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赵永升等:老外如何与逝者相处
作者:赵永升等 | 文章来源:《生命时报》 | 更新时间:2016-05-05 16:14:00

 

 

编者的话:45日是我国的清明节,人们在这一天会到郊外的墓地凭吊逝去的亲人。在国外,人们凭吊逝者的方式略有不同。本期,驻外记者带您探访,各个国家的人是如何看待死亡,与逝者相处的。

  德国

  居民朝夕和“墓”相处

  提起墓地,人们常常觉得有些阴森恐怖。可在德语中,墓地却是“宁静之地”的意思。德国墓地大多位于城市中心或近郊,还充当着城市花园的角色。

  据悉,德国有近60%的逝者选择火葬。其中,又有两成人选择树葬、海葬、壁葬等环保的方式。墓地之所以建在市中心,是为了方便亲人纪念。因此,德国人对墓地并不忌讳,周围就是居民区。

  每次走入墓地,《生命时报》记者都会感受到静谧和安宁的氛围。里面的墓碑就像各种雕塑艺术品,周围还种植着松柏和小花。

  由于德国人没有传统的扫墓纪念日,因此,在周日教堂礼拜后、逝者生日或节假日时,人们就会去扫墓。而德国的墓地有专人维护,若家人无法来给亲人墓地扫墓,可以缴纳一定的费用,聘请管理员对墓碑进行维护,比如在墓碑前种植一些新的花草、清扫灰尘等。

  墓地宁静的环境,吸引着许多德国人来休息。比如,附近的上班族经常利用午休时间,到墓地散步、读书、吃一顿简便的午餐等。在附近居住的家庭主妇们还会带着孩子来这里嬉戏,退休老人们则在园中散步,或是看望已经去世的老朋友,或是做健身操,呼吸新鲜空气。一些墓地还专门铺设了自行车道,供附近居民锻炼。▲

  法国

  公墓吸引全球游客

  在法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人生来平等,自然去世后也是平等的。因此,在法国巴黎的几个著名公墓里,很多世界著名的艺术家、文学家等与平民百姓毗邻而眠,成了特色的旅游景点。

  《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巴黎共有四大公墓,其中,拉雪兹神父公墓是最受欢迎的,每年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全球游客。

  在拉雪兹神父公墓里,瞻仰人数最多的当属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墓碑。据悉,他在巴黎去世后,一名仰慕他的女士为他在这里设计了一个以其作品为蓝本的男飞天雕像,驮着墓碑(如右上图)。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全球的女游客们为了表达对王尔德的仰慕之情,纷纷涂上口红,在他的墓碑上留下自己的唇印。久而久之,墓碑遭到了严重的腐蚀。2011年,巴黎市政府将墓碑用玻璃罩罩上,但很快玻璃罩就布满了口红印。

  此外,在这里还长眠着世界各国名人,比如美国“现代舞之母”邓肯、波兰音乐王子肖邦、法国喜剧大师莫里哀、“寓言大王”拉封丹、文豪巴尔扎克等人。每天,这里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争相拍照留念。▲

  日本

  去寺庙祭奠先人

  虽然日本人讲究“入土为安”,但近年来老龄化严重,墓地价格飞涨,很多日本人都把亲人的骨灰存放于寺庙中。

  《生命时报》记者采访发现,日本寺庙中有专门存放骨灰的地方,被称作“纳骨堂”。逝者家属将骨灰坛拿到寺庙中,根据存放的年限、位置等缴纳少量的费用。

  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会把过世亲人的骨灰存放在纳骨堂后,购买造价不菲的佛龛,里面摆着故人的照片,周围还能放祭品,方便随时祭奠。

  每到8月盂兰盆节(相当于中国的清明节),日本人就会去祭祖,若实在太忙,还可使用寺庙的网上扫墓服务。

  

本文作者之一赵永升,为全法中国法律与经济协会副会长,旅法华人经济(金融)学家

(联系 赵永升:jacques.zh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