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田平:西巴尔干又逢地缘政治敏感期
孔田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2020年5月13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0期。已获得作者授权。
新冠病毒大敌当前,世界范围内有一些平日里的对手“握手言和”,地处欧洲边缘的西巴尔干国家,也上演着类似“剧目”。
为应对疫情,一度运行不良的波黑复杂政治结构趋向正常,不同政治力量之间交流的障碍倏然隐匿;塞尔维亚和北马其顿宣布推迟原定于4月举行的大选,强调拯救生命重于政治争斗;为阻止病毒传播,西巴尔干国家纷纷“锁国”……
但在表象背后,疫情并未在西巴尔干带来有效的国际合作。在西巴尔干国家致力于抗击疫情的同时,一些国际主要力量围绕此地展开的政治博弈并未停息。可以说,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凸显了西巴尔干地区地缘政治的敏感性。
“入盟”“入约”新态势
欧盟与西巴尔干国家原定5月6日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召开峰会,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改为视频会议。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欧盟国家眼下忙于应对疫情,很难兼顾西巴尔干国家入盟事宜,英国“脱欧”已令欧盟失去不少外交和地缘政治影响力,西巴尔干国家如果入盟遭拒,可能投入俄罗斯等地缘竞争对手的怀抱。
面对媒体和舆论的猜测,欧盟方面赶忙出言安抚。“我们有特殊责任在本次疫情中协助西巴尔干地区的伙伴们,因为他们的未来显然系于欧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一份声明里说。
西巴尔干国家包括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波黑、黑山等国家。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后,欧盟与西巴尔干国家启动“稳定与联系进程”。2003年欧盟萨洛尼卡峰会宣布,所有参与“稳定与联系进程”的国家都是欧盟的潜在候选成员国,西巴尔干国家获得了“欧洲前景”。然而,西巴尔干国家中除克罗地亚于2013年加入欧盟外,其他国家尚在叩门。
今年2月6日,欧盟委员会出台针对西巴尔干国家的欧盟扩大新规。为加强政治指导,欧盟委员会将吸收成员国专家,参与对西巴尔干国家改革的评估。新规的出台表明,冯德莱恩领导的欧盟委员会正在改变其前任容克对西巴尔干国家入盟的无为政策,试图在西巴尔干有所作为。在容克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期间,欧盟的西巴尔干扩大政策日益边缘化,冯德莱恩试图推动欧盟的西巴尔干扩大政策重回其外交政策的中心,西巴尔干在某种程度上可谓冯德莱恩的“地缘政治委员会”试验场。
“欧洲之友”欧洲和地缘政治项目主管伊斯拉姆强调,地缘政治必须塑造新一届欧盟委员会的政策,欧盟最大的地缘政治考验在西巴尔干地区,修复与该区域国家的紧张关系必须成为最高优先事项,这不是因为俄罗斯、土耳其和其他国家在争夺权力和影响力,而是为了欧洲的和平与稳定。欧盟扩大专员奥利弗·瓦尔赫利称,这是“地缘战略投资”。
新规的出台也旨在安抚法国,为欧盟在西巴尔干的进一步扩大注入动能。欧盟多数成员国主张加强欧盟同西巴尔干国家关系,但去年10月,法国反对欧盟与北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展开入盟谈判,认为欧盟扩大前应该先进行内部改革,提高“入盟”门槛。这一立场得到丹麦和荷兰的支持,认为在英国“脱欧”之后,立即启动扩员会给欧盟团结带来新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俄罗斯等国纷纷向西巴尔干国家提供援助。有分析认为,出于对其他大国行为的警觉,欧盟推进其西巴尔干战略的紧迫性有所增强。3月24日,欧盟成员国欧洲事务部长举行视频会议,决定与北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开启“入盟”谈判。奥利弗·瓦尔赫利称,该决定向西巴尔干国家发出了响亮和明确的信息——你们的未来在欧盟。
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并未放慢北约在西巴尔干地区扩充的进程。3月27日,北马其顿加入北约,成为北约第30个成员国。北约作为最大的军事同盟组织,自冷战结束就介入南斯拉夫解体后的地区冲突,北马其顿“入约”,表明西巴尔干地区进一步北约化。
4月1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严厉抨击北马其顿加入北约。俄方指出,增加北马其顿这样一个弱国不会增强北约的力量,关于许诺的安全红利,北约并不总是能够可靠地保护其成员国,甚至不能解决成员国之间的旧有争端。
俄罗斯一向反对北约在巴尔干地区扩大影响力,目前俄在塞尔维亚和波黑塞族共和国尚有影响。尤其是,俄罗斯与塞尔维亚保持着一定的军事合作。为支援塞尔维亚抗击疫情,俄罗斯人力物力齐出。俄国防部宣称,援助是根据两国“军事技术协议”提供的。
科索沃地位问题升温
在希腊与马其顿围绕马其顿国名争议问题(2019年)解决后,科索沃地位问题成为美国和欧盟关注的重点。
自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之后,塞尔维亚政府始终不予承认。自2011年起,在欧盟斡旋下,塞尔维亚政府与科索沃当局启动会谈。2018年,科索沃当局对塞尔维亚发动贸易战,对来自塞尔维亚的进口产品加征100%的关税,会谈陷入僵局。
2019年8月30日,美国国务院任命助理副国务卿马修·帕尔默为西巴尔干特别代表,以帮助西巴尔干国家融入西方机构。同年10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指派美国驻德国大使理查德·格雷内尔作为特使斡旋科索沃问题。这表明,在科索沃战争20周年后,美国重返巴尔干,试图推动巴尔干棘手问题的解决。
2019年10月,法国阻止欧盟启动与北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的入盟谈判,帕尔默直言不讳批评欧盟,认为欧洲理事会的不作为,削弱了欧盟在西巴尔干、欧洲乃至全球的信誉。一些观察家认为,格雷内尔倾向于在不与欧洲人协商的条件下,推动达成协议。今年3月2日,格雷内尔和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邀请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科索沃当局领导人萨奇访问白宫。
3月底,库尔蒂领导的科索沃行政机构未能通过议会的信任投票而被赶下台。事件背后映射出的是,围绕科索沃问题,美欧的立场并不一致。
比如,对于科北部塞族聚居区与塞南部阿尔巴尼亚族聚居区“土地交换”协议,美国和欧盟部分官员对这类方案持开放态度,但德国明确反对,担心加剧巴尔干地区民族“隔离”趋势。
德国驻科索沃代表警告科索沃民主联盟,不要支持对科索沃行政当局的不信任投票,而美国驻科索沃代表则支持对库尔蒂行政当局的不信任投票。美国支持罢免库尔蒂,而法国和德国反对库尔蒂下台,担心在疫情期间科索沃出现政治不稳定。
4月3日,欧盟任命斯洛伐克前外长莱恰克为特别代表斡旋科索沃问题,并兼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的特别代表。莱恰克曾长期在西巴尔干工作,具有丰富的外交斡旋经验。
尽管莱恰克强调美国不是欧盟的对手,而是欧盟在西巴尔干的主要伙伴以及解决科索沃地位问题的主要伙伴,但事实表明,在跨大西洋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美欧在巴尔干的利益和关切并不完全一致。美欧在促进对话上能否进行有效合作尚存变数,“土地交换”协议究竟能否达成、会在美国还是在欧盟主导下达成,尚有不确定性。
曾在科索沃工作的美国前外交官伯恩斯认为,任何领土分割都会有强制的人口交换甚至暴力风险。“更糟糕的是,它可能会复苏巴尔干其他地方激进民族主义的梦想。”俄罗斯也高度关注科索沃地位问题,俄驻塞尔维亚大使哈尔琴科2019年抱怨俄方被阻止参与科索沃问题的解决。
地区国家政治经济脆弱性痼疾
巴尔干曾有“欧洲火药桶”之称,1990年代南斯拉夫解体导致的冲突与战争,成为西巴尔干国家民族记忆中无法忘怀的部分,西巴尔干国家和民族叙事仍旧建立在1990年代的历史记忆上。西巴尔干国家面临“国家俘获”“庇恩政治”、法治薄弱以及腐败猖獗等问题,政治的民族主义化导致政治纷争不断。
与中东欧国家相对成功的转轨经济相比,西巴尔干国家尚未形成有效的经济体制,经济实绩不佳,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了这种脆弱性。
除了科索沃地位问题,在原马其顿国名争议问题解决之后,该地区悬而未决的另一大难题是波黑的国家构建问题。今年即将迎来《代顿协议》签署25周年,波黑国家构建的任务尚未完成。
今年2月,波黑宪法法院做出裁决,塞族共和国内公有的农业土地属于波黑,而不是塞族共和国。这一裁决引发轩然大波,塞族共和国领导人多迪克发出最后通牒:在60天内解除宪法法院外国法官的职务,否则塞族共和国将单方面恢复自治,启动独立全民公决。在这期间,塞族共和国议会呼吁波黑塞族人不参与国家机构的活动。面对疫情,波黑塞族共和国实行紧急状态。可以预见,疫情过后,波黑政治很可能故态复萌,波黑国家构建将面临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