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乌克兰危机、欧洲形势与中欧关系”研讨会综述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http://www.ciis.org.cn | 更新时间:2015-03-20 09:47:00
来源: 《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    作者: 步少华    时间: 2015-01-22

2014年11月15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与《国际问题研究》编辑部在京联合举办了“乌克兰危机、欧洲形势与中欧关系”研讨会。来自外交部欧洲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与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外交学院的官员和专家与会,就乌克兰危机与大国关系、乌克兰国内形势及欧洲形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乌克兰危机搅动大国关系

俄罗斯与乌克兰彻底“离婚”,损失巨大。乌克兰结束在欧俄间的摇摆状态,彻底倒向西方。其中,乌克兰正与北约发展的实质性合作比形式上的加入更为重要。相比之下,俄罗斯不但失去了乌克兰,经济与外交均受到重创。一方面,俄罗斯国内资金大规模外逃,预计2014年将累计超过1500亿美元;另一方面,西方停止提供资金和技术将重创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及北极等能源新产区的油气开采。此外,俄罗斯外交也陷入空前孤立,不仅近年来推动的加入经合组织(OECD)谈判陷入停滞,原苏联国家对其疏离感也日渐增强。

乌克兰危机致使欧盟内部分裂加剧,立场协调难度加大。其中,中东欧国家在对俄问题上已分裂成两大阵营: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和捷克为强硬派;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则由于经济上与俄罗斯联系紧密而态度摇摆。此分裂或将拖累日后欧盟及北约的决策效率。德国在危机中始终奉行双轨策略:一方面和欧盟及美国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则强调与俄罗斯对话。德国的“反常”外交或将为危机未来态势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美国与欧洲在危机中表现并非铁板一块,而是保持着一种“选择性同盟”的关系。二者在危机中表现不尽相同,美国更重在“谋势”而欧盟则偏于“谋事”。美国成危机最大赢家,不仅在跨大西洋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增强,在国际体系中“一超独大”的地位也不降反升。相比之下,欧盟则疲于危机管控,既担心受危机拖累,又无法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陷入两难境地。

 

二、乌克兰面临政治、经济、外部三重风险

乌克兰近期内部政治、经济风险加剧,再加上持续存在的来自俄方的外部威胁,乌克兰实际已处于崩溃边缘。一方面,乌克兰街头政治、极端民族主义及“政治清算”已严重威胁到其政治改革与稳定。街头政治始终难以停息,更严重的是,在东部作战的轮休士兵也加入其中。如果国际社会对此不加约束引导,乌克兰有可能再次爆发内部冲突。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盛行,并有向精英阶层蔓延之势,这对波罗申科政府形成了极大的牵制,其对俄政策在议会选举后转向强硬。此外,波罗申科上台后颁布的《政治清理法》和《国家反腐败战略》也有“一刀切”之嫌,受其影响的公职人员数量达100万之巨。

另一方面,乌克兰国内经济正滑向危机边缘,财政日益枯竭,货币贬值幅度近100%,银行也已基本失去支付能力。乌克兰政府为了遏制资本外逃进行了严格的资本管制,民众取汇、取款皆受限制。受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协议的刚性约束,乌克兰社会公共开支大幅上涨,通胀压力巨大。对俄经济制裁也对乌克兰造成严重影响,其2014年前8个月对俄出口下降了25亿美元,降幅达25%。此外,战争开支负担巨大,2014年的战争开支预测将达630亿格里夫纳,占乌克兰政府预算收入的30%。

鉴于俄罗斯在危机中的行为所表现出的不可预测性,不排除其未来在乌克兰东部采取更大军事行动的可能。欧盟对俄制裁效应将递减,俄罗斯资本紧张程度也将得到缓解,预计制裁效果或将在2015年后趋于消解。

 

三、欧洲一体化进展“有喜有忧”,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2014年是欧洲议会选举及欧盟机构换届之年,欧洲一体化进程有所进展,但阻力也在增大。政治上,容克当选欧盟委员会主席或成为重要先例,显示欧盟机构政治化的发展方向;而图斯克当选欧洲理事会主席也标志着东西欧融合进一步成熟。经济上,几经酝酿和谈判,欧盟银行业联盟初具雏形。但与此同时,一体化的阻力也在逐渐显现:右翼政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的势力有所上升;一些国家在移民问题上甚至出现一体化倒退的迹象;德法政策南辕北辙,一体化两大核心逐渐失衡;财政契约等已有成果的权威性也遭到挑战。

欧盟经济状况脆弱,从“危机联盟”转变为“增长联盟”的任务迫切。欧债危机整体趋缓,但由于法国削减赤字的不确定因素,不排除2015年波动的可能。欧盟经济南北分化形势有所调整,受危机冲击较大的南欧国家形势好转,而法国、意大利、芬兰等国则陷于困境,且症结不一。芬兰传统优势产业受到巨大冲击且受对俄制裁影响较大,而法国、意大利经济存在严重结构性问题,恐将“拖欧洲经济后腿”。

欧洲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仍未解决。财政政策方面,短期内欧元区紧缩趋势不会改变,重债国出现大规模财政刺激的可能性不大,而财务状况稍好的国家可能会出台适度的财政刺激计划。结构改革仍将是成员国的首要任务,但进展程度不同。爱尔兰、希腊等被救助国的进展较大,而法国、意大利则由于国内政治原因,结构改革困难重重。货币政策方面,由于欧盟法律禁止欧洲央行直接购买政府债券,且二级市场也难以推动,欧洲央行推出美联储式大规模量化宽松的可能性不大。

 

四、中欧关系扎实推进

2014年,中欧经贸合作全方位展开且日臻成熟。在《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背景下,中国与法国、德国陆续建立合作机制以规划未来合作,保障合作可持续发展。中欧贸易摩擦可控,双方就电信产品达成反补贴协议标志着双方关系已日益成熟。不仅如此,中欧关系的战略性也继续得到提升。人民币与欧元的合作将产生较大战略影响。首次中欧安全与防务对话、即将启动的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中欧在非洲安全问题上的合作等举动及倡议,尽管都还在起步阶段,但对于传统的中欧关系来说已是重大突破。

 

http://www.ciis.org.cn/gyzz/2015-01/22/content_76315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