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时学:习近平主席出访演讲:增强全球化信心 提升中国软实力

新年伊始,中国再次成为国际媒体的关注对象。

应瑞士联邦委员会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月15日至18日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奥委会,并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在国际关系中,大国与小国一律平等。但在现实中,大国发出的声音显然更容易产生轰动效应。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和万国宫发表的两次演讲,都产生了不容低估的影响。

习近平主席两次演讲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强了人们对全球化的信心。英国脱欧公投和美国大选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死灰复燃的反全球化。今天,怀疑全球化者有之,惧怕全球化者有之,痛恨全球化者亦有之。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应该旗帜鲜明地表达对全球化的立场和看法。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习近平主席说,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我们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习近平主席的演讲既指出了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也为如何消除其负面影响指明了方向。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作为一个高级别的对话场所,也是一个重要的多边外交舞台,习近平主席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更容易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二是阐述了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命题。构建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外交理念。2011年9月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该文件指出,“经济全球化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趋势。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再也承受不起世界大战,大国全面冲突对抗只会造成两败俱伤。”这是中国官方文件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

在联合国万国宫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分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说,“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此外,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了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和方式方法: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伟大的理想。毫无疑问,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是漫长的,而且也是艰辛的。此外,这一理想的实现不能寄希望于一个国家或少数几个国家,而是应该使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当然,中国和其他一些大国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三是介绍了中国的政策走向。在当今世界,大国的一举一动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溢出效应。中国的内政外交不会一成不变,而是不时调整,以适应内外条件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外界难免会产生好奇、甚至疑惑。这就需要中国领导人经常不断地向世界介绍其内政外交的现状及未来走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的误读和误判。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对出席开幕式的近50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来自政治、工商、学术、媒体等各界人士的约1700人表达这样的决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引下,不断适应、把握、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中国将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激发增长动力和市场活力,积极营造宽松有序的投资环境,大力建设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联合国万国宫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他说:“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他还庄严地表达了中国的4个不会改变: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不会改变;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打造伙伴关系的决心不会改变;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

应该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还引用了多个重要数据:“1950年至2016年,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000多亿元人民币,今后将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大对外帮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 亿美元的外来投资,中国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这些数据必将使国际社会对中国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

四是有力地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众所周知,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依靠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而非通过军事手段或经济制裁等强硬手段来达到目的的能力。中国在追求和平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软实力的培育和使用。

强化软实力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国家领导人在重要的国际场合发表演讲,是提升国家软实力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美国《华尔街日报》(2017年1月17 日)的一篇文章写道,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演讲表明,中国有意承担全球领导人的作用。该文章认为,美国放弃全球领导人的作用后,出现了一种空缺。习近平对全球化的捍卫被视为中国有意填补一种领导权缺失后出现的真空。 英国路透社在2017年1月18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也认为,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有力地维护自由贸易,并将保护主义视为“把自己关进黑屋子”。这意味着,中国很愿意在美国变得内向的时候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些评论未必完全正确,但都表达了这样一种认可:中国的软实力在不断上升。

http://www.cssn.cn/gj/gj_hqxx/201701/t20170120_3392442_3.shtml

(联系 江时学:jiangsx@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