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研讨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2125日,“比较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研讨交流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成功举办。该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与欧洲文明研究中心主办,《欧洲研究》编辑部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单位的近20位专家学者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国际视野下的文明互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与欧洲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研究》主编冯仲平研究员致开幕辞。冯所长首先对研讨会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冯所长指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新概念。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举办以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正当其时。 

  中国社科院科研局期刊处刘普处长作主旨发言,该环节由《欧洲研究》宋晓敏总编辑主持。刘普介绍了我院学术期刊和期刊管理情况。他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学术期刊既具有学术传播、学术评价的功能,也肩负着组织学术研究、推动学术创新的职责。我院学术期刊要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研究阐释工作,积极刊发学术界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的研究成果。这次研讨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能够引领学界开展更多的研究,产出更多的高质量成果。 

  会议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欧洲研究》编辑部张海洋主任主持。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秦益成老师从《共产党宣言》的文本出发,指出马克思文明观的两种叙述,即人类历史与资本主义兴衰史的叙述,以及人类历史发展机制的动力的叙述,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三个阶段的历史分析了《共产党宣言》的科学性。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张梅老师介绍了新冠疫情危机以来日本左翼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研究的新动向,她指出新冠疫情引发日本各界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热潮,促使日本舆论反思人类社会面临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贪婪欲望,疫情凸显了资本主义在价值交换、精神文明、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局限性。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俄罗斯与欧洲研究所赵柯老师结合思想史阐述了文明的内涵,分享了东西方思想中文明观的异同他认为,探讨人类文明新形态,可以把文明放在更为长远的历史视野中看待文明发展也存在各种问题,解决之道在于在风险挑战面前加强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李凯旋老师指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后出现分野。“西方中心主义”视角使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存在偏见和误解。消解西方中心主义的关键在于,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张金岭老师表示,从“三大体系”建设的角度,应当思考如何同西方学界就“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理论命题进行对话。“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推动文明互鉴,文明互鉴需要抓手,而中国的发展经验就是中国同他国交流的基点。我们推进文明比较研究,需要多学科学者之间的交流协作。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国际视野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文明互动”,由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郎加泽仁老师主持。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魏南枝老师指出,中国需要走出“西方—非西方二元对立的叙述,重建中国在知识生产方面的立法能力。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资本为中心,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孔元老师回顾了人类文明形态自18世纪以来的古今中西之变,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道路在哲学高度上的总结与创新。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文明观,从寻求共识到承认差异,从进步史观到多元史观,用爱国主义消解民族主义的话语陷阱,持续推进文明对话。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王晓玲老师认为,东北亚地区在文明形态研究方面存在共识,即以多极全球化克服区域中心主义视角。王老师以韩国学为例,指出韩国思想界对全球文化发展方向形成了新的“政治正确性”,即打破文化区域观念,不再塑造民族文化认同,而是寻求建立全球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韩国学。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王聪悦老师关注了美国外交中的种族与文明因素,认为两者作为共同的变量影响着美国外交。种族/文明因素长期保持着韧性和力度,其虽然被塑造为多种叙事,但始终部分地折射出美国的政治底色,即为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服务。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朱锐老师分析了西班牙智库对中国发展的研究,指出西班牙智库非常关注欧洲—中国—美国关系的未来,强调以西班牙为代表的南欧国家为中欧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稳定因素,欧洲的“中国观”为中国发展和对外合作带来启迪。 

  与会学者发言与讨论结束后,张金岭老师作会议总结。张老师感谢各位学者的参会,指出本次研讨会促进了多学科对话,希望疫情结束后可以有机会进行线下的互动交流,期待日后同各位学者线下再会。 

  撰稿:马麟贺

  审核:冯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