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德引领中欧合作 中国首超美国成欧盟最重要贸易伙伴
作者:施维 张悦 | 文章来源:http://world.people.com.cn | 更新时间:2021-02-25 15:29:00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2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受到了新冠疫情影响,但2020年中国和德国双边贸易总额仍创历史新高,达到2121亿欧元(约合1.67万亿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3%。这是中国连续第五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2020年德国对华进口额为1163亿欧元,同比增长5.6%。中国自 2015年以来一直保持德国最大进口来源国的地位。去年德国对华出口额达到959亿欧元,同比下降0.1%。中国是德国第二大出口目的国,仅次于美国。

   

  制图:实习生谢郁楠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德美贸易额出现大幅下降。去年德国与美国的贸易总额为1716亿欧元,同比下降9.7%。其中,德国对美出口额为1038亿欧元,同比下降12.5%;德国对美进口额为678亿欧元,跌幅为5%。

  不仅仅是德国,欧盟与中国贸易也屡创新高。德国《明镜》周刊17日援引欧盟统计局最新报告称,“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重要贸易伙伴!”2020年欧盟与中国和美国的贸易额分别为5860亿欧元和5550亿欧元。中国经济从新冠危机中恢复的速度明显快于美国,为欧盟提供众多抗疫产品。

  对德贸易额高企源于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在去年如此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之下,中德贸易能够逆势崛起,实现正增长,实属不易。对此,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经济教研室主任徐四季副教授分析认为,这首先得益于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在疫情背景下显示出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中国去年率先有效防控疫情,开始复工复产,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在世界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幅提升。除了疫情下国际市场的巨大需求,我国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出台的相关措施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徐四季表示,去年有约170家德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企业数量和面积连续三年居欧盟之首。优势互补的新型互利合作正推动两国在价值链上深度融合。双方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数字经济等未来领域合作潜力也在不断释放。这些也成为中国稳坐德国最大贸易伙伴位置的重要原因。

  经贸合作是中德关系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客观来讲,中德两国在政治、历史、文化等领域存在差异,甚至会出现一些分歧,但这并没有阻碍两国关系的高质量发展。在两国领导人的引领之下,双边关系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其中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与德国经贸合作互补性强,利益融合度高。中德双方都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致力于推动经贸各领域务实合作并创造有利环境。这为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外交部网站显示,德国是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截至2020年7月底,我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11079个,德方实际投入357.3亿美元;经中国商务部核准的中国累计在德全行业投资存量为166.6亿美元。

  德国联邦统计局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在德国进口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从历史上看,1980年时,中国仅排在德国进口来源国第35位,到1990年已升至第14位。自2015年起,中国连续成为德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近年来,两国在数字化、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加强互利合作的潜力不断释放,创新合作已成为中德合作新引擎。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但中德两国的交往与合作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推进务实合作。去年,中德两国开启了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帮助数千名德国企业人士顺利返回中国。各地也纷纷出台措施,为在华德国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供便利。中德合作为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德引领中欧合作 未来可期 

  作为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德两国一直致力维护多边主义,实现互利共赢。面对英国“脱欧”、欧盟内部危机加剧、中美摩擦升级、欧美关系面临重塑等不稳定因素交织的国际局面,中德发挥积极作用,夯实中欧合作关系基础的意义十分重大,两国务实合作也愈发具有引领和示范意义。

  去年9月,中德欧三方领导人举行了视频会谈。这是三方最高层领导人的一次重要会晤,也是中欧之间的一次重要战略沟通。中国和欧盟都认为合作至关重要,一致同意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对话协商,坚持和平共处。

  上周,中欧经贸关系也迎来了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根据欧盟统计局发布的外贸数据显示,2020年欧盟27国与中国货物贸易在疫情中逆势双向增长,中国首次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响,全球海运、航运的货运能力下降,而中欧班列发挥国际铁路联运独特优势,大力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物,并承担了医疗物资运输任务。2020年全年运行突破万列,为稳定中欧供应链和贸易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中欧班列的逆势增长生动诠释了疫情下中欧贸易的繁荣与活力。

  随着中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加之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去年年底如期完成,中欧经贸合作的前景愈发值得期待。欧盟中国商会在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后第一时间发布声明称,这是双方为中欧建交45周年送上的一份厚礼,对中欧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释放出强烈的共克时艰、携手共赢的政治意涵。中国德国商会今年2月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 2020/21》显示,77%的受访者预计他们在中国的表现将优于其他市场。72%的受访者预计他们2021年在华销售额将继续上升,56%的受访者预计其利润将上涨。几乎所有(96%)接受调查的企业均表示没有撤离中国的计划,72%的企业计划进一步加大投资。此外,在华德企对即将签署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纷纷寄予厚望。

  关于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重要意义,徐四季表示,对中国来说,中欧投资协定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国内改革开放、产业转型升级,利好中国经济“双循环”中的外循环。对欧洲来说,该协定有助于确保欧洲公司更好地进入中国庞大的市场。因此,中欧投资协定的达成是一次双赢,为中欧经贸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性框架保障,充分显示出双方维护多边主义、捍卫自由贸易的政治立场。

  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双方应在“后疫情时代”推动双边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德国在欧盟中具有领导作用,中德进一步深入合作将为两国及中欧关系发展带来新机遇,也可为世界增添更多稳定因素。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1/0224/c1002-32035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