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来到革命圣地井冈山,来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与大家一起分享本人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今年是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也是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意义非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2021年2月20日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响应总书记号召,我们在欧洲所党委书记带领下,开展了为期近一年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做到学以致用,我们欧洲所青年宣传小组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欧洲所成立40周年为契机,编制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与欧洲》《习近平论欧洲》内部文献,用于学术交流。我本人也很荣幸负责《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与欧洲》中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章节部分和《习近平论欧洲》。编制过程中收获很多,现在将部分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2019年,恰逢“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我有幸在驻法使馆工作。期间,作为工作人员,我有幸先后赴马赛(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到达法国的“第一站”)、里昂(中法大学所在地)、蒙塔尔纪(蔡和森、邓小平等勤工俭学的地点)组织、参与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因为当时并没有系统性学习相关党史,对于很多内容也是浅尝辄止,所以印象并不深刻。今年有幸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对于那段百年前的历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梳理,过程中结合实地印象,较好地领悟了“干中学、学中干”的真谛。 

  首先我希望强调的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一场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事件。19191920年,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夕,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赴法热潮,20批近2000名胸怀救国梦的中国进步青年远渡重洋、远赴法国,探索救国方向、思想、道路,并接受共产主义启蒙。这些中国年轻人从法国起步,走上了革命道路。发生在100年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革命者,他们接触到马列主义的真谛,加速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过程,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为党输送了一批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斗争经验的中坚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接下来,我将围绕“为什么去法国?”和“去法国做了什么?”两个议题进行分享。 

  一是“为什么去法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主要有三个历史背景,即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民间社会理念的推动。 

  首先,留法勤工俭学学生选择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原因,主要是法国工资较高。从19161918年,大约有4万名左右的中国劳工被运往法国,被运往英国的大约有10万名左右,大约有16万名中国劳工被运往欧洲。法国给予中国劳工每人一天5法郎左右,而英国只给1法郎。勤工俭学学生在法国的平均工资也明显高于其他欧洲国家。 

  其次,五四运动的推波助澜。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们亲眼看到中国劳动群众,特别是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先进学生认为,要改造中国,必须投身劳工之中,联合劳动阶级的力量。当时在中国涌现出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他们渴望学习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受限于北洋政府的层层封锁,学生们被迫选择赴欧洲作为折中方式。在李大钊等的影响下,不少进步青年学生决心与工农相结合,选择了到法国去做工,走勤工俭学的道路。周恩来在其《周恩来同志旅欧文集》第6页,题为“留法勤工俭学之大波澜”的文章中写道:“迨欧战既停,国内青年受新思潮之鼓荡,求知识之心大盛,复耳濡目染于‘工读’之名词,耸动于‘劳工神圣’之思,奋起作海外勤工俭学之行者因以大增”。 

  最后,民间社会力量积极推动思想先进青年赴法勤工俭学。1912年初,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等发起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倡导“改良社会,首重教育”, 蔡元培认为“今共和初立,欲造成新社会、新国民,更非留学莫济,而犹以民气民智先进之国为宜。兹由同志组织‘留法俭学会’,以兴尚俭乐学之风,而助其事之实行也”。 1916年6月成立了华法教育会,在法国巴黎和中国北京分设办事机构,蔡元培和欧乐先生分任中法两方会长,最主要的一项就是组织留法勤工俭学。华法教育会理念为“发展中法两国之友谊,尤重以法国科学与精神之教育,图中国道德、知识、经济之发展。”1916至1918年间,蔡元培等仍在国内为实现大规模留法勤工俭学而积极奔走,一方面,在一些省市促成华法教育会分会的成立,其中以四川、湖南、上海、广东、直隶(河北)、山东、福建等省市规模最大;另一方面,设立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长辛店留法预备班、保定育德中学留法勤工俭学会高等预备学校、河北省高阳县留法勤工俭学会初级预备学校),后来,又在北京开设了法文专修馆,在北京大学增设了留法预备班。 

  在以上背景下,1919至1920年间,先后共20批约近2000人到达法国。他们来自全国18个省,其中以四川(378人)、湖南(346人)、河北(147人)为最多。 

  二是“去法国做了什么?”我们一言以蔽之,去法国勤工俭学是为了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我将围绕3个方面进行分享。 

  其一是旅欧共产主义组织的最初尝试。我们必须谈到一个人,他是被称为“第一个明确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人”——蔡和森。蔡和森与新民学会的十几位战友到达法国后,以蒙塔尔纪公学为活动中心,收集了很多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各国革命运动的小册子,择其重要、急需者“猛看猛译”,供其他人学习、参考,包括《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以及关于宣传十月革命的小册子。1920年7月6日至10日,新民学会在法会员在蒙塔尔纪举行会议,讨论如何“改造中国与世界”。蔡和森主张激烈的革命,即效仿俄国十月革命的方法,组织共产党,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1920年8月,工学励进会和新民学会会员为骨干和核心,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生中最早的社会主义性质青年团体——“工学世界社”。1920年12月底,该社成员30多人,在蒙塔尔纪召开年会。经过这次年会,工学世界社成员的思想倾向更趋鲜明、一致。期间提出,“社会革命问题,此间同人意见,多趋重于事实方面与必然论之上,都着着实实的想,而不作乌托邦的空想,故大都趋重于马克思主义及俄式革命。有些从前赞成无政府主义及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现在以研究之所及,大都改过来了。” 

  其二是建立中共旅欧支部。1921年春天,在旅欧华人当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小组。起初,这个小组的成员包括张申府、刘清扬、周恩来、赵世炎、陈公培。1921年7月当国内召开党的“一大”时,由于法国小组还没有和国内取得联系,所以没有派代表出席。中共“一大”召开后,旅法小组得到中央通知,知道全国统一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它成为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组成部分。1922年6月,在巴黎郊区布洛涅公园内,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8名党员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了同国内党团组织保持一致,“少共”于1923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 1925年4月1日,《赤光》上第一次出现“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的名字。 

  其三是与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在旅欧华人中,起初,无政府主义的势力和影响相当大。一些旅欧青年和勤工俭学生还成立无政府主义组织,出版无政府主义的刊物。与共产主义者形成严重对立。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法国本身就是世界无政府主义的主要策源地,巴黎也成为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想理论的重要发源地;二是李石曾、吴稚晖等无政府主义者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法主持着与勤工俭学生及旅欧青年学生关系极为密切的华法教育会和里昂中法大学,他们利用工作之便,在旅欧青年中大力推销其书籍;三是无政府主义者宣扬“真善美”的动人词句,很容易使既无社会经验又缺乏理论修养的青年上当受骗。旅欧共产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派在政治、思想等基本问题上,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论争。少共主办的《少年》和无政府主义主办的《工余》成为各方重要的论战阵地。 

  周恩来的理论水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1922年9月1日出版的《少年》第二号上,专门开辟了评论《无所谓宗教》的专栏,并刊登了周恩来的评论文章:《宗教精神与共产主义》。他提出,“自马克思出,一本科学的精神,寻出‘物质世间’的最大缺憾在现代经济组织,而生产力的变迁,更足以使此经济组织有必须崩溃之势。另一方更从人类史中,找出阶级斗争的痕迹,知道现今的‘下层阶级’乃是依附现代经济组织之下的最后最困苦的无产阶级。欲‘铲除痛苦的根源’,消灭此阶级界限,顺着经济变迁可能的趋向,自不得不想出‘最公平的分配方法,最有效的生产制度,使生产者公有其产品,而公同分享之’。这便是共产主义所由来,也正是马克思全部经济学说给以明确证明的。至于革命,更是‘铲除痛苦’的不可避免方法。” 

  无政府主义者不但攻击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治统治,而且反对国家对经济进行统一的计划和领导。在《工余》第9号题为《俄国共产主义失败之原因及其补救的方法》的文章中,他们认为,在苏俄实行“产业国有”的情况下,“工人自己之生活不能够自己支配”“工人之不乐意作工与处于资本制度之下无异”,结果,“其产业必日渐衰落”。据此,他们鼓吹“工人自由合作”,一切由生产者自由支配,声音:“饥则耕而食,寒则织而衣,劳则筑而居,何待统治者来指挥?” 

  针对无政府主义者上述谬论,周恩来批驳说:“‘产业国有’是生产集中的必然现象,俄国这几年的经济恐慌正因为他生产运输机关的集中还未做到十分好处,不是因为他不能碎分产业而生出的反动结果”。他指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对经济的统一计划和领导是不可缺少的,“共产主义所主张的劳动会议制度和最高经济会议的组织,乃正是使工人于工场管理,农人于田庄共产之外能得到个相当的集中和联结机关以便运用。”无政府主义者所追求的“饥则耕而食,寒则织而衣,劳则筑而居,”不接受任何统治者指挥的“自由境界”,是违反历史发展规律的空想。 

  《少年》连续发表了周恩来等所写的重要文章,驳斥无政府主义者的言论,揭示苏俄革命形势的实质和方向。到1923年末,不少信仰过无政府主义学说的人,加入共产主义者的队伍。中共旅欧支部反对无政府主义派的斗争获得完全胜利。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是旅欧共产主义者对外宣传共产主义、推进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步骤。 

  最后,我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我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产生的心得领悟。 

  第一,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起源于欧洲,党的初期领导人如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都参与了旅勤工俭学运动。在欧洲,他们接受到了最早的共产主义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坚定了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使命。党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可见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 

  第二,加深了对党在各历史时期做出的重要决定的理解,对于党如何带领全国人民解放中国和建设中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党遇到过很多困难,但是总能够以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为出发点克服困难,不断取得重大胜利。党领导中华民族,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了人民执政的政权。党还有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优良传统,通过经济体制创新,如土地改革、改革开放等,不断将我国的生产率提高。百年来,中华民族从极寒贫困中一步步实现国富民强,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项项伟大成就令世人惊叹。当前,党领导我国已实现全体国民摆脱贫困,正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进。通过此次党史学习教育,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我本人对于党史及党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深刻体会到党与人民惺惺相惜、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 

  第三,从党百年巨大成就中感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我们党一路走过的坎坷道路和取得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关键的一条是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核心的一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我们从党百年奋斗中看清楚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最后,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我国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们得到启示,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并坚定地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杨成玉,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欧洲学会和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共百年与欧洲”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已获得作者授权 

  审校:齐天骄 

  审核:刘作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