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后意大利政局走向及其影响”研讨会在欧洲所召开

2018年3月4日,意大利举行了战后第十八届议会选举。过去几年,受到经济复苏乏力与难民危机的影响,意大利的政党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使得此次选举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选举结果显示,反建制政党和极端政党的得票率合计已超过传统的中左/中右政党,上台执政的可能性大增。这一结果再次引起外界对欧洲一体化前景的担忧。

为促进国内学术界的相关讨论,2018年3月19日,中国欧洲学会意大利研究分会举办“大选后意大利政局走向及其影响”研讨会,就此次大选后意大利政局走向、经济形势、对欧洲的影响、中意关系走向等问题进行研讨。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交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意大利教育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报、经济日报、意大利晚邮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等科研单位、政府部门、意大利语界、新闻媒体及企业界共40余人参会。

会议由意大利研究分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罗红波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黄平研究员致开场辞,另有四位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做重点发言。最后,与会者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以下为会议发言要点总结。

黄平所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要发展与欧盟关系,发展与其成员国的关系是基础。意大利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而且重要性正在提升。近年来,意大利政界、学界、企业界等各个层面都很重视发展中意关系,未来中意双边合作以及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的合作拥有广阔空间。鉴于此,此次大选后该国政局走向及其对中意关系的影响的确值得跟踪研究。

罗红波研究员在开场发言中指出,此次大选结果反映出,意大利的政治版图进一步“碎片化” ,传统意识形态进一步弱化,选民无所适从,追随“画饼人”。从政党格局上看,传统政党难有所为,而新兴政党更多注重的是权位,大选后组阁艰难,“国家利益” 恐为空谈。此外,未来意大利政局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将对该国自身发展和欧洲一体化产生重大影响。她认为,政治的碎片化和利益分化,使各政党在许多战略和战术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民粹主义者虽然认识到了底层人民的不满,并且赢得了支持,但是并没有执政经验,难有良方消除民众不满和治理国家。此外,意大利政局的不确定性要比以往的“不稳定性”给投资者信心造成更大的困扰。意大利反欧、疑欧倾向加重,将会阻碍欧洲前进步伐。意大利大选后政局对中意关系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意大利研究分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彦红首先分析了大选结果,她提出,过去几年意大利的政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反建制政党与极端政党正在成为该国政坛的主流力量。此次大选,表面上看是中右联盟获胜,实际上是极右翼政党强势崛起并占据上风;反建制政党“五星运动”成最大赢家,且获得了跨代际、跨阶层选民的普遍支持;而中左翼政党集体溃败,执政的民主党走向边缘化。在谈及“五星运动”与联盟党强势崛起的原因时,孙彦红分析,它们迎合了当前意大利民众迷茫不安的心理以及对传统政党的不满情绪。经济长期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难民问题导致社会治安恶化、民众疑欧情绪不断升温、网络和社交媒体发挥的作用等是这两个党崛起的具体原因。之后孙彦红分析了未来意大利与欧盟关系走向,她提出,意大利下届政府构成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但是鉴于持疑欧、反欧立场的反建制政党和极端政党已渐成政坛主流力量,未来无论哪个政党主政,意大利与欧盟的关系都难免会更趋紧张,尤其是在公共财政问题和难民安置问题上的矛盾会更加激烈。考虑到其经济与政治分量,意大利与欧盟层面龃龉不断很可能会成为未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大“困扰”。

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系教师于雪风博士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制约意大利外交政策的一些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政治上的脆弱性和不安全性;国际地位定位不明确;不对称的盟友关系;历来对外交政策关注不足;在国际关系中寻求“双边机制”与“多边机制”的有效平衡,等等。他指出,正是由于受到这些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意大利的外交政策不会因一人一事的变动而发生重大改变。而发展对华关系已成为意大利外交政策中的一个中长期支柱。目前,大选结果已出,但组阁形势尚不明朗,中意关系可能会在某些具体方面受到影响,但是总体上看,重视对华关系,积极开展并深化与中国的各项合作仍将是主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李凯旋博士在发言中提出,近年来意大利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改革,或可成为观察民主党此次选举失利的一个重要视角。意大利最早的“边缘灵活化”改革始于1990年代,逐步放宽了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限制,非典型就业也随之不断增加。金融经济危机爆发后,该国大大放宽了固定期合同使用限制,推高了固定期合同的比例。此后,伦奇政府在蒙蒂政府改革的基础上,再度修订了保护劳动力市场“内部人”的《劳动者章程》第18条,剔除了非法解雇必须返聘的规定,仅保留了适当的经济补偿,“内部人”的劳动保护水平大幅降低。然而,意大利的收入保障制度改革没能跟上劳动力市场灵活化的步伐,在经济长期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固有的双重失衡——老年群体与非老年群体的失衡、北方与南方的失衡——继续恶化。这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青年选民、南方选民和相当一部分“内部人”倒向提出修改甚至废除2012年养老金改革且要引入“最低收入保障”计划的民粹主义政党。

南开大学西葡意语系教师石豆在发言中提出,此次大选,以“五星运动”和联盟党为代表的民粹政党获得了超过50%的选票,标志着意大利政局或进入“民粹政府”新时代。出现这一选举结果,一方面是由于伦齐政府未能扭转意大利经济和就业等方面的颓势,引发选民不满,从而把选票投给“五星运动”和联盟党;另一方面,“五星运动”和联盟党凭借“无条件最低收入”、“单一税”等福利换选票的策略获得了大量支持。大选后,迪玛约领导“五星运动”表现出了亲欧、开放、合作的温和姿态;萨尔维尼领导的联盟党则保持了强硬的民族主义和疑欧主义立场,在移民问题上态度强硬;而民主党则表达了甘愿做反对党的不合作态度。由于主要政党政治诉求差异巨大,政府组建将困难重重。总之,民粹政党已占据议会半壁江山,势必会增加意大利与欧盟之间的摩擦,也将会对中意关系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会后,《经济日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报》等媒体对本次学术活动做了专门报道。报道网络链接如下:

《经济日报》:“社科院欧洲所:大选后意大利政局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https://share.jingjiribao.cn/detail/newsDetailShare.html?docid=118578&sign=1e8dcc90d538cc55a53d6709ab04e4c31521556605&user_id=dbc89364bd85498e9cf325efb63de18c&source=email

《中国社会科学报》:“反建制政党崛起重塑意大利政治版图”,

http://cass.cssn.cn/keyandongtai/xueshuhuiyi/201803/t20180326_3887400.html