。

 

http://news.ifeng.com/a/20180925/60085473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