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能源窘境左右欧洲外交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http://www.qstheory.cn | 更新时间:2014-05-29 14:42:08
2014年05月21日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传宝

    近来,欧洲国家围绕乌克兰问题频频对俄罗斯挥舞大棒,威胁实施制裁,但事实上往往是大棒举得高打得轻,即使实施制裁,依然蜻蜓点水,鞭不及里。那么,是什么捆住了欧洲国家的手脚,使得他们难以对俄罗斯恣意妄为呢?

    毫无疑问是能源问题。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能源高度依赖,这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从欧洲本身来看,长期掠夺性的经济发展几乎耗尽欧洲地区的矿石能源储量,该地区能源底子已经薄得不能再薄。据最新统计,英国石油储藏只有5.2年的开发量,煤炭开发只能持续4.5年,天然气则仅为3年。法国的化石能源储藏剩余量几乎耗尽,仅能维持不到一年的开发。意大利石油剩余开发量仅能维持一年,煤炭和天然气则不到一年。俗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欧洲这般可怜的“家底”,决定了欧洲国家在处理对俄关系时格外谨慎。

    当然,在欧洲也有不为所动的国家,德国便是一例。晒一晒德国的能源储藏量,就不难看出德国的底气从何而来。据最新统计,尽管德国的石油、天然气开发仅可维持一年,但其煤炭储藏量足可再用250年。

    除了处理对俄关系外,欧盟东扩也深深地打上了能源的烙印。欧盟东扩是欧洲近十年来最重要的外交行动,目前其成员国已经扩大到28个,并深入到原苏联和东欧的势力范围。从当前看,欧盟东扩并不愿就此止步。欧盟东扩有着政治、经济及战略考虑,但为欧洲寻求新的、稳定的能源供给也是欧盟东扩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近加入欧洲的保加利亚、波兰等矿石能源储藏丰富,欧盟东扩已经尝到甜头,大有斩获。

    武装干预也是欧洲国家近年来引人关注的对外行动之一,其中,保证能源稳定供应更是发动武装干预的主要诉求之一。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后,BP、壳牌、道达尔等欧洲石油公司蜂拥而至,中东石油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目前,欧洲在对伊朗核问题上更是软硬兼施。专家指出,防止核扩散是欧洲国家桌面上谈判的话题,但桌底下觊觎的是伊朗位居全球第二的石油储藏量。

    可见,能源窘境深深地困扰着欧洲发展,也深深影响着欧洲的外交。可以预见,随着欧洲自身能源的枯竭,能源因素在欧洲外交政策中所占份额将越来越重。当前,欧洲国家正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但专家预计在短时间里难以改变现有能源结构,欧洲能源窘境将长期存在。不过为破解能源短缺难题,欧洲国家在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合作和竞争,又构成了欧洲外交的一个新课题。

http://www.qstheory.cn/economy/2014-05/21/c_1110790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