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7日夜,格鲁吉亚为收回对南奥塞梯的实际控制权,突然对其发动军事进攻,试图利用当时国际社会聚焦于奥运会之际迅速控制南奥塞梯,并在西方支持下迫使俄方接受既成事实。格的举动遭到俄罗斯的强烈反击。
8月11日,俄罗斯以保护南奥塞梯境内的俄公民为由,出动了第58军同格鲁吉亚政府军展开激战。随后俄又出动第76、98空降师,第45独立侦察团的特种部队参战。9日,阿布哈兹宣布开辟“第二战场”,出动空军和炮兵向驻扎在阿境内科多尔峡谷的格军发起进攻。10日,俄军基本控制了南奥塞梯,格方宣布停火,要求进行谈判,但战事未停。11日,格军退出南奥塞梯,转入防御。12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宣布结束这次军事行动时说,并表示俄罗斯的目的已达到,“侵略者的武装力量已被瓦解”。
欧盟介入调解俄格冲突
8月8日,以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为首,德国、英国等欧洲各国政府均要求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停火并举行和平谈判。
8月10日,法国外长贝尔纳·库什内与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举行了会谈,格总统接受了库什内提出的立即停火、救治伤员、双方部队有序撤离、最终达成政治和谈等四项建议。11日,萨科齐和库什内又到达俄罗斯与梅德韦杰夫会谈。
8月12日法国促成俄格双方签署了停火协议,协议包括六点:放弃使用武力;彻底停止所有军事行动;开展人道主义援助行动;格鲁吉亚军队回到出兵前的常驻地点;俄罗斯军队返回开始军事行动前的位置,在国际维和机制形成之前,俄维和部队可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就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未来地位及安全保障途径问题展开国际讨论。
在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社会不断向俄施压的情况下,欧盟虽作为调停人促成了格俄双方签订停火协议,但俄美矛盾却愈演愈烈。
8月19日,北约宣布考虑对俄罗斯入侵行动进行制裁,并宣布其行为违反了国际法。次日,美国与波兰签订协议,在波兰领土上部署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作为回应,俄罗斯宣布与白俄罗斯签署协议建立联合防空系统,以抵制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
8月23日,俄罗斯虽宣布已从格鲁吉亚“完全撤军”,但实际上仍有俄军不仅在格鲁吉亚被占领土上,甚至还控制着冲突区以外的几个重要地区,包括黑海港口城市波季和西部小镇塞纳基。
8月25日,梅德韦杰夫表示在处理与北约的关系时,俄罗斯打算采取各种行动,甚至不惜终止同北约的合作。
2008年8月25日,俄罗斯议会经过投票,一致呼吁俄总统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次日,梅德韦杰夫总统正式宣布承认两地独立。
此举引起欧盟的震动,其应对措施可简述如下:第一、在外交场合用强烈语言谴责俄罗斯的行为,表示支持格领土完整;第二、出于维护欧洲周边安全与稳定的考虑,开始积极采取措施冷却俄欧矛盾,避免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第三、出于能源需求和战略安全考虑,表示了保持与俄罗斯继续进行合作的态度,并主动承担俄格冲突调解和担保人的角色。
首先,在俄宣布承认南阿独立并决定与其建交后,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当天表示,欧盟支持格鲁吉亚领土完整。他说:“当今世界,谁也不能像冷战时期那样做。我们希望俄罗斯能在国际舞台上担当负责任的角色。”德国总理默克尔称俄这一举动是“不可接受的”和“违反国际法的”。法国外交部代表表示:“我们对俄这一决定表示遗憾,并重申我们支持格领土完整的立场。”英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俄总统的这一决定是绝对的错误。
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在对莫斯科承认南阿独立进行谴责的同时,还在不同场合发出了威胁。
8月28日,法国外长库什内表示,欧盟国家领导人正在考虑制裁俄罗斯。他说,欧盟正在试图起草一份态度强硬的声明,以表示其坚决不能接受格鲁吉亚正在发生的一切,他说,“我们考虑了制裁,也考虑了其他手段”。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
8月26日在访问乌克兰前呼吁国际社会成立“反对俄罗斯挑衅行为联盟”。他说,莫斯科承认南阿独立,在战后欧洲历史上标志着一个“真正重大的时刻”,对俄罗斯和西方都形成了真正的挑战。此后一天他又说,俄总统有“重大责任”,避免挑起一场新冷战。
9月1日举行的欧盟特别首脑会议经过3小时的磋商最终一致认为:“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入侵不能接受”,呼吁俄全面落实已经达成的停火协议。会议决定,在俄完全撤回到冲突前位置之前,欧盟将暂时推迟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框架协定谈判。这是格俄战争爆发以来欧盟对俄罗斯采取的唯一“制裁措施”。欧盟峰会还决定向格鲁吉亚提供经济援助,并且任命一名格鲁吉亚危机特别代表。
9月8日和9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负责外交与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先后前往莫斯科和第比利斯。在莫斯科,三人试图说服俄罗斯从格鲁吉亚完全撤军。巴罗佐说:“我们要向俄罗斯传递的基本信息非常明了。那就是,俄罗斯可以并且应该通过对话,通过外交努力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巴罗佐同时试图缓和俄罗斯和西方越来越激烈的言辞。他说:“我们有兴趣跟俄罗斯建立建设性关系。重要的是表明我们需要什么。我们需要的是冷静的头脑,而不是冷战。”最终,欧盟代表与梅德韦杰夫会谈后达成了一个六项停火协议的补充条款:由欧盟担保格鲁吉亚不会再次对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发动军事攻击;俄格两军撤回冲突前驻扎地区;欧盟军事观察员进驻阿南两地区维和。此外,双方还商定:将于下月在日内瓦商讨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未来地位问题。至此,格俄危机在欧盟的担保下得以暂时平息。
俄格冲突对欧盟的影响
首先,正如前文所述,俄格冲突导致欧盟内部再度分裂。透过俄格冲突可以看出,欧盟内部的分歧和矛盾是全方位的。从伊拉克战争“新老欧洲”的分歧到现在,“新老”阵线的矛盾总是在关键时刻发酵,欧盟内部价值观念、利益分歧越来越大,还不时出现新的“搅局者”,不光是“新欧洲”挑战“老欧洲”,还有欧盟“小国”出于等级差别追求决策民主而同“大国”唱反调,及美国的伙伴英国和波兰等更加常态地扮演着“特洛伊木马”的角色,那些行将入盟的国家也因为种种原因开始在欧盟内部的决策中产生影响(如塞尔维亚因科索沃问题),造成欧盟决策更加飘忽不定。美国在背后得操纵也不容忽视。美国为控制欧洲能源供应和遏制俄罗斯,设法利用北约中的欧洲国家在俄罗斯周围建立起防疫线,波罗的海国家、波兰以及乌克兰都完全追随美国,因而成为“第一等级”。而英国现在想同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建立能源战略联盟,但同时又不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因而被列为“第二等级”,而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出于本国的利益考虑,希望保持自己的立场而不盲从华盛顿的政策,甚至反对美国过度干预欧洲事务,被美国列为“第三等级”。美国采取“听话的鸟儿有食吃”的战略,加深了欧盟内部的矛盾。
其次,尽管不排除俄欧合作和交流得以继续甚至在有些领域有所增加的可能性,但双边关系总体上至少在近期和中期会渐行渐远。几百年来,俄罗斯一直没有停止过融入欧洲的努力,但至今没有得到欧洲人的认同,随着利益矛盾的加深和认同差异的扩大,双方矛盾有可能继续扩大。
最后,欧盟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没有缓解,且短时间内难以改观。美国康涅狄格州格林尼治的能源分析师克里斯·拉佩尔说,格鲁吉亚在遭受打击后,“铺设不走俄罗斯、经过中亚抵达欧洲的新管道的任何可能性几乎都消失了。”在容易遭到俄罗斯愤怒惩罚的国家铺设管道的风险太高了。英国石油公司前高级主管尼克·巴特勒说:“毫无疑问,格鲁吉亚的局势增加了在该地区投资的风险。”欧盟可能要更加依赖俄罗斯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