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来自欧洲的声音:承认巴勒斯坦国,就现在

  5月22日,经过数月的磋商,挪威、爱尔兰和西班牙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该决定于5月28日正式生效,三国承认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包括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在内的巴勒斯坦国。爱尔兰议会参众两院所在地、位于其首都都柏林的伦斯特府升起了巴勒斯坦国旗。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除非各方同意,否则西班牙不会承认对1967年边界的任何更改。”挪威首相斯特勒则直接表态,“我们已经不愿意等到冲突解决的时候,再来承认巴勒斯坦了。” 

  在此之前,欧盟27国中有八个成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但多数为东欧国家在社会主义阵营时期的历史遗产,来自西欧阵营的仅有塞浦路斯和瑞典,在加入欧盟后承认巴勒斯坦的则只有瑞典一国。挪威、爱尔兰和西班牙不顾以色列和美国的反对,毅然加入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行列,壮大了欧洲内部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力量,有利于国际社会向以色列施加外交压力,推动巴以问题向以“两国方案”为基础、政治解决的正确轨道上发展。 

2024年5月28日,爱尔兰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正式生效,爱议会大楼外巴勒斯坦国旗飘扬。 

  为什么是挪威、爱尔兰和西班牙 

  挪威与其北欧邻国瑞典一样,有着和平主义外交理念和中立调解的外交传统,瑞典2014年正式承认巴勒斯坦的独立地位,而挪威在31年前也曾牵线搭桥,安排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袖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奥斯陆秘密会谈14次,最终于1993年9月13日正式签署《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又称《奥斯陆协议》),在巴以和解和缔造和平的进程中发挥过里程碑式作用。西班牙也曾扮演过类似作用,1991年中东和平会议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后,巴解组织同美以的关系缓和。而爱尔兰人民对巴勒斯坦的支持比西欧大部分国家更加强烈,主要是因为爱尔兰曾长期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对被占领地区人民的处境和寻求民族独立的意愿更为感同身受,对国际正义的呼声更高。 

  《奥斯陆协议》签订后,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巴以和平进程受挫。挪威等国原本计划在巴以达成和平协议后再承认巴勒斯坦国,但巴以双方对抗的情势却愈演愈烈,以色列不断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非法兴建犹太人定居点,对巴勒斯坦人自治区进行军事封锁,将加沙地区变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监狱”。2023年10月7日爆发的哈马斯同以色列的冲突更将双方矛盾激化,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引发了当地人道主义灾难。但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无视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灾难和国际社会的谴责,使得部分欧洲国家认识到有必要改变之前的消极等待,应加入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联合国主流声音之中。挪威外长布兰德说,“我们希望承认巴勒斯坦为一个国家能够鼓励各方重启和谈,为巴勒斯坦最终地位问题找到终极解决方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西班牙作出这一决定只为“和平与正义”。爱尔兰总理哈里斯称,承认巴勒斯坦国将有助于中东的和平与和解,这是以色列、巴勒斯坦及其人民实现和平与安全的唯一可靠途径。 

  除了历史和政治文化因素,政党也对西班牙和挪威的外交抉择起到关键作用。挪威目前的执政党是由工党、中间党和社会主义左翼党联合组阁的中左翼联盟,而西班牙执政党也是中左色彩的工人社会党。相比右翼政党,左翼政党更愿意听取普罗大众的声音。西班牙埃尔卡诺皇家研究所3月的民意调查显示,高达78%的西班牙人支持西班牙立即承认巴勒斯坦国。2014年11月,在瑞典工党政府承认巴勒斯坦国后,西班牙国会也呼吁其政府进行类似外交宣示,但受阻于当时执政的中右立场的人民党政府。不过此次是桑切斯领导的中左政府,因而也就看到西班牙顺畅地做出了承认的决定。 

2024年5月27日,西班牙、爱尔兰和挪威三国外长在布鲁塞尔举行记者会,再次向外界传达三国在承认巴勒斯坦国地位上的立场。 

  以色列和美国“很不高兴” 

  以色列对欧洲三国的决定进行了外交报复。5月22日,以外交部就宣布撤回驻西班牙、挪威和爱尔兰三国大使,同日以国家安全部长格维尔在警方陪同下进入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向外界宣誓对其的管理权;以国防部宣布以军将允许犹太人定居者返回约旦河西岸地区北部的三个定居点,将更多犹太人迁至巴勒斯坦领土;以财政部宣布将停止向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转移代征的税收收入,向巴方施压,要求其放弃争取国际支持。5月27日,以外交部下令西班牙驻耶路撒冷领事馆从6月1日起,不得在耶路撒冷领区以外开展领事活动或者向巴居民提供领事服务。以外长卡茨称:“谁伤害我们,我们就会进行相应的回击。”卡茨还在他的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以西班牙国旗为开头,将西班牙弗拉门戈舞与哈马斯发动袭击的图像并列的视频,并附言:“桑切斯,哈马斯谢谢西班牙”,意在讥讽西班牙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在支持哈马斯。 

  美国拜登政府对挪威等国的举动也“很不高兴”,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在接受CNN采访时称拜登支持“两国方案”,但巴勒斯坦国应通过有关方面的直接谈判获得承认,美国不会单方面承认巴勒斯坦国。美国在中东问题上偏袒纵容以色列的政策立场正在遭受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5月10日,第十次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以143票赞成、9票反对、25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国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它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尽管美国使用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身份行使了一票否决权,拒绝巴勒斯坦拥有完整的联合国合法席位,但它和以色列一再挑战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共同意愿的行为已使其处于外交孤立状态,此时西班牙、爱尔兰和挪威三国对巴勒斯坦国予以外交承认,意味着其部分欧洲盟友也已不再遵从其处理巴以问题的“套路”,令其中东政策更加被动。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分析指出,越来越多欧洲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趋势表明,美国对巴以和平进程的“主导权”正在弱化。 

  多米诺骨牌效应难以阻挡 

  1988年巴解组织宣布巴勒斯坦建国后,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中的139个已经承认它的合法地位。此次巴勒斯坦得到挪威等三个欧洲国家认可后,在欧洲已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掀起一波承认潮。5月30日,斯洛文尼亚总理戈洛布表示,斯政府已决定承认巴勒斯坦国;马耳他和比利时也正在进行积极的准备工作,马耳他在3月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已同西班牙、爱尔兰、斯洛文尼亚达成一致,同意“在适当情况下”承认巴勒斯坦国。再加上已经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浦路斯和瑞典,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欧盟成员国数量有望达到13个,接近欧盟27个成员国的一半。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在今年2月表示,对于法国而言,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问题不再是“禁忌”,法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和大会关于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投票中均投了赞成票,总体态度正面积极。5月28日,马克龙在访问德国期间表示,法国准备在情势需要时承认巴勒斯坦国。即使在已经退出欧盟的英国,其最大在野党工党一向表示,如果执政就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这种占据道义制高点的竞选压力甚至迫使现在的英保守党政府做出回应,英外交大臣卡梅伦今年1月批评说以色列过去30多年的安全政策是“失败的”,“我们应该开始制定巴勒斯坦国的样子,它将由什么组成,它将如何运作”,他说,到那时候“我们将与盟友一起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问题,包括在联合国”。 

  与乌克兰危机不同,在巴以问题上欧洲对美国的军事依赖程度较低,更能从维护国际法原则和人道主义的角度较为独立地做出价值判断和外交选择。特别是一些中小国家,它们对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遭遇深表同情,对以色列恃强凌弱的行径表示愤慨,走上了同绝大多数南方国家一致的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正义之路。德国、希腊等欧洲国家虽在承认巴勒斯坦问题上依旧犹豫,但欧盟对外行动署已经反复发声,敦促以色列执行联合国国际法院判决,立即停止在加沙南部城市拉法的军事行动,允许联合国调查人员进入加沙地带,调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是否实施“种族灭绝”并保留相关证据。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更是直接认为美国方面对继续寻求解决巴以冲突的方案显现疲态,欧洲不应过于将巴以问题交给美国处理,而应更加主动,因为冲突非常直接地影响到欧洲。这一表态向外界展示了欧盟的外交雄心。 

  作者简介:赵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世界知识》2024年第12期。已获得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