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所的“创新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宗敏)“保持欧洲所在国内学术界的‘龙头地位’,进一步提升欧洲所的国际学术地位,逐步跻身于国际知名的智库机构,大幅提升欧洲所学者和中国欧洲研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7月2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创新工程工作交流会上,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在介绍欧洲研究所实施创新工程的经验时,提出了这样的创新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欧洲所对创新工程从选题到设计进行了整体规划,选择了“欧洲转型与世界格局”作为创新工程的选题,聚焦于研究和评估当今世界的各种新变化对欧洲复杂的制度模式的多重冲击,以及欧洲面对这些冲击的应对方略及其对世界的反作用力,并将扎实的理论研讨与现实的政策研究和宏观的战略判断结合起来。在设计上强调发挥欧洲所的综合优势,注重设计的总体性与逻辑性,同时还注重可持续性,与欧洲所的长远规划结合起来。
在谈到欧洲研究所的创新工程方案时,周弘认为,欧洲所的创新工程方案是一个集科研、管理与信息平台为一体的整体性的、综合性的方案。创新工程总体上聚焦于欧洲转型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但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因此,围绕主题,欧洲所创新工程下设9个子课题,不但涵盖了欧洲研究的各学科,保持了各学科一定的学术独立性,同时使各学科之间具有目标上与逻辑上的统一性。不仅考虑到了研究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与可行性,而且还考虑到如何保障创新工程的顺利实施,将管理创新一并纳入到创新工程中进行总体规划,设计了一整套人、财、物管理创新,确保科研管理为创新工程服务。
在创新工程的运行方面,欧洲研究所提出了一个独特的理念——“模块运行”。由于欧洲研究所的创新工程在主题之下设计了9个子课题,各子课题之间具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其次,各子课题设计具有延展性与可持续性。因此,各子课题方案设计除少数外,大多采取了模块设计的方式,可根据进入创新工程的研究力量的实际情况,分批启动各模块的研究。2012年,根据人员分布情况,欧洲所创新工程各子课题启动了部分模块的研究。到2014年,欧洲所创新工程各子模块将会陆续全部启动,从而将全面实施欧洲所的创新工程。
总结半年来的工作经验,周弘认为,欧洲研究所创新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是在探索和总结中不断改进的,它主要依靠四项工作:进行充分的调研与准备,强化顶层设计的意识;发挥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扬了学术民主;将创新工程与欧洲所的各项目标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设计,充分发挥创新工程在促进欧洲所长远发展方面的作用;将创新工程与欧洲所的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坚守不崇洋、不媚上、不人云亦云,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良好传统。
(原载http://www.cssn.cn/news/515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