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及澳门的作用

  应澳门理工大学的邀请,202265-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张敏赴澳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期间,在澳理工大学中葡名家讲坛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及澳门的作用等主题,双方共同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定位,对照欧盟科技创新研发体系与研发政策,分析了澳门深度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条件以及澳门高校及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本次讲坛会发言提问踊跃,互动气氛热烈。     

  论坛会上,张敏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夯实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战略定位。促进三地高校之间的合作,吸引更多科技人才集聚,有效促进创新科研资源、人才资源、国际合作等资源产生规模效应,提升参与科技项目竞标的优势地位;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当前大湾区科技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企业研发机构迅速增多研发投入大幅提升,创新专利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中特别提到增加科技创新投入,进一步发挥澳门高等院校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未来澳门发挥其科技创新作用深度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张敏提出了5个方面的建议:1、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资金,建议设立澳门创新专项基金,推动澳门搭建更多创新合作国际平台;2、体现一国两制的优越性,加大人才引进财政支持力度,更好地整合大湾区内人才资源、其他内地人才和国际级创新型人才来澳门创业创新;3、推动创新研发经费多元化,中央政府、澳门特区政府的研发投入外,采取激励措施吸引海内外企业在澳门设立研发中心和研发成果转移中心,推动澳门高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研发成果的转化;4、依托现有的创新实验室,澳门应在创新人才培养、推动国际创新合作上发挥更大作用,在科学研究、人文社科等领域,设立创新研发项目,更好地发挥澳门研究型大学、智库的作用;5、加快优化和调整澳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建立以澳门特区政府为统筹,科技委员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创新企业、大学、智库等共同参与决策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以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需要。 

  出席本次讲坛会议的包括澳门理工大学葡语教学及研究中心主任张云峰博士、国际葡萄牙语培训中心主任Joaquim Carvalho(科英布拉大学前副校长高若今先生)、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经贸关系课程助理课程主任Manuela Pinto、教师及博士学位课程学生。     

  撰稿:张敏 

  审校:齐天骄 

  审核:刘作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