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走向与欧洲的政策选择: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举办

  2023年2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举办“俄乌冲突走向与欧洲的政策选择: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 

  研讨会由国关室副研究员曹慧主持。国关室主任赵晨研究员介绍了本次研讨会举办的背景和意义。随后,五位学者依次发言,主要观点如下: 

  国关室张超助理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俄乌冲突一周年总体回顾”,从“战前形势、战争进程和冲突现状”三个方面对俄乌冲突形势进行了梳理。他认为:冲突的爆发不可避免;迄今俄乌双方各有进退,经历了数个阶段目前,双方进入拉锯战和相对僵持局面未来可能或者已经进入新一轮的春季攻势 

  中东欧室孔田平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中东欧的政策定位”认为中东欧国家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表现积极以波兰为例,其政策目标是击败俄罗斯主要政策手段包括全力支持乌克兰、推动欧盟对俄罗斯进行严苛制裁、追随并紧密配合美国和北约波兰政策的变化源于其威胁认知的演化、历史原因等因素。就其影响来看,波兰已经成为塑造欧洲安全的重要角色在欧盟内部事务上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国关室主任赵晨研究员就“欧洲国家对乌军援”发表了观点,认为援乌反俄已经成为西方主要政策。就目前战场形势看,俄乌双方处于战略相持阶段,这与它们的武器装备、来源及库存等因素有关;乌克兰寻求西方坦克战斗机的援助,但其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最后,赵晨研究员还“诺曼底模式”的实际效用进行分析。 

  国关室赵纪周助理研究员以“德国‘冲击波’与欧洲战略自主”为题,指出俄乌冲突背景下德国冲击波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德国的“战略自主”,并德法关系带来一些波折,特别是在能源和防务安全领域;德法“嵌入式双边主义”或者德法在欧盟内部的联合领导角色,受到波兰等中东欧国家的忌惮和牵制德国“战略自主”的未来走向以及对欧洲战略自主的影响,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欧洲所博士后黄颖博士的发言主题是“欧盟对俄制裁”,她认为俄乌冲突背景下欧盟先后对俄罗斯采取了共计九轮制裁,具有长期化、常态化等特点目前欧盟正在酝酿对俄第十轮制裁,表现出欧盟“团结”;对俄制裁的战略考量在于追随美国尽力削弱俄罗斯最后,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制裁对欧盟和俄罗斯的多重影响。 

  在提问与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欧洲安全结构重塑与北约、西方对乌克兰援助的前景、欧洲议会对欧盟对俄制裁的影响、俄乌冲突走向、国际问题研究方法、冲突对欧洲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最后,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陈新研究员做了会议总结。本次学术会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创建“欧洲研究月度研讨会”制度以来的第二次例会,由国际关系研究室承办,是欧洲研究所进一步聚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的一重要举措。    

  撰稿:赵纪周 

  校对:齐天骄 

  审核:冯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