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媒体对利比亚危机的看法

    编者按:利比亚危机发生后,欧洲媒体给予较多的关注。有些媒体对北约的军事行动持异议,有些则支持。为了解欧洲媒体的立场,本网摘编了一些欧洲媒体的观点。

    必须注意到,有些欧洲媒体发表的观点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中国对有关国家向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表示遗憾。中方一贯不赞成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主张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以及相关国际法准则,尊重利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希望利比亚局势尽快恢复稳定,避免武装冲突升级造成更多平民伤亡。

    轰炸是换不来民主与秩序的(德国《时代周报》,2011年3月24日)

    利比亚内部冲突发生后,西方国家立即开始了对利比亚的武装干涉,但是,干涉行动带来的后果,却没有得到充分考量。

    第一,这是一场没有领导者的军事行动。萨科奇想占据行动的主导权,但是没有这个能力;有能力进行领导的美国,却又没有这个意愿。

    第二,这是一场没有共识的军事行动。北约内部的土耳其与德国都有不同声音,而阿拉伯国家则呼吁“保护平民,而不是轰炸其他平民”,阿尔及尔更要求立即停火。

    第三,这是一场没有目标的军事行动。从华盛顿到柏林都在叫嚣:卡扎菲下台,但这个目标并不在联合国的决议范围之内,1973决议只是授权建立禁飞区并且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来保护平民。利比亚的局势越来越像某种形式的内战,很难确定正义的一方,这种情况下,保护平民不仅仅意味着保护起义者,而且如果有必要,卡扎菲的拥护者也应该是保护的对象。何况,即使要让卡扎菲下台,仅仅依靠空中打击是远远不够的,而北约又没有联合国派出地面部队的授权。

    这样一场没有领导者、没有共识、没有目标的军事行动,怎么可能取得圆满成功呢?持续的轰炸除了不断丧失道义上的优势之外,只会让利比亚处于痛苦的分裂状态。作为西方人,看看索马里、黎巴嫩、伊拉克与阿富汗,我们应该要明白,轰炸是换不来民主与秩序的。

    (胡琨 编译)

 

    石油比可可重要(德国《南德意志报》,2011年4月6日)        

    与利比亚战乱一开启国际媒体就持续不断铺天盖地的报道相比,针对同样位于非洲,亦同样陷于杀戮的科特迪瓦的报道,在争夺阿比让的战斗发生之前,却少之又少。国际社会在保护平民的理由下迅速对利比亚进行了大规模军事干涉,而却坐视大量无助的科特迪瓦平民在冲突中死去,直到冲突发生四个月之后,才在联合国授权的名义下介入科特迪瓦。这样鲜明的对比,很难让人相信,所有这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仅仅是所谓人道主义。“保护平民”不过在众多干涉行动中用来掩饰真实目的的漂亮借口罢了。

    在国外进行干涉行动,是政治人物用来提升国内支持度的经常性手段。人类自古向往在政治生活中体现更高的道德关怀,而还有什么比救助危难之中的人更高尚的行为呢?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不仅仅利比亚人民,世界上所有遭受苦难的无助民众都应该通过军事干涉得到保护,而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

    利比亚是一个富有石油并且位于地中海南岸的国家,发生于斯的战乱将导致令欧洲人担心的难民潮与能源短缺。这个国家离欧洲是这样的近,以至于让欧洲人感受到了可能的威胁。所以,当年在巴尔干发生的一切,今天毫无意外得又在地中海南岸重演了。而科特迪瓦盛产的可可,对于西方人来说并不是那样不可或缺,他们自然不会关心科特迪瓦平民的死活了;最后针对科特迪瓦的授权行动,是在法国大力推动下才得以实现,因为有万余名法国公民生活在这个法国的前殖民地。西方国家在利比亚与科特迪瓦截然不同的表现,将会导致打着“人道主义”幌子的各类军事行动丧失人们的信任。

    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可能是现代国际社会最惨痛的创伤。所以,国际社会的责任更多在于,如何避免最坏情况的发生,比如当年通过迅速明智的外交斡旋,避免了肯尼亚的种族冲突升级。今天,在科特迪瓦,我们也要警惕,如果巴博的反对派不能重建国家秩序,那及时的干预才能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更大规模杀戮,即使战略与经济利益微不足道。

     (胡琨 编译)

 

    法国能否承受这场战争的成本(法国《新观察家》,2011年6月17日)

    法国宪法第35条规定,在军事行动持续时长超过4月的情况下,政府必须在得到国会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延长其军事行动。如果国民议会与参议院意见不一致,政府须最终争求国民议会的意见。

    法国在利比亚战争中已经付出了多大的代价现在依旧是个秘密。据报道,早在5月初,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已经有5300万欧元的超支费用,其中3170万用于军需品。时过一个半月后保守估计,这一数字最少已达1亿3000万欧元,而且这只是这场战争中法国用在境外的费用。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的特别顾问François Heisbourg表示,到目前为止法国在利比亚战争中日均斥资140万欧元。这一数字意味着,它已经严重超支,并背上沉重的负担。鉴于法国自2011年到2013年军费预算削减35亿欧元,而目前已经有大量花费,军事行动已经成为变得越来越敏感。人们已经开始担心起来法国能否承受这笔费用。

    法国海军参谋长Pierre-François Forissier担心在战争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会出现问题。而且,戴高乐高航空母舰如果在战争中一直坚持到2011年底的话,由于缺乏保养,它将难以在2012年的军事行动中继续使用。

    在战争之初,法国舆论认为这将会是一场短暂的战争,其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法国前总理若斯潘(Lionel Jospin)的前国防顾问Louis Gautier表示,如果当初军事行动的目标仅是保护班加西平民的安全,军队的财力能够做到,而如果是为了支持反对派事业的进展(军事行动并不在联合国1973号决议的范畴之内),这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战争陷入困境并意味着军队的能力值得怀疑,如果说军队已经有些力不从心,那是因为它在国外多个战争上同时开展行动。

    北约于6月1日决定将其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延长至9月底。自此,法国舆论开始出现分歧,而且从军事行动成本的角度来置疑战争的舆论越来越多。François Heisbourg认为,如果7月份卡扎菲政权仍旧未被推翻,法国社会已经出现的这场有关战争的辩论将会变得更加严肃。他认为,战争持续时间延长,如果不增加财政预算赤字或提高税收的话,法国将难以支付这场战争的成本。

    此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来法国各大媒体有关利比亚战争的报道,除了极个别的重要事件的记录之外,已经看不到此前的那种关注态势,而且有关利比亚战争的“必要性”、“正当性”等方面的讨论也已没有。这也揭示出法国舆论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有趋于消极之势。

    (张金岭 编译)

                            

    好的动机并不足以赢得战争(西班牙(《ABC》报,2011年4月26日)

    西方军事干涉利比亚已经持续了一个月,而现在利比亚的局势证明,好的动机并不足以赢得战争,尤其是当你还没有充分评估这场冲突的特殊性、干涉的后果和后续策略之前。

    普林斯顿大学著名人道主义干涉研究学者加里·巴斯教授就指出,这种冲突往往会变成内战,并越来越依赖不断增长的外部干涉。

    一个不够团结的欧洲和一个不愿承担责任的美国共同进行的冒险举动忽略了几个问题:第一,利比亚不是突尼斯或者埃及,后两者有一支为民间社会提供支持的军队,而利比亚只有部族和控制大量部族的卡扎菲;第二,空袭再有力,也赢得不了战争。只有通过地面战消灭对方或者迫使对方投降,才能获得胜利,否则就只能是现在这种局面,卡扎菲和反对派相持不下;第三,由于缺乏明确的战略,精确的目标和统一的协调,整个行动问题成堆,反对派有时似乎得到支持,有时又感到被遗弃了。卡扎菲从战火胶着的米苏拉塔忽然撤走部队,反对派反而成了空袭的目标,这样西方联军就面临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时候炸?

    最近西班牙国防部长加隆在议会的讲话是现在西方面临的纠结形势的最好例子:“我们的军事行动不是为了打击卡扎菲,而是为了保护自由平民不受卡扎菲的伤害。但为了达到目标,卡扎菲必须下台。”他们可能以为卡扎菲会像穆巴拉克或本阿里一样,西方一丢炸弹,就会在人民的压力下逃跑。其实他们弄错了两件事,第一,利比亚人民在对待卡扎菲的问题上立场并不统一,来自人民的压力没有那么大。第二,轰炸对于卡扎菲来说并不新鲜,当年里根在洛克比空难后就试图杀死卡扎菲,但卡扎菲还是逃脱了。卡扎菲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睡觉,没人找得到他。

    (张海洋 编译)

 

    北约正在危及自身信誉(意大利安莎社,2011年6月20日)

    北约于昨天已承认空袭中炸毁了一所位于黎波里的平民的房子。利比亚政府官员表示本次空袭中9名平民被炸死。意大利外长佛朗哥-弗拉蒂尼本日表示本次北约对利比亚的空袭,造成利比亚平民伤亡,这很可能使北约在与卡扎菲的宣传战中失利。

    在讨论对利比亚反对派进行援助的卢森堡欧盟外长会议之前,弗拉蒂尼向记者表示:“北约正在危及自身信誉,我们不能冒险杀害平民”。弗拉蒂尼说:“我们必须为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利比牙危机而努力。国际社会正在千方百计地说服卡扎菲放弃权力,但可惜到目前为止卡扎菲一直没有回应这一呼吁,并继续从事象大规模强奸这样的滔天罪行”。

    虽然其他北约国家已表示,这次由北约于3月31日正式发起干预利比亚危机的军事行动,应该继续下去,直到危机得到解决。但弗拉蒂尼并不这么认为。他表示意大利参与北约在利比亚的轰炸是有“明确限期的,即到今年9月份,该限期也是由北约设定的,但同时我认为除了实施轰炸,更应该早在9月份之前找到危机的解决方案”。

    此外,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领导的自由人民党的主要联合执政党北方联盟已经呼吁意大利重新考虑其在利比亚军事行动中的活动。北方联盟从一开始就反对意大利卷入本次军事行动和反对支持利反对派推翻卡扎菲在利比亚40年的统治。同时,该党还指责自由人民党在最近选举中的失利,其中包括在米兰市长的竞选中被左翼候选人击败。

    在昨天发表的声明中,北约首次承认在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炸死了平民,这显然与联合国要求在军事行动中应该保障平民生命安全的要求相悖。本次北约轰炸不仅使北约面临很大的压力,也使参与军事行动的盟国意识到军事干预花费的时间和资源要比预期多得多。

    弗拉蒂尼说,轰炸结束后利比亚难民逃抵达意大利海岸的现象也不会停止。“我们是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国家,意大利是难民离开利比亚的第一个停靠港,其中大部分难民逃到意大利。”不可否认,自2010年开始,3万多名移民—主要来自利比亚和突尼斯,已经从西西里岛附近的兰佩杜萨岛进入意大利境内。

    意大利虽然是八个参加北约空袭的国家之一,其实,因为过去的殖民历史和贝卢斯科尼过去与卡扎菲的密切关系,意大利最初是不愿意参与这次军事干预的。卡扎菲称北约空袭是赤裸裸的殖民侵略行为。

    (李罡 编译)

 

    北约不能在这场斗争中动摇(英国《泰晤士报》,2011年6月20日)

    昨天清晨北约误炸了利比亚的黎波里的一座房屋,造成几名平民死亡,北约立刻承认属于误炸。有三件事需要明确。第一,无论是否平民,任何人在战争中死亡均属不幸。北约承认它是在的黎波里执行任务,但它以为自己所攻击的是军事目标。昨晚,北约声称武器系统失灵或许是此次事件的罪魁,并已经开始着手调查事故原因。卡扎菲也一定会借此机会指责北约伤害平民,煽动他的支持者反对国际干预。

    第二,毋庸置疑的是,卡扎菲应该为所有的死亡罪行负全责。卡扎菲宣称要“逐家逐户”地清洗他的人民。由于他的暴政,利比亚屈服了。只有他离开,这个国家才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气,但他拒绝了,所以利比亚现在才被拖入痛苦磨难与不断的流血中。

    四个月以来,当“阿拉伯之春”影响到利比亚,当利比亚人民意识到他们花了太久的时间等待民主,当他们认为要自己争取民主的时候,卡扎菲杀戮了无数无辜的利比亚平民。他接着把他的发射器和弹药库藏在居民区,藏在世界遗产古罗马遗址中,甚至利用外国记者当人肉盾牌,来应对北约的空袭。

    第三,昨天发生在的黎波里的悲剧,无论它让盟军感到多么遗憾和后悔,无论对卡扎菲的战术进行什么样的调整,北约都不能在这场斗争中动摇。盟军必须保持镇定,坚持下去。三个月已经投入进去,我们得到了联合国的支持,北约的全面协调,阿拉伯联盟的声援,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带头。利比亚人民渴望通过这一行动,使卡扎菲及其刽子手离去。

    尽管北约积极争取将平民伤亡在战争中降低到最低,但它也得承认自己无法完全做到。利比亚的胜利近在咫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北约对卡扎菲的供给和资源不断进行打击之下,卡扎菲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盟军当然要反省昨天发生在的黎波里的悲剧,但不能放弃一场必要的正义之战。

    (赵晨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