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谱写中国外交新篇章(三):构建21世纪新型国际关系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 | 更新时间:2014-12-04 14:57:16

2014年12月04日  来源:新华网

谱写中国外交新篇章(一):中国和平发展与世界和平发展相统一

谱写中国外交新篇章(二):与世界共建命运共同体

    三、构建21世纪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着力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追求各国共享尊严、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的新型国际关系。“合则强,孤则弱。”合作共赢是普遍适用的原则,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而且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其他领域,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要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为此,中国外交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是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框架。

    与美国,按照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要求,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不断推进务实合作,通过两国元首会晤、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中美亚太事务磋商、中美商贸联委会等机制,加强在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的沟通协调,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和有效管控分歧,确保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与俄罗斯,互相视为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把两国关系都放到各自外交全局和对外政策优先地位,通过两国元首和政府总理定期会晤等双边机制以及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全面推进合作,把双方高水平的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的实际成果。

    与欧盟,着眼历史变革趋势,抓住发展机遇,以《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和第二份《中国对欧政策文件》为牵引,以习近平主席访问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和欧盟总部,以及李克强总理访问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希腊等国为契机,通过中欧领导人会晤等机制,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准确定位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全球产业调整中实现合作创新发展,着力推进双方和平、增长、改革、文明等方面的伙伴关系。

    与印度,沿着快速发展上升通道,以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访问为动力,抓住机遇,排除干扰,做好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共同实现民族复兴;做好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携手推进亚洲繁荣振兴;做好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正视边界等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和平友好协商,争取早日找到公平合理、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作为两大古老文明,携手走出一条相邻大国友好相处之道。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中国通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框架积极推进友好合作关系。

    二是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

    习总书记强调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中国要率先身体力行,使之成为地区国家遵循和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

    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中国要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推进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建设,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提出并积极推动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合作倡议,并以此为契机,通过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中国-东盟、中日韩-东盟等机制,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全面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为亚洲和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

    在安全领域,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通盘考虑亚洲安全问题的历史经纬和现实状况,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地区安全治理;在上海合作组织、亚信会议等框架下,把亚洲多样性和各国的差异性转化为促进地区安全合作的活力和动力,把发展作为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总钥匙”,聚焦发展主题,积极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夯实安全的根基;推动共同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大好局面,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这“三股势力”,必须采取零容忍态度,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加大打击力度。

    三是坚持正确义利观,巩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习总书记秉承中华文化和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针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道义为先、义利并举,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那些对中国长期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发展中国家,要更多地考虑对方利益。对叙利亚危机、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等,明确提出多条建议,彰显中国在中东地区事务中积极负责的建设性大国作用。

    四是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做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将继续着眼本国人民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按照责任、权利、能力相一致的原则,力所能及地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国际体系改革和全球治理,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将继续建设性参与政治解决重大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和应对全球性挑战,争取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发展事业,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世界繁荣进步。

    根据这些思想指导,在全球层面,中国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变革,在继续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落实已有改革方案的同时,与其他金砖国家共同于2013年4月在南非德班峰会上决定启动建立金砖国家的复兴银行。2014年7月,金砖国家在巴西福塔莱萨峰会上发表《福塔莱萨宣言》,签署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协议,并对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资本金、出资结构、所在地、人员与机构设置作出了说明。由此,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从理念设计阶段进入实际运作阶段。

    在地区层面,围绕朝核问题、伊核问题、叙利亚危机、巴以冲突等国际热点难点问题,中方不断提出缓和紧张局势甚至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并积极参与有关外交斡旋和谈判;围绕苏丹局势,中方不仅派出维和警察,还派遣了成建制的武装维和部队。

    这些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和有关战略部署及其推进,把中国国际战略中的大国关系、周边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多边外交,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公众等方面的外交相互结合、相互调动、相互借助、相互支撑,形成系统运筹、整体推进的宏大态势,使中国国际战略布局和实践呈现更具全球性、更具前瞻性、更具主动性的突出特点,使中国外交不断展现新气象和新局面。 (完)

    (作者高祖贵,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