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4年欧洲发展报告

2003-2004年欧洲发展报告

主编:周弘;副主编:郑秉文、沈雁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

目录

导论(沈雁南)

 

主题报告

欧洲模式与欧美关系(周弘、裘元伦、陈志瑞、刘立群、王立强、张健雄)

 

综合篇

政治形势(闫小冰) 经济形势(王鹤) 社会形势(刘立群) 国际关系(潘琪昌)

 

专题篇

宪法草案:欧盟制宪的重大发展(程卫东)

伊拉克战争与欧洲(范勇鹏、赵晨)

中欧关系与亚欧关系(赵俊杰)

 

地区与国别篇

欧洲联盟(张健雄);英国和爱尔兰(李靖坤);法国(马胜利);德国(顾俊礼);意大利(罗红波);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张健雄);奥地利和瑞士(田德文);南欧三国(张敏);北欧五国(王鹤);中东欧诸国(陈新);俄罗斯(许志新、潘德礼)

 

资料篇

统计资料(钱小平);欧洲大事记(蔡雅洁)

 

后记(沈雁南)

导论

 

2003年3月20日,美国正式对伊拉克宣战。在经过长达数月外交运作无果之后,美国终于绕开联合国径直将坦克开进伊拉克领土。隆隆的炮声不仅震惊了国际社会,也使长期以来在国际政治领域密切合作的欧美关系被震开了明显的裂缝。裂缝从何而来,其根源何在,欧美关系将向何去?不仅成为欧洲研究学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欧美关系的新变化无疑将成为影响国际格局转型中的新要素,也必将对未来国际格局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伊拉克战争的炮火不仅震撼了欧美关系,也在欧洲内部产生了震动,特别是对正值东扩与深化关键时刻的欧盟来说,其影响面不谓不大,其意义亦不谓不够深远。在经过半个世纪以来一体化诸多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之后,欧洲人在对伊战争上的分歧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美国人用“新”“老”称谓区分欧洲,固然有挑拨离间的嫌疑,然而欧盟各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上确有重大利益的分歧。共同防务可以,共同外交看来任重而道远;至少在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外交仍然将是欧洲“集体化”后难以取消的“自留地”。 然而,“自留地”的存在并不影响“集体化”的发展。本年度欧洲一体化进程无论在深化还是在扩大方面都出现新的高潮。在深化方面,欧盟宪法草案在年内出台,并提交给欧盟首脑会议批准,无论其未来命运是否多舛,草案的出台本身就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扩大方面,2003年4月16日,欧盟新老成员国首脑相聚雅典,签署入盟条约。欧盟历史上第五次扩大可谓功德圆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5个新老成员国对扩大条约的立法批准程序并无意外。从2004年5月1日起,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10国将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欧盟总人口将从目前的3.8亿增加到4.53亿。人多势众,欧盟在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都将大大得到提升。

本年度中欧关系阳光灿烂。继伊拉克战争前中、法、德、俄等国共同反对美国对伊动武,并迫使美英对“自动授权动武”权力决议草案作了实质性让步以后,中欧双边关系也迈出了新的一步。特别是中国政府首次发表对欧盟政策文件以及第六次中欧首脑会晤取得圆满成果,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欧关系健康发展的前景。

 

 

欧美关系因伊拉克战争的炮火而绽开裂痕,然而观察欧美关系却不能仅限于此。 尽管欧美关系源远流长,在历史和文化上可谓“同宗同族”;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可谓“密不可分”,然而大西洋两岸的西方文明毕竟走过了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200多年来不同的发展历程都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留下了不同的痕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欧美的差异不是一天形成的,它和欧美的共性一样是历史形成的,在现实中也是客观的存在,只有全面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发展动向。 从欧洲模式分析来看,欧洲不仅是一支正在重新崛起的力量,而且是一支与美国在结构上和性质上不尽相同的力量。欧美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对外扩张和区域集团化方面存在着模式差异。

在经济上,欧洲的模式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与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颇不相同。两种经济模式各有长短。两者的实质区别在于:美国不但信奉市场经济,而且还实行市场社会;而欧洲固然也十分重视市场经济,但不听任市场社会。两者之争的利益在于,美国极力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作为美国模式“灵魂”的新自由主义,以改变其他国家包括某些欧洲国家的内部秩序;同时大力推进美国式的全球化进程,以改变其他国家包括欧洲国家的外部环境。这将为在全球建立“美国秩序”奠定基础,美国将从这种全球跨国新秩序中得到种种好处,而把随之带来的风险和成本分散到美国国外。因此,美国力图在国际经济生活中使自由主义思想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不能容忍本国出现贸易逆差和各种挫折。这与欧洲利益相悖。所以,尽管欧洲人也在借鉴美国模式的长处,但不会放弃其自身的模式原则。因为模式之争的背后是利益之争。

在政治上,欧美模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政党的代表性、利益的分配与表达,以及决策程序等方面。简言之,欧洲政党是自下而上的政治组织,政党领导人受党组织制约,有明确党纲和较严格的纪律,有稳定的党员队伍和社会基础。而美国的政党组织松散,党内没有具体的纲领和严格的纪律,只有少数专职工作人员,只在选举时期集中开展政治组织活动,是名副其实的“干部党”和“选举党”。由于欧洲政党的竞选活动受法律和制度的双重监护,竞选经费由政府拨付,经费来源必须公诸于众,国家保障相对公平的竞争,因此欧洲的选民通常各有代表自己利益的政党参与政治活动。这些社团(或法团)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协调利益、达成妥协,形成具有欧洲特色的“社会伙伴关系”。相反,在美国的政治竞选中主要靠竞选公司进行策划、安排筹资、组织竞选,实力雄厚的财团和智囊机构起很大的作用,并迫使当选者(总统)代表它们的利益。因此,美国政治和选举活动主要集中于两个由足够利益集团支持的大党。由此带来欧洲国家制定政策的程序与美国的差别。欧洲民众和利益集团利用“社会伙伴关系”(劳工、资本、政府)影响政党,并通过政党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而美国实行责任内阁,总统个人的权力大大超过欧洲的总统及总理,美国的选民,包括利益集团,主要是通过影响国会来影响政府决策。在决策过程中,利益集团和行政当局起相当大的作用。欧美政治代表结构和代表性质的不同,使欧美不仅在利益代表上,而且在制定对外政策的程序以及实施的方式也有着明显差别。

在国际安全战略的目标和实施方面,欧洲的安全观是突出地区安全,以共同的安全替代国家的安全;采用协商、谈判等安全手段解决安全问题;具有多边主义传统。欧洲强调机制化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基本模式,表现为建立国际体系,展开双边和多边对话,强调联合国是解决当前国际问题的核心。对美国而言,安全的主体是美国本国,而不是地区的集体安全。因此美国是利用冷战的胜利,强化国家安全概念,提高并强化了军事技术,扩大美国对世界安全的主导权和控制权。表现在国际政治领域,美国关注的问题全部围绕着霸权、霸权持久性、霸权衰落后霸权体制的保存,这是美国安全机制保护的重点。只有推行霸权秩序才能保证美国新自由主义制度的通行、美国经济利益和特性的存续。欧美安全观的不同来自各自不同的历史经历和生存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欧洲依靠一体化进程解决了法德之间的宿怨;冷战结束以后,欧洲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推动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与扩大,以保证欧洲地区的安全和稳定,进而提高欧洲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这是欧洲与美国在安全目标和行为方式上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这并不意味着欧美存在着根本战略利益上的对抗。

 

 

在全球政治中举足轻重的欧美政治关系及其变化,是全球政治与国家政治的聚焦点,也是概述与分析本年度欧洲政治的最佳角度。

近些年来,以西欧理论家为主导发展起来的反新自由主义的理论逐渐成为一股全球性政治思潮。西欧主流政治在理论思潮的影响及公众潮流政治的压力下,逐渐与美国日益右倾的政治拉开距离。从2003 年的三大亮点问题——反新自由主义、反战、反控制——上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种政治翼向的变化及其影响。 冷战结束以后,欧洲各地区的左翼与中左翼力量大大缩水,西欧左翼和中左翼理论家也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原有的理论阵地,然而到 90 年代中期他们已经再度崛起,成为对美国新自由主义的右翼思想与模式批判的主力。此后,西欧理论家在全球的理论地位随着新自由模式的衰落而稳步上升。值得注意的动向是,某些西欧的新老左翼、中左翼学派已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提供对新自由主义的合理替代方案上。反新自由主义的理论通过媒体广泛传播,得到了公众与主流党派在越来越大程度上的认同,其对西欧及全球政治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伊拉克战争作为重大事件,成为刺激公众运动进一步走向政治化的重要因素,为此可将此阶段的公众政治称之为“潮流政治”。带有自发性质的潮流政治多向左倾。在反战问题上因产生于潮流政治的强压,对主流政治产生了直接影响。公众的反战运动与包括主流媒体在内的舆论所形成的和平主义高压,成为部分西欧国家政府采取与前几次战争不同的旗帜鲜明的反战立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反战的潮流中,战争导向问题甚至成为对国家政治最具影响力的因素,这一点在英国体现得最为突击。英国民众为反对工党政府追随美国的战争政策不断举行各种抗议示威活动,而工党政府因坚持与美共同推行战争政策而导致党内分裂、支持率骤降。在左倾政治思潮与公众潮流政治的强势之下,不少欧洲国家的政府不得不一再对战争合法性的问题提出置疑,美、英两国不得不寻找能使战争合法化的证据。最终两国均因编造证据而陷入同样尴尬的局面:即高官、情报部门与真相披露者之间的三角之争。在英国出了“凯利门”事件,战争政策及“凯利门事件”使布莱尔威信大降。另外,在“凯利门”事件中,丹麦议会亦对政府对民众进行“欺骗”行为进行了质询。 在伊拉克战争即将结束与结束后,不少学者与政评家所预料的西欧反战国为了战后红利而再度对美国俯首贴耳、惟命是从的老套数并未完全变成现实。相当一部分西欧国家继续站在与美国相抗衡的立场上,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反对美国的控制与干预方面。这一反控制行动与 90 年代科索沃战争后的境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越来越多的西欧民众更加希望本国领导人能够采取更独立的政治立场而不要成为美国的附庸。在这种压力下,欧盟与这些西欧国家采取了更加坚决反控的立场与行动,并由此增加了自身的政治独立性。 本年度,俄政治亦在全球政治的推动下出现了向左回归的发展动向。俄的变化与全球向左的理论思潮与潮流政治有着必然联系。俄在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上加盟西欧反战行列也与其政治认同有关。俄罗斯与西欧的政治认同与政治加盟的重要性值得关注。西欧国家显然已意识到可利用俄与美的更大周旋余地来加强其对美的政治抗衡力。 通过伊拉克战争,西欧形象在一些国家里得到了改变,但两者仍然存在着的结构性经济利益共享的关系。虽然欧美国家因政治翼别等因素而加剧了政治矛盾与冲突,但两者在对于开拓全球市场等政策选择方面并无天壤之别。实际上西欧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所起到的加快美国衰落的作用,更多地产生于理论思潮与潮流政治对新自由主义模式的思想解构力。而与此同时,主流政治所保持的欧美经济之间的建构以及从中产生的共同利益价值取向,则大为削弱了思潮与潮流所能产生的对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实际解构力,所以并未对全球体系的结构造成太大冲击。 目前,西欧主流政治在体系改革的问题上仍趋于保守,特别是仍在借助美国势力来维持自身的经济利益。无论是中右翼还是中左翼党派当政,均不打算采取重大变革来改变这一体系的结构。所以,在西欧国家出现了日益向左倾斜的政治与仍处于右倾状态的经济之间的极度不协调的局面。为应付此局面政府采取两头讨好的政策:在多给中下阶层一点福利实惠的同时,再给中上层一点政策优惠。经济不景气与这种对立性的政策,为国家带来了更多的经济问题,有的还因此而引发了财政等方面的问题。西欧国家在通过发挥软实力改变自身的政治形象的同时,却无力通过结构性改革加强硬实力来支撑自身的经济形象。随着全球政治空间的快速拓展,西欧这个具有左翼政治理论传统与强大左翼力量的地区作用凸显出来,与现实主义的主流政治形成鲜明对照。 近年来的西欧国家左翼政治所激发出的政治能量给西欧乃至全球政治带来了某些值得庆幸的东西,这就是创造出了可在全球形成良好的建构主义氛围的某些政治条件,这些条件将有利于今后的全球经济结构的改革与发展。而正是通过创造与发展这些条件,西欧有效地改变了自身的形象,并且提高了自身在欧洲乃至全球的政治地位。

 

 

经济从来都会受到政治形势的影响。2003年度,由于美国发动对伊战争,增加了全球不确定因素,加之欧洲本身经济结构僵硬降低了其抵御冲击的能力,在2002年欧洲经济以疲弱的第四季度收尾后,2003年上半年欧洲经济陷入增长停滞。随着伊拉克战争结束所带来的地缘政治冲突减轻、商业信心恢复和国际经济环境转好,2003年下半年欧洲经济显示出温和复苏的迹象。但是由于失业增长限制了消费,石油价格居高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压力,经济增长不可能形成有力的反弹。2003年,欧盟经济形势将连续第三年令人失望:欧元区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5%左右,欧盟不足1%。值得人们关注的是,2003年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出现大幅回升。

在20世纪90年代的几次经济衰退中,欧洲经济复苏的最初动力往往是来自外部需求,但2002年的形势却大相径庭;2002年世界贸易恰为低速增长,仅为2.6%(2001年为下降0.5%,这是1983年以来从未经历过的低谷)。由于世界贸易增长停滞和欧元升值导致欧元区全年出口增长迟缓,失去了作为增长动力的作用。经济复苏的驱动力只得寄希望于内部消费,但是私人消费未能加强,由于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工资增长缓慢、较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对于购买力的侵蚀、股票价格持续下跌降低家庭财产、未来的劳动与养老金收入前景难测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造成消费信心降低和储蓄率提高。

从部门角度来看,欧洲经济疲弱是广泛的。工业和农业部门的增长下降较大。采矿业和制造业,尤其是耐用消费品制造业的产出下降很大。建筑业自2001年严重收缩后,在2002年底基本稳定。服务业则经历了自1993年经济衰退以后的最慢季度增长。只有零售业和金融业略有反弹。

从欧盟内部情况来看,企业调整尚未完成。由于企业金融和利润状况不佳,加之劳动力市场调整缓慢对生产率和利润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投资动机。不过,欧盟内部的货币和金融条件正在对内部需求增长起到支撑作用,宏观经济政策有利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有望降低,这些积极因素有利于下半年的经济增长。

总体而言,2003年欧盟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出口和投资均处于低迷状态。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加上美元贬值,欧盟的经济很难再依靠扩大出口走出困境。欧元升值已经成为经济复苏的一大障碍。不过国际经济环境在下半年开始改善,美国经济增长正在加速,日本经济也好于预期,欧元区外部需求有望增强。鉴于下半年经济增长的条件已经具备,欧盟的年增长率有可能接近1%。目前欧元已回升到与经济基本面相适应的水平,欧元的升值态势基本符合欧洲的经济利益,有利于欧元区的经济增长。

在欧盟大国中除了英国以外,经济状况均呈不佳。欧元区3个最大经济体中,德国、意大利已经陷入经济衰退;法国经济依然增长乏力。即使上个世纪末经济增长较快的爱尔兰也开始减速,其世界竞争力的排名也跌出了前10名。而前几年,在人口不足2000万的国家中,爱尔兰的排名一直在十强之列。 由于法国和德国财政赤字已突破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规定的3%的上限,2次受到欧盟的警告。法德一向被认为是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如今两国难以履行对《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承诺,自然令人关注。葡萄牙也有可能超过3%的红线,荷兰、英国同样处境不佳。由于欧盟大多数国家将不能达到各自的2003年财政目标,欧盟能否执行关于财政政策的纪律约束已经引起普遍关注。

相对而言,欧盟10个即将入盟的新成员国经济增长较为强劲,2003年平均经济增长率预计达到3.1%。但这些准成员国的就业情况同样普遍不容乐观。 由于经济低迷,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欧盟希望用“大兴土木”的方式来刺激萎靡不振的欧洲经济并缓解就业困境。欧盟委员会提出的计划包括修建泛欧铁路、公路和海运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资。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继续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进程,出台了重点各异的改革计划,以缓解各自面临的经济不振和失业问题的巨大压力。2003年,英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措施,涉及提高最低时薪、实施弹性工作法例、提高国民保险税,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提高国民保险税,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医疗服务。但是商界人士和反对党纷纷对政府的增税计划提出批评。法国的改革重点在退休制度。新上台的右翼政府经过认真准备后,终于提出了退休制度改革方案。但是,方案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社会抗议浪潮。2003年3月14日,德国也提出了一揽子改革计划,内容涉及经济政策、劳动力市场、税收、医疗和养老金制度等各个方面,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经济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推行社会制度改革—社会怨声载道,欧洲大多数国家的政府依然没能摆脱这一烦心锁链。

 

 

本年度,欧洲国际事务的两个层面均呈现出两种不同方向的曲线。在对外事务方面,一场伊拉克战争暴露了欧美关系在后冷战调整中的种种问题,双边关系走向低潮;同时在对华、对俄关系方面明显呈向上发展的积极态势。在内部事务方面,一方面因伊拉克战争的分歧,欧洲国家排成了观点迥异的“战”“和”两列;另一方面在复杂多边的国际环境压力下,欧盟加强了内部整合。2003年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的发生使欧洲的国际画面呈现前所未有的层次感和丰富的色彩,值得人们深思。

欧美关系既有现实利益的一面,也有深层次的、结构性的、战略性的一面。法、德两国从一开始就在伊拉克问题上高举反战大旗与美抗衡,直至法国威胁在联合国安理会使用否决权,这在欧美关系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伊拉克战争也同样清楚地表明,欧美有足够的和解空间。在战争局面既定,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要求联合国中止对伊拉克的制裁时,法、德两国突然转变态度,支持了美国。而美国在伊拉克陷入泥沼,不得不求助于联合国时,也对法、德、俄做出了和解姿态。值得注意的是,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采取了“原谅德国、收买俄国、惩罚法国”的方针,同时对战争中支持了自己的所谓“新欧洲”国家积极拉拢,试图通过区别对待的办法在欧洲国家间打入楔子,这对正在东扩进程中的欧盟国家带来了新的问题。

无论如何,欧(盟)美关系的游戏规则已经无可挽回地发生了变化。冷战期间将欧美联在一起的纽带——共同抗苏——不复存在,欧盟已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冷战后现实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差异,使欧洲更关注地区安全和一体化的进程。欧洲的独立倾向日见增强,如果在涉及根本利益的问题上与美国发生冲突时,欧洲将毫不含糊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今后欧美关系的走向,更多地取决于美国的态度。如果美国一味沿单边主义道路走下去,大西洋两岸的距离只会变得越来越宽。

与此形成对照,欧俄关系明显转好。2003年,法、德两国和俄罗斯不仅在伊拉克问题上紧密合作,欧盟与俄罗斯在其他领域的关系也有积极进展。5月31日,欧盟首脑参加俄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庆典,并于普京举行双边会晤,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决定将双边合作委员会升格为“常设伙伴关系委员会”,以提高双边合作的效率。此外,2003年7月1日起,欧盟开始实施“便捷过境手续机制”,为加里宁格勒和俄本土居民通过陆地的互访办理免费或低收费过境手续,这标志着长期困扰俄罗斯和欧盟的加里宁格勒问题已基本解决。

尽管欧盟与俄罗斯的和好气氛中不乏各自利益的考虑,但从冷战后欧俄关系发展来看,欧俄关系无疑已经走出初期的疑虑、防范的冷漠心态。双方不仅在经贸利益上互有所需,在面临美国单边主义日益膨胀的国际环境里更是感到了互有所求。 全方位考察2003年度欧盟对外关系的行动,可以看出欧盟外交的独立倾向更为明显。不仅在伊拉克战争上,欧盟的核心国家——法、德两国与美国公开抗衡,而且在中东地区和伊朗问题上,欧盟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出明显的特立独行和积极进取。欧盟与美国、联合国及俄罗斯一起制定了“中东和平路线图”,但欧盟对以巴冲突的政策明显与美国对以色列一味偏袒的立场有着差距。在伊朗核危机问题上,欧盟的积极斡旋取得明显绩效。欧盟不顾美国对伊朗“邪恶轴心”的定性,而积极与德黑兰进行对话。在欧盟国家斡旋下,伊朗终于同意签署《核武器不扩散条约》附加条款,决定停止铀提炼加工,同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最大透明度和最有效的密切合作,接受联合国的随时检查。欧盟在伊朗问题上以对话解决危机的方式,也与美国适成对照。

美国的对伊战争虽然在欧洲国家内部造成分裂,但却也促使欧盟加快了独立防务建设的步伐,并决定将欧盟独立防务的机制化和永久化写入欧盟宪法。 2003年秋,中国政府首次发表对欧盟政策文件,标志着中欧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在金秋十月的北京,中欧举行了第六次政府首脑会晤,会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这一切均表明中欧关系正在健康积极的轨道上正常前行。 欧洲国家外交独立性的提高、中欧关系的稳步发展、欧俄合作的加强,进一步凸现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同时也印证了欧洲在国际转型期间的重要作用不可小觑。 后记

 

本书为欧洲发展报告之第八卷。本卷的主题报告为“欧洲模式与欧美关系”。 本报告遵循集体讨论与个人研究向结合的一惯做法,在每年初召开学术研讨会,讨论、确定年度的主题和专题及相关的形势问题,这既是一次工作讨论,更是一次学术讨论。通过讨论,学术见解和工作理念得到充分交流,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在随后开展的个人研究工作中,我们在尊重作者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注意各篇的相互协调,使本书成为统一的整体。 在上一年度,既本报告第七卷出版之后,中国欧洲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于2003年2月按惯例联合就本书发布举行了欧洲形势年度研讨会。欧盟驻华大使及欧盟轮值主席国的驻华大使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在就欧洲形势发表演讲后与中国学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本卷策划之初,为了进一步提高本书的学术质量,加强本书的组织、协调工作,我们对本书编委会进行了调整,并确定了新的工作方式,加强了稿件的初审工作。 经过认真反复的讨论,我们确定本年度的主题报告为:欧洲模式和欧美关系,并决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模式和欧美关系》课题组负责此项报告的研究工作。此项报告经多次讨论和修改,终于得以完成。在专题报告中,我们确定了欧盟的制宪问题、伊拉克战争与欧洲的关系及中欧亚欧关系3个选题。除了第三个选题为本书每年的定列以外,从欧洲形势来看,欧盟制宪问题及伊拉克战争与欧洲的关系均是本年度欧洲的焦点,并且涉及到欧洲发展的各个主要方面,因此,我们认为选题是恰当的。 与以往各卷相比,本卷的主线更为突出了,这就是欧美关系和欧盟制宪。以主题报告为主导,本卷多章从各个角度分析、研究了欧美关系在模式、在政治、在国际关系等不同方面和层次上的状况。我们不求现在就对欧美关系的未来定性,只希望通过对模式层次上的解析和对现实状况的介绍,使读者在了解欧美关系时得到有价值的参考。 欧盟宪法草案的出台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本卷特设专题对它的过程及主要内容和有关热点问题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今后还将根据其发展继续予以关注。 2003年年中,我们召开了年中欧洲形势研讨会,对本书各专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周弘教授主持本卷的各项工作并主持了有关会议;各位编委承担了本书书稿的初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