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处于地中海、几内亚湾和大西洋、西非腹地两大“非洲走廊”交界处的十字路口,自古以来就是阿拉伯文明和非洲文明的交汇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由于“分离武装”和“恐怖武装”合流,又扬言在当地实行“教法治国”,国际社会普遍担心,一旦“马里走廊”被打通,北非的伊斯兰极端势力就将毫无滞碍地南下挺进西非,和声势浩大的“博科圣地”沆瀣一气,并东进与苏丹、索马里的极端组织相呼应,如此一来,北至地中海,南至几内亚湾,西至大西洋,东至红海和阿曼湾,“基地”等原教旨势力将连为一个整体,武器、毒品和人员的交流畅通无阻,这将成为半个非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噩梦。
所以马里之战伊始,法国国防部就宣布了行动目标,“制止极端武装的攻势和对马里政府的威胁,维护马里主权和领土完整,掩护、配合非洲军队的部署和攻势,必要时直接反击极端势力武装的攻击,帮助马里陆军培训”。法国是马里的前宗主国,在西非、北非势力根深蒂固,在这些国家独立后,仍通过支持其统一货币、留驻军队帮助维持秩序,进行经济援助及合作,在当地保留着深厚的影响力。
不仅如此,马里北方资源丰富,既有尚待开发的阿达尔铀矿,也有横跨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和马里的油气田,作为非洲第三大黄金生产国,该国大部分黄金储量也在北方。作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成员国,马里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也攸关西非乃至整个非盟各国利益。马里是非洲国家的“民主楷模”,法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当然不希望马里当局倒台。法国出兵马里,首先是希望继续维护自己在该地区的影响力,通过打击极端宗教组织,消除法国在该地区的安全隐患。
此外,2011年法国在利比亚和科特迪瓦的军事行动使其国际影响力大增,因此,奥朗德也希望通过这次行动来谋求政治加分。从1月开始军事干预马里以来,法国在马里已部署了4000名士兵。法国国防部日前表示,将于3月初逐步撤出法国部署在马里的军队。对于法国高层来说,马里没有成为法国的“阿富汗”,顺利的战事和妥当的撤退让他们的民意支持率也略有上升。
法军的战术手段很灵活,空中打击最先登场,地面部队快速跟上。空中打击目标选择精准,地面战斗规模有限可控
从作战上看,法军的战术很灵活,地面部队投入的装甲车辆均为适宜沙漠作战的轻型车辆。加之在科特迪瓦、乍得、吉布提、加蓬和塞内加尔都拥有军事基地,所以法军能快速调动兵力,部署马里。
但是,由于非洲的空军基地条件简陋,法军最先进的“阵风”战斗机主要部署在本土,依靠空中加油,借道阿尔及利亚领空,对被占领的马里北方进行突袭。自1月11日法国正式宣布出兵马里之后,法国空军的空袭作战仅持续了4天,特种部队就开始了地面行动。
此后,法军空袭范围虽然广泛,但由于武装分子经常藏身居民区,让法军战机的精确制导炸弹难以发挥作用,法军不得不对空中打击目标进行严格甄别,所以总的来看,法军的空袭密度并不大。
另一方面,尽管得到法军的空中支援,但马里政府军的训练和装备都不佳,也无力阻挡反政府武装的进攻。马里武装力量约为1.5万人,其中陆军、共和国卫队和民兵占到了绝大多数,但由于北方分裂和政变,陆军和民兵实力大减,共和国卫队又因支持前总统和陆军不睦,目前虽相安无事,但彼此戒备,非但不能同舟共济,相反要分兵提防对方。
不仅如此,政变后的马里陆军士气低落,军心涣散,马里军队重整旗鼓尚需时日。加之西非共同体部队也是迟迟未到位,所以有些时候,法军不得不自己动手,直接面对武装分子,但自开战以来,法军又不愿无限制地扩大地面作战,因此,组织的地面战斗总体上规模都不大。
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综合考虑,法国对马里局势只会采取“有限介入”,法军在马里不会打“持久战”
西非是法国的传统势力范围,从政治影响和经济利益角度出发,法国要捍卫这一地区稳定的决心是非比寻常的。但事实上,法国目前最担心的,除了马里反政府武装扬言将组织对法国本土实施恐怖袭击外,主要还是兵力不足、财力不济。
在法国看来,北约、欧洲盟国多是“口惠而实不至”,嘴上喊“支持”、“理解”,却任由法国一家赴汤蹈火,随着战事的发展,法国一直在通过安理会和其他平台,极力推动更多国家出兵、出力,以免自己一国被马里战局拖垮。
而马里的反政府武装似乎也摸透了西方国家的心理,他们以复杂地形为依托,积极准备同正规军打一场游击战,突袭城镇、袭击车队、埋设地雷、绑架人质等,这些都是惯用手段。此外,驻马里的非洲援助部队尚未完全部署到位,即便全部抵达,法军还需对马里和非洲军人进行培训。
总之,法军要想让非洲部队完全取代自己完成后续作战任务,除了要对他们进行技战术培训外,还要设法加强他们的装备。法军完成第二阶段的清剿任务后逐步从马里撤离是可以预期的,但法国要帮助马里国家实现完全复兴却仍需时日。
可以肯定的是,活跃在非洲的伊斯兰极端势力武装还会继续负隅顽抗,不断地制造事端。法国对马里局势只会采取“有限介入”,法军在马里也不会打“持久战”,但法国的使命还远远没有结束。
(解放军边防学院 孙晔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