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在不确定性中创造确定性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http://world.gmw.cn | 更新时间:2020-08-04 09:33:00

        来源:“甜甜余味”微信公号2020-07-29 10:04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以视频会议形式共同主持第八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双方围绕“开启后疫情时代中欧合作新局面,引领全球经济稳健复苏增长”主题,进行了深入、坦诚、务实、高效的讨论,就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治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世贸组织改革、扩大市场开放、数字经济、互联互通、金融和税务领域合作等达成一系列丰硕成果和共识。
  当晚9时许,新华社报道了这样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一个小时后,阅读量已经接近百万。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的官网上也同步挂出了相关消息,详细介绍了这次对话的各方面内容。

  显然,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对话太珍贵了。其可贵之处,不独在对话达成的成果和共识,更在于对话本身透露出的勇气和信号——即便面临着种种不确定性,也决不放弃对确定性的努力;即便确定性被喧嚣与纷扰掩盖,也要主动作为、积极争取,用创造而不仅是寻找来开拓这样的前景。
  新华社报道之外,商务部网站发布的对话情况详稿,更让人感慨:既有对这些来之不易成果的欣慰,也有对成果背后种种世事风云的感叹。
  近年来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有时候甚至来势汹汹,给全球多边贸易蒙上浓重的阴影;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多个地区,令原本就不堪重负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有些国家的政客为了一已私利大搞政治操弄、不遗余力瓦解国际合作,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将科技和经贸异化为政治工具——原本需要同舟共济的很多场合,反而沦为充满负面能量的战场,“不确定性”反倒成为未来发展中最大的“确定性”。
  “破云而出的永远是光。”继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被路透社等外媒评价为“当前中美双边关系中少有的一抹亮色”之后,中欧间的这次经贸高层对话,再次向我们展现出这道光带给人的希望,关于确定性可以被创造的希望。
  确定性如何被创造?
  一在底色。无论古今中外,生存和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的终极课题。正如对话成果中指出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正是当前的“特殊背景”,也再次证明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这也正是国际社会联手创造确定性的底色。体现在具体合作上,就是要“增进相互理解和包容”、“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共同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共同“维护全球经济金融和市场预期稳定”、“推动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
  二在底蕴。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仁义礼智信”是涵养更是基因,谋求发展靠的是自我改革和包容合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我们的追求。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兑现着“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承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2019年的40条再次缩减到33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出台、第三届进博会正在推进中……《纽约时报》的评论是“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双方将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贸易物流畅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双方充分肯定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特别是就公平竞争议题取得的重大进展”将“在年内完成谈判,达成高水平投资协定”——这既是出于对中国的信任,更是对中国良好前景的信心。
  三在底气。二季度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发布后,美联社称“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成为首个‘由负转正’的主要经济体”,世界银行则预测中国“将在后疫情时代推动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2019年,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已经是东盟),中国则是欧盟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的份量,不言而喻(欧委会官网关于本次对话的报道后,就特意附有中欧贸易具体情况)。正是因为有这些实打实的合作基础,双方才会承诺“坚定支持以规则为基础、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并在扩大市场开放、数字经济、金融和税务领域等各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值得注意的还有这样一句话:“双方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同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对接,积极推进中欧互联互通和第三方市场务实合作。”欧亚携手共进,眼看有了更多期待。
  中欧加强合作,增加的不仅是双边关系中的确定性,更是为全球秩序回归正轨注入了大大的信心,给当前动荡不安的国际社会带来慰藉和正能量,为地区间团结协作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有利于中国,有利于欧洲,有利于整个世界”。
  如何让这份确定性越来越大?我们靠的还是老法宝: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http://world.gmw.cn/2020-07/29/content_34038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